于水底沙中谓之生金今人乃以毡上淘取又黔南遂府吉州
水中并产麸金岭表录云广州洽涯县有金池彼中居人多养鹅鸭常于屎中淘得之山海经说诸山出
金最多不独生于水也蔡州出瓜子金云南出颗块金俱于山石间取之其饶信南剑登州金亦多端或
有若山石状者或有若米豆粒者此类未经火 皆为生金不堪入药其屑古方不见用者而金薄入药
最为甚便红雪紫雪辈皆取金汁用之此亦 炼者尔(衍义曰)金屑不曰金而更加屑字者是已经
磨
屑如玉浆之义也生金若不 屑不可入药颗块金穴山或至百十尺若见伴金石定见金也其石褐色
一头如火烧黑之状此金色深赤黄麸金乃江水中淘汰而得其色淡黄此皆生金若销炼之麸金耗折
少块金耗折多入药当用块金盖取其金色深则金气足矣【时】(采)无时【用】经 炼者佳【质
】类沙而黄【色】黄【味】辛【性】平散【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臭】朽【主】辟邪去恶
镇心安魄【反】畏水银恶锡【制】以火 炼则为熟金磨屑用或煎取汁用或为金箔入丸药用【
治】(疗)(药性论云)主小儿惊伤五脏风痫失志(日华子云)镇心利血脉(别录云)治风热
上气咳
嗽伤寒肺损吐血骨蒸劳极渴(补)(日华子云)益五脏添精补髓【禁】不炼服之杀人多服伤
损肌
肉【解】中金毒以鹧鸪肉解之
<目录>卷之三\玉石部中品之上
<篇名>石之金
内容:\x有毒 石生\x
银屑主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久服轻身长年(名医所录)【地】(衍义曰)所产之地
已
备生银条下屑义与金屑之义同焉然银屑经言有毒生银经言无毒释者漏略不言盖生银已发生于
外无蕴郁之气故无毒矿银尚蕴蓄于石中郁结之气未泄故有毒也【时】(采)无时【用】经
炼
者良【质】类沙而白亮【色】白【味】辛【性】平散【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臭】朽【主】
定心志去惊痫【反】恶锡【制】磨锉为屑用【治】(疗)(药性论云)主小儿颠疾狂走(别录
云)
妊娠猝腰背痛如折用水煮服之破冷除风
<目录>卷之三\玉石部中品之上
<篇名>石之金
内容:\x有毒附朱砂银 石生\x
生银主热狂惊悸发痫恍惚夜卧不安谵(音詹)语邪气鬼崇服之明目镇心安神定志小儿诸
热
丹毒并以水磨服功胜紫雪(名医所录)【名】(宝藏论云) 夫银有一十七种 至药银 山泽
银
草砂银 母砂银 黑铅银 以上五种是真银堪入药用 白锡银 曾青银 土碌银 丹阳银
生铁银 生铜银 硫黄银 砒霜银 雄黄银 雌黄银 钥石银 真水银银 以上十二种是假
银不入药用【地】(图经曰)出饶州乐平诸坑生银矿中状如硬锡文理粗错自然者真今坑中所
得
乃在土石中渗溜成条状若丝发土人谓之老翁须似此者极难得方书用生银必得此乃真尔(别录
云)银生洛平卢氏县褐色石打破内即白生于铅坑中形如笋子此有变化之道亦曰自然牙亦曰生
铅又曰自然铅可为利术不堪食铅内银性有毒可用结砂子一种朱砂银冷无毒畏石亭脂磁石铁及
忌诸血有延年益色镇心安神止惊悸辟邪治中恶蛊毒心热煎烦忧忘虚劣之功故附于此(衍义
曰)
其生银即是不自矿中出而特然自生者又谓之老翁须亦取像而言之耳【时】(采)无时【用】
纹
理粗错自然生者佳【质】状如硬锡【色】白【味】辛【性】寒散【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臭】
朽【主】镇心安神【反】畏石亭脂磁石【制】(雷公云)金银铜铁气凡使在药中用时即浑安
置
于药中借气生药力而已若以金银铜铁入于药中用之俱消人脂也【治】(疗)(日华子云)治小
儿
冲恶热毒烦闷水磨服(别录云)身有赤疵常以银揩令热不久渐渐消除【禁】其性戾服之伤肝
<目录>卷之三\玉石部中品之上
<篇名>石之水
内容:\x有毒 石生\x
水银(出神农本经)主疹 痂(音加)疡(音羊)白秃杀皮肤中虱堕胎除热杀金银铜锡
毒熔化
还复为丹久服神仙不死(以上朱字神农本经)以敷男子阴阴消无气(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
汞 (红董切)【地】(图经曰)生符陵平土今出秦商道等州邵武军而秦州者来自西羌界经
云
出自丹砂者乃是山中采粗次朱砂和硬炭屑匀内阳城罐内令实以薄铁片可罐口作数小孔掩之仍
以铁线罗固一罐贮水承之两口相接盐泥和豚毛固济上罐及缝处候干以下罐入土退场门寸许外置
炉围火 炼旁作四窦欲气达而火炽也候一时则成水银溜于下罐矣(陶隐居云)今水银有生熟
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