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其摄精之功,或称逐水之效,何 两说相悬耶?不知胃气健旺则湿浊去,而肾无邪湿之扰,肾脏自能收摄也。杨氏萆 厘清饮 专主浊病,正得此义。又主阴痿失溺,老人五缓者,总取行阳之力,以利关节助健运也。若 阴虚精滑及元气下陷不能摄精,小便频数,大便引急者,误用病必转剧,以其温散不利于阴 也。菝 与萆 相类,《别录》主腰背寒痛风痹,皆取祛湿热利水、坚筋骨之义。
<目录>卷二\蔓草部<篇名>土茯苓内容:\x俗名冷饭团\x 甘淡平,无毒。忌铁器。
\x发明\x 土茯苓古名山牛,入胃与肝肾。清湿热,利关节,止拘挛,除骨痛,主杨梅疮,
解汞粉毒。时珍云,杨梅疮起于岭南,风土炎热,岚瘴熏蒸,挟淫秽湿热之邪,发为此疮。
今则遍行海宇,类有数种,治之则一,属厥阴、阳明。如兼少阴、太阳、阳明,发于咽喉。
兼太阳、少阳,发于头角。盖相火寄在厥阴,肌肉属于阳明。若用轻粉劫剂,毒瓦斯窜入经络 筋骨莫之能出,变为筋骨挛痛,发为结毒,遂成痼疾。方用土茯苓一两、薏苡、忍冬、防风 、木瓜、木通、白藓皮各五分,皂荚子四分,人参、当归各七分,日服三次,忌饮茶、烧酒 ,及牛羊鸡鹅鱼肉、麸面、盐、酱,并戒房劳百日,渴饮土茯苓汤,半月全愈。
<目录>卷二\蔓草部<篇名>白蔹内容:苦甘辛微寒,小毒。反乌附。解野狼毒毒。
《本经》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
带下赤白。
\x发明\x 白蔹性寒。解毒,敷肿疡疮有解散之功,以其味辛也。但阴疽色淡不起,胃气弱 者,非其所宜。《本经》治目赤、惊痫、温疟,非取其解热毒之力欤。治阴肿带下,非取其 去湿热之力欤。《金匮》薯蓣丸用之,专取其辛凉散结,以解风气百疾之蕴蓄也。世医仅知 痈肿解毒之用,陋哉。同地肤子治淋浊失精,同白芨治金疮失血,同甘草解野狼毒之毒,其辛 散之功可知。而痈疽已溃者不宜用。
<目录>卷二\蔓草部<篇名>山豆根内容:苦寒,无毒。
\x发明\x 山豆根大苦大寒,故能治咽喉诸疾。苏颂言∶含之咽汁,解咽喉肿痛极妙。或水 浸含嗽,或煎汤细呷,又解痘疹热毒及喉痹药皆验。盖咽证皆属阴气上逆,故用苦寒以降之 。《开宝》言解诸药毒,止痛消疮肿毒,发热咳嗽,善治人马急黄,杀小虫。时珍云,腹胀 喘满,研末汤服。血气腹胀,酒服三钱。卒患热厥心痛,磨汁服。总赖苦寒以散之,但脾胃 虚寒作泻者禁用。
<目录>卷二\蔓草部<篇名>黄药子内容:苦平,无毒。
\x发明\x 黄药子治诸恶肿疮 喉痹,及蛇犬蛟毒,研水服之并用外涂。《千金》治瘿疾,
以黄药子半斤,无灰酒一升浸药,固济瓶口,糠火煨,候香,瓶头有津即止。时饮一杯不令 绝,三五日即消。勿饮不尔令人项细也。又专治马牛心脾热病。
<目录>卷二\蔓草部<篇名>白药子内容:\x叶名剪草\x 辛凉,无毒。
\x发明\x 白药子辛凉解毒。故能治金疮出血太多发热。用以凉血清热则痛自止,肌自生。
又主喉中热塞不通,时常痛肿,醋煎细呷。治诸骨鲠,在上即吐出,在下即便出。解野葛、
生金、巴豆药毒;又治马脾肺热病。
<目录>卷二\蔓草部<篇名>威灵仙内容:苦辛温,小毒。
\x发明\x 威灵仙性善下走,通十二经,故能宣通五脏,治胃脘积痛,脚胫痹湿痛风之要药 。消水破坚积,朝食暮效。辛能散邪,故主诸风。温能泄水,故主诸湿。而痘疹毒壅于上,
不能下达,腰下胫膝起灌迟者,用为下引立效。其性利下,病壮实者,诚有殊效。气虚者服 之必虚泻而成痼疾,以其耗血走气也。血虚而痛,不因风湿者勿服。
<目录>卷二\蔓草部<篇名>茜草内容:\x《素问》名 茹,又名茹 ,俗名血见愁\x 苦辛微温,无毒。
《本经》主寒湿风痹,黄瘅,补中。
\x发明\x 茜根色赤而性温,味苦而带辛,色赤入营,性温行滞,味辛入肝,手足厥阴血分 药也。《本经》又以治寒湿风痹黄瘅者,是湿热之邪痹着营分,用以清理邪湿则脾胃健运,
寒湿风痹无所留着而黄瘅自除矣。其治女子经水不通甚效。详《素问》四乌 一 茹丸,治 妇人脱血、血枯。《千金翼》治内崩下血,皆取以散经中瘀积也。病患虽见血证,若泄泻饮 食不进者勿服。
<目录>卷二\蔓草部<篇名>防己内容:辛苦寒,有毒。
《本经》主风寒温疟,热气诸病,除邪,利大小便。
\x发明\x 防己辛寒纯阴,主下焦血分之病,性劣不纯,善走下行,长于除湿,以辛能走散 。兼之气悍,故主风寒温疟,热气诸病,除邪,利大小便,此《千金》主治也。《别录》疗 水肿,膀胱热;通腠理,利九窍,皆除湿之功也。弘景曰,防己是疗风水要药。汉防己是根 ,入膀胱去身半以下湿热。木防己是苗,走阳 ,治中风挛急风痹湿热。《金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