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辟口气。虽因其用
凉而能治热证。然毕竟辛散之品。阴虚有火者仍宜远之。薄荷之性味功用。与冰片相似。体
温而用凉。其所谓清者。乃轻清之清。非清冷之清也。)
<目录>草部\香草类
<篇名>白芷
内容:\r白芷\pq50a.bmp\r
为胃经之表药。祛寒燥湿味辛温。宣肺部之风邪。散肿排脓功达遍。升浮之气。头目
能清。香燥之功。崩淋可用。至若肠风脏毒。缘阳明湿浊为殃。即其泽面涂容。亦肌肉瘀邪
之滞。(白芷辛温香窜。色白。入手足阳明手太阴三经。祛风胜湿。是其所长。故为三经之
表药。以其上至肺而下至肠。故能上清头目。下治崩带肠风。至若排脓散肿乳痈等证。皆
肌肉病。阳明主肌肉。故白芷又为阳明主药也。)
<目录>草部\香草类
<篇名>本
内容:\r 本\pq50.bmp\r
辛能达表。温可行经。风寒颠顶之疼。赖其解散。阴湿疝瘕之疾。借此宣除。气香独
走夫太阳。色紫堪行乎血分。( 本根似川芎。色紫形虚。辛温雄壮。气香味烈。入足太阳
经。兼通督脉。为发散风寒祛除寒湿之药。功用同于羌活。而香性独专。升性过之。至于治
妇人寒湿疝瘕等证。亦督脉为病耳。)
<目录>草部\香草类
<篇名>香薷
内容:\r香薷\pq51a1.bmp\r
解夏月之表邪。入肺疏寒能达外。味辛温而无毒。和脾利水可行经。(香薷辛温气香
。轻浮入肺。发表利水。辟口气。和中焦。为夏月解表之药。以长夏湿气蒸腾。用此芳香宣
上彻下。开鬼门。洁净府。两得其宜。若阴虚而感受暑热者。不宜服之。其形似茵陈。功用
亦相似。但性味各异。香薷长于解表。利水次之。茵陈反是。香薷温而茵陈寒耳。)
<目录>草部\香草类
<篇名>藿香
内容:\r藿香\pq51a.bmp\r
辛能解表疏邪。入脾达肺。香可宣中快膈。醒胃清神。性属微温。能辟疫而止呕。功
颇善散。防助火以伤阴。(藿香。辛温入肺。芳香入脾。快膈宣中。止呕吐。平霍乱。以芳
香脾胃所喜。故能开胃助脾。然毕竟辛香宣散之品。阴虚有火。虽有表证者。不宜用之。至
若治口疮。辟口气。皆从治法耳。藿香紫苏二味。性味功用。大抵相似。但紫苏色紫。能行
血分。藿香之香过于苏。理气之功胜之。行血之力不及。至于宣中解郁。其理一也。)
<目录>草部\香草类
<篇名>香附
内容:\r香附\pq51.bmp\r
入肝脾而开郁。为血因气滞之方。理胎产以调经。有气顺血行之理。其味辛甘带苦。
故生者有解表之功。其质香燥而温。经制服得纯和之妙。乃女科之圣药。为气病之专司。(
香附一名莎草根。其草可为衰衣。香附即其根下子也。芳香辛苦。气温入肝脾两经。兼入手
太阴足太阳。散一切气。解一切郁。芳香可以入血分。故又能理血中之气。为妇人之圣药。
一切小腹膀胱冷痛疝瘕。以及胸胁闪气刺痛等疾。皆可用之。同参术则补气。同归地则补血
。得姜艾能温气血之寒。得栀连能清气血之热。或随其佐使而用。酒醋盐水童便以制之。然
毕竟香燥之品。阴虚气不滞者忌之。)
<目录>草部\香草类
<篇名>白豆蔻
内容:\r白豆蔻\pq52.bmp\r
性热气香。入肺部宣邪破滞。味辛质燥。行胃中止呕除寒。(白豆蔻辛热。气香色
白。入肺。理上焦一切寒凝气滞。故又兼入胃腑。散逆气。凡呕吐呃逆等证。因于寒滞者。
皆可用之。然辛热香燥之物。阴虚多火者。不可乱投。)
<目录>草部\香草类
<篇名>草豆蔻
内容:\r草豆蔻\pq53a1.bmp\r
性味较白蔻为猛。芳香则中土偏宜。暖胃温中。疗心腹之寒痛。宣胸利膈。治呕吐
之乖违。又能燥湿强脾。可变胃辟除陈腐。兼解郁痰肉毒。故和羹服食馨香。(草豆蔻产闽
省。形如龙眼。皮淡黄而薄。仁如砂仁。其气馨香而和。略带甘味。其性热。专入脾胃。故
功用与白蔻相仿。而治上治中不同。然总属辛香燥烈之品。阴不足者远之。)
<目录>草部\香草类
<篇名>草果
内容:治太阴独胜之寒。辛温入胃。破瘴疠疟邪之积。刚猛宣中。质燥气雄。味多浊恶。利
痰解郁。性却瞑眩。(草果。滇广所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