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其根状如牡丹。而结细过之。外赤内黑。去心用。专治肝肾阳虚。
补而不滞。宣而不燥。故凡一切风寒湿痹于下焦腰膝诸证。皆可治之。其气味甘温之中。略
兼辛苦。色紫质重。其功可想。观巴戟之用。为下焦肝肾血分之药。能补阴中之阳。若阴中
真水不足而相火旺者不宜用。以其味兼辛苦气温。非纯静之药耳。)



<目录>草部\山草类

<篇名>肉苁蓉

内容:\r肉苁蓉\pq13a1.bmp\r
壮阳滋肾。甘咸少带微酸。补命通幽。温润且犹兼黑。锁阳之性。主治相同。(肉
苁蓉草类也。其状柔软如肉。形有鳞甲如松枝。一云马精遗地而生者。亦未知然否。甘咸温
润色黑。专入肝肾。能益精壮阳。但无峻补之力。却有滑肠之能。故虽肝肾不足。而脾虚便
溏者。不宜服之。锁阳亦一类二种耳。锁阳出处形质性味功用。皆与苁蓉同。为肾经血分药
。能补下焦阳中之阴。与巴戟之补阴中之阳者略异。故凡老人阳中之阴不足。而致大便结燥
者宜之。)



<目录>草部\山草类

<篇名>淫羊藿

内容:\r淫羊藿\pq13a.bmp\r
有助阳补火之功。辛味独专。甘香并至。治肾弱肝虚等疾。寒淫所胜。痹痿咸宜。
(淫羊藿一名仙灵脾。其叶似豆藿。羊食之则喜淫。辛温之性。峻补命门之火。故凡下焦一
切风寒湿痹之病。皆可治之。惟阴虚阳胜者。不宜服耳。此药仅助火益阳。虽能补命门。然
香燥之品。极易伤阴。较巴戟苁蓉过之。)



<目录>草部\山草类

<篇名>贯众

内容:\r贯众\pq13.bmp\r
辟时行之疫疠。入血除邪。化痘毒与 疹。散瘀解热。杀虫化哽方多效。入胃行肝苦
且寒。(贯众多生山阴近水处。味苦性寒。有小毒。故本经主治腹中邪热诸毒。杀三虫等语
。皆取寒能胜热。以毒攻毒之意。其所以治诸血病者。亦血因热结。用此寒散之力也。察其
形性肝胃血分之药。一根能贯众枝。故名。皮黑肉赤。血分药也。其根丛生。虽苦寒而能解
散。有小毒而能解毒。凡遇时疫盛行。痘疹窃发。皆以此浸水缸中辟之。)



<目录>草部\山草类

<篇名>金毛脊

内容:\r金毛脊\pq14.bmp\r
苦甘有强筋骨之功。肾肝并补。温燥能利机关之疾。痹痿皆瘳。(金毛脊其根形如
狗脊。或如狗形。有金黄毛。苦温性燥。长于治风寒湿痹。利机关。强腰膝。是其本功。至
益肝肾。壮筋骨。补性似不足耳。此药苦中兼甘。性温而燥。其色紫。如肝肾虚而有风寒湿
邪痹着关节者。最为相宜。若纯虚无邪。亦非其治也。)



<目录>草部\山草类

<篇名>白芨

内容:\r白芨\pq15a1.bmp\r
清金治嗽。苦辛甘涩性平寒。止血生肌。散结敛疮质腻滑。(白芨色白。味甘苦兼辛
。气平微寒。性滑。有汁极粘腻。得秋金之令。而主收敛。专入肺家血分。故止血止嗽生肌
治疮。皆取用之。然必虚而有热者乃为相宜耳。白芨虽禀秋金收敛之性。而仍具苦泄辛散之
意。与白蔹相近。故每相需而用。但非治病紧要之品耳。)



<目录>草部\山草类

<篇名>黄精

内容:\r黄精\pq15a.bmp\r
甘可益脾。使五脏丰盈。精完神固。润能养血。从后天平补。辟谷充饥。(黄精得土
之精气而生。甘平之性。故为补益脾胃之胜品。土者万物之母。母得其养。则水火既济。金
木调平。诸邪自去。百病不生矣。然滋腻之品。久服令人不饥。若脾虚有湿者。不宜服之。
恐其腻膈也。此药味甘如饴。性平质润。为补养脾阴之正品。可供无病患服食。古今方中不
见用之。)



<目录>草部\山草类

<篇名>白薇

内容:\r白薇\pq15.bmp\r
咸苦入阳明。寒能胜热。芳香走血分。凉可除蒸。利水益阴。兼治癃淋成闭。产虚烦
呕。并医血热生风。(白薇其根色白。微细如丝。故名。味苦而咸。性寒而香。故能清解
血分热邪。凡一切时邪温病。热传营分。下午为盛者。最宜。其所以益阴利水者。亦热退则
阴生。阴生则水利也。能入阳明者。因金匮竹皮大丸一方。用白薇以治产虚烦呕之胃病耳。
白薇花于夏。实于秋。采根于秋末。有由阳转阴之意。故治表热。解风温。皆由里阴不守而
来。皆可用此治愈者。亦阳归阴之义。其所以能利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