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11-本经逢原-第24页

见火,去净膈膜,不尔令人膈满。凡草果、草豆 蔻、缩砂皆然,不独白蔻也。
\x发明\x 白豆蔻辛香上升,入脾肺二经,散肺中滞气。治脾虚疟疾,呕吐寒热,能消能磨 ,流行三焦,营卫一转,诸证自平。古方治胃冷积气,呕逆反胃,消谷下气,宽膈进食,解 酒毒,皆相宜也。若火升作呕,蕴热作痛者勿服。
<目录>卷二\芳草部<篇名>缩砂蜜内容:\x俗名砂仁\x 辛温涩,无毒。
\x发明\x 缩砂属土,醒脾调胃,为脾、胃、肺、肾、大小肠、膀胱七经之气药,能引诸 药归宿丹田。治脾虚泄泻,宿食不消,泻痢白沫,腹中虚痛,寒饮胀痞,噎膈呕吐,和中行 气,止痛安胎,用之悉效。同熟地、茯苓纳气归肾。同檀香、豆蔻下气安肺。得陈皮、白术 和气益脾。惟新产妇忌之,恐气骤行动血也。今人治血痢亦多用之。若积欲尽时,良非所宜 。又血虚火炎咳嗽禁用。妊妇气滞者宜服。若气虚者,多服反耗其气,多致难产。南人性喜 条畅,食品每多用之,北人性喜潜藏,药中亦罕用者。
<目录>卷二\芳草部<篇名>益智子内容:辛温,无毒。去壳,盐水炒用。
\x发明\x 益智行阳退阴,三焦命门气弱者宜之。脾主智,此物能益脾胃,理元气,补肾虚 精滑,胃虚多唾,女人崩漏。治心气不足,梦泄,夜多小便,及冷气腹痛,于土中益火也。
《集验方》缩泉丸治脬气不足,方用益智子盐炒,去盐与乌药等分为末,酒煮山药粉为糊,
丸如梧子大,空心盐汤下七十丸。丹方治夜多小便,取二十四枚入盐同煎,服之有验。按∶ 益智功专补火;如血燥有火,湿热暴注及因热而遗浊,色黄干结者,不可误用也。
<目录>卷二\芳草部<篇名>荜茇内容:辛大温,无毒。醋浸刮去皮子,免伤肺上气。
\x发明\x 荜茇辛热浮散,为头痛、鼻渊要药。取其能入阳明经散浮热也。性能温中下气,
治霍乱水泻,心腹满者宜之。然辛热耗散能动脾胃之火,多用令人喘咳、目昏、肠虚下重,
以其走泄真气也。
<目录>卷二\芳草部<篇名>叶内容:\x子名 酱\x 辛温,无毒。
\x发明\x 叶辛热,能下气温中,破痰,散结气,解瘴疠。岭南人以叶合槟榔食,取其辛 香,能破瘴疠之气也。其子可以调羹,故谓之酱,荜茇之类也。
<目录>卷二\芳草部<篇名>肉豆蔻内容:\x俗名肉果\x 辛温,无毒。糯米粉裹,煨熟用,勿犯铁。
\x发明\x 肉豆蔻辛香,入手足阳明,温中补脾,宽膨胀,固大肠,为小儿伤乳、吐逆、泄 泻之要药。二神丸合补骨脂,治肾泻,盖取补脾以治肾邪也。按脾土性喜芳香,故肉果与脾 胃最为相宜。以其能下气者,脾胃得补则健运。非若浓朴、枳实之峻削也。热郁暴注禁用,
以其辛温性滞也。
<目录>卷二\芳草部<篇名>补骨脂内容:\x俗名破故纸,字音相近之误也\x 苦辛大温,无毒。盐、酒浸焙干用,与胡麻同 炒良。忌芸苔、羊肉、诸血。
\x发明\x 补骨脂属火,收敛神明,能使心胞之火与命门之火相通,使元阳坚固,骨髓充 实,涩以固脱也。胡桃属水,润燥养血,血属阴,恶燥,故油以润之,佐补骨脂有水火相生 之妙。故《局方》青娥丸用之。孙思邈言∶补肾不若补脾。许学士言∶补脾不若补肾。肾气 虚弱则阳气衰劣,不能薰蒸脾胃,令人痞满少食,譬如釜底无火,虽终日不熟,阳衰则饮食 亦不能消化。《济生》二神丸治脾肾虚寒泄泻,用补骨脂补肾,肉豆蔻补脾,加吴茱萸以平 其肝,加木香以顺其气,使之斡旋。若精伤溺赤涩痛者,去木香易五味子。腰膝酸疼、肾冷 精流者用之屡效。凡阴虚有火梦泄溺血,大便闭结者勿施。
<目录>卷二\芳草部<篇名>姜黄内容:辛苦温,无毒。藏器曰∶辛少苦多,性热不冷,或云大寒,误矣。有二种,蜀川 生者色黄质嫩有须,折之中空有眼,切之分为两片者为片子姜黄。广生者质粗形扁如干姜,
仅可染色,不入汤药。今药肆混市误人,徒有耗气之患,而无治疗之功也。
\x发明\x 姜黄、郁金、莪术三物形状功用皆相近,但郁金入心,专治心胞之血。姜黄入脾 兼治血中之气。莪术入肝兼治气中之血,为不同耳。古方三痹汤用片子姜黄治风寒湿气,手 臂痛。戴元礼曰∶片子姜黄能入手臂治痛,其兼理血中之气可知,能治症瘕痈疽,通经消肿 毒,功力烈于郁金,但血虚臂痛者服之,病必增剧。
<目录>卷二\芳草部<篇名>郁金内容:辛苦平,无毒。《本草》以为性寒,误矣。安有辛香而寒之理,蜀产者体圆尾锐 ,如蝉腹状,发苗处有小孔,皮黄而带黑,通身粗皱如梧桐子纹,每枚约重半钱,折开质坚 色黄中带紫黑,嗅之微香不烈者真。若大小不等、色黄、皮起细横纹、有须如线,折之中空 、质柔、内外皆黄、其气烈者,即片子姜黄也。体圆首尾相似,通身横纹,发苗处无小孔,
折开气烈触鼻者,染色姜黄中之小者也。莪术则大块、色青黑,最大者为广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