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茎、
叶疗渴及筋挛,痈肿,疽疮。一名戴糁,一名戴椹,一名独椹,一名芰草,一名蜀脂,一名 百本。生蜀郡山谷、白水、
汉中。二月、十月采,阴干。
恶龟甲。 第一出陇西、叨阳,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次用黑水宕昌者,色白肌肤粗,
新 陵、白水者,色理胜蜀中者而冷补;又有赤色者,可作膏贴用,消痈肿,俗方多用,道家不 须。
〔谨案〕此物,叶似羊齿,或如蒺藜,独茎或作丛生。今出原州及华原者最良,蜀汉不 复采用之。
<目录>卷第七<篇名>徐长卿内容:味辛,温,无毒。主鬼物百精蛊毒,疫疾邪恶气,温疟。久服强悍轻身。益气,延年。
一名鬼督邮。生太山山谷及 陇西,三月采。
鬼督邮之名甚多。今俗用徐长卿者,其根正如细辛,小短扁扁尔,气亦相似。今狗脊散 用鬼督邮,当取其强悍宜腰 脚,所以知是徐长卿,而非鬼箭、赤箭。
〔谨案〕此药,叶似柳,两叶相当,有光润,所在川泽有之。根如细辛,微 粗长,而有臊气。今俗用代鬼督邮,非也。鬼督邮别有本条,在下。
<目录>卷第七<篇名>杜若内容:味辛,微温,无毒。主胸胁下逆气,温中,风入脑户,头肿痛,多涕,泪出。眩倒目 ,
止痛,除口臭气。久服益精明目,轻身,令人不忘。一名杜衡,一名杜莲,一名白莲,一名 白芩,一名若芝。生武陵川泽及宛朐。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得辛荑、细辛良,恶柴胡、前胡。 今处处有。叶似姜而有文理,根似高良姜而细,味 辛香。又绝似旋 根,殆欲 相乱,叶小异尔。《楚辞》云∶山中人兮芳杜若。此者一名杜衡,今复别有杜衡,不相似。
〔谨案〕杜若,苗似廉姜,
生阴地,根似高良姜,全少辛味。陶所注旋 根,即真杜若也。
<目录>卷第七<篇名>蛇床子内容:味苦、辛、甘,平,无毒。主妇人阴中肿痛,男子阴痿湿痒,除痹气,利关节,癫痫,
恶疮。温中下气,令妇人子 藏热,男子阴强。久服轻身,好颜色,令人有子。一名蛇粟,一名蛇米,一名虺床,一名思 益,一名绳毒,一名枣棘,
一名墙蘼。生临淄川谷及田野。五月采实,阴干。
恶牡丹、巴豆、贝母。 近道田野墟落间甚多。花、叶正似蘼芜。
〔谨案〕《尔雅》一名盱。
<目录>卷第七<篇名>茵陈蒿内容:味苦,平、微寒,无毒。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胆。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 头热,去伏瘕。久服轻身益 气耐老,面白悦长年。白兔食之,仙。生太山及丘陵坡岸上。五月及立秋采,阴干。
今处处有,似蓬蒿而叶紧细。茎,冬不死,春又生。惟入疗黄胆用。《仙经》云∶白蒿,
白兔食之,仙。而今茵陈乃 云此,恐是误尔。
<目录>卷第七<篇名>漏芦内容:味苦、咸,寒、大寒,无毒。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止遗溺,热气疮 痒如麻豆,可作浴汤。久服 轻身益气,耳目聪明,不老延年。一名野兰。生乔山山谷。八月采根,阴干。
乔山应是黄帝所葬处,乃在上郡。今出近道亦有,疗诸 疥,此久服甚益人,而服食方 罕用。今市人皆取苗用之。
俗中取根,名鹿骊根,苦酒摩,以疗疮疥。
〔谨案〕此药俗名荚蒿,茎叶似白蒿,花黄,生荚,长似细麻,如箸许,
有四、五瓣,七月、八月后皆黑,异于众草蒿之类也。常用其茎叶及子,未见用根。其鹿骊,
山南谓之木藜芦,有毒,
非漏芦也。
<目录>卷第七<篇名>茜根内容:味苦,寒,无毒。主寒湿风痹,黄胆,补中。止血,内崩,下血,膀胱不足, 跌,蛊 毒。久服益精气轻身。可以 染绛。一名地血,一名茹 ,一名茅搜,一名 。生乔山川谷。二 畏鼠姑。 此则今染绛茜草也。东间诸处乃有而少,不如西多。今俗道经方不甚服用。
此当以其为疗少而丰贱故也。
《诗》云∶茹 在 者是。
<目录>卷第七<篇名>飞廉内容:味苦,平,无毒。主骨节热,胫重酸疼。头眩顶重,皮间邪风如蜂螫针刺,鱼子细起,
热疮 咳嗽,下乳汁。久服令人身轻,益气明目不老。可煮可干。一名漏芦,一名天荠,一名伏猪,
一 名飞轻,一名伏兔,一名飞雉,一名木禾。生河内川泽。正月采根,七月、八月采花,阴干。
得乌头良,恶麻黄。 处处有。极似苦 ,惟叶下附茎,轻有皮起似箭羽,叶又多刻缺,
花紫色。俗方殆无用,而 道家服其枝茎,可得长生,又入神枕方。今既 别有漏芦,则非此别名尔。
〔谨案〕此有两种∶一是陶证生平泽中者;其生山 岗上者,叶颇相似,而无疏缺,且多毛,茎亦无羽,根直下,更无旁枝。生则肉白皮黑,中 有黑脉;晒干则黑如玄参。用叶、茎及根,疗疳蚀杀虫,与平泽者俱有验。今俗以马蓟似苦 为漏芦,并非是也。
<目录>卷第七<篇名>营实内容:味酸,温、微寒,无毒。主痈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