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9-得配本草-第37页

食鹅鸭成瘕,妊 娠下 黄汁。去寒热,利大肠。拌沙糖,治久痢。煮鲫鱼,治赤痢。(加葱更好。)杉木水调米粉,
敷漆疮。
炒用入药不滞。气滞者禁用。
<目录>卷五\谷部<篇名>高梁内容:\x即蜀黍,一名芦粟。\x 甘、涩,温。调中益气,涩肠胃,止霍乱。
根煮汁服,利小便,止喘满。烧灰酒服,治产难有效。
<目录>卷五\谷部<篇名>薏苡仁内容:\x俗呼米仁\x 甘、淡,微寒。入足阳明、手太阴经气分。除筋骨中邪气不仁,(筋受寒则急,热则缩,
湿 则弛,寒热皆因于湿也。)利肠胃,消水肿。(合郁李仁更效。)治肺痿肺痈,开心气,并 治香港脚、筋急、拘挛。(阳明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阳明虚则宗筋纵弛。)利小便 热淋。杀蛔,堕胎。配附子,治周痹。配桔梗,治牙齿 痛。配麻黄、杏仁、甘草,治风湿 身疼。佐败酱,化脓为水。蘸熟猪肺,治肺损咯血。
微炒用,治疝气。引药下行,盐水煮,或用壁土炒。治泻痢,糯米拌炒。治肺痈、利二 便,
生用。肾水不足,脾阴不足,气虚下陷,妊妇,四者禁用。
<目录>卷五\谷部<篇名>御米内容:\x即罂粟子\x 甘,平。治泻痢,逐邪热,润燥解毒。疗反胃噎食,祛胸中痰滞。
多食利二便,动膀胱气。
\x壳\x 得醋、乌梅、橘皮良。
酸、涩、微寒。入足少阴经。止久嗽久痢,固脱肛,涩遗精,止心腹筋骨诸痛。得乌梅 为末 ,治久嗽自汗。得大枣、乌梅,治水泻不止。得陈皮、乌梅,治热痢便血。配浓朴,治久痢 不止。(忌生冷。)配槟榔为末,治小儿赤白痢。(赤痢蜜服,白痢沙糖服,忌口。)
去筋膜,蜜炙、醋炒俱可用。加乌梅合用,乃为得法。湿热泻痢、痰嗽,凡初起者禁用。
<目录>卷五\谷部<篇名>阿芙蓉内容:\x一名阿片\x 忌醋。
酸、涩、温。微毒。入足少阴经。涩精固肠。配香连丸,治久痢不止。
即罂粟花津液,其结青苞时,午后以针刺外面青皮,勿损里面硬皮,或三五处,次早津 出,
竹刀刮取,阴干用。
<目录>卷五<篇名>谷部内容:(豆类七种)
<目录>卷五\谷部<篇名>黑大豆内容:得前胡、杏仁、牡蛎、乌喙、诸胆汁、石蜜良。恶五参、龙胆。忌蓖麻子、浓朴。
并忌食猪肉。
甘,寒。入足少阴经。补肾镇心,调中下气,去风活血,治水消胀。治阴毒,(肠胁疼 痛如 打。)捣敷一切肿毒。解百毒。得甘草,解百毒。配赤小豆、绿豆末,醋调涂痘后毒。佐花 粉,治肾渴。煮黄酒,治便血。拌牛胆,疗目暗。生平,炒食热,煎食寒,作豉冷。去皮炒 熟,酒沃之,饮其汁,活血。炒炭,酒淋服,祛风。气不顺者禁用。小者名马料豆。盐水煮 ,清水下,尤能补肾。
<目录>卷五\谷部<篇名>大豆黄卷内容:得前胡、杏仁、牡蛎、天雄、鼠屎、石蜜、诸胆汁良。恶海藻龙胆、五参。
甘,平。入足少阴经气分。除胃热,疗湿痹。配大黄、橘皮、青葱,治水肿喘急。以井 华水 浸黑大豆,候生芽五寸,阴干用。
\x黑壳\x 研末,调香油,敷皮疮。
<目录>卷五\谷部<篇名>赤小豆内容:甘、酸。入手少阴、太阳经。行水散血,消肿排脓。通乳汁,下胞衣。得鲤鱼,治香港脚。
得 通草,下心气。得杏仁,泄肉里湿热。配鸡子白,敷痘后痈毒。配苎根末,治痈疽神效。佐 桑皮,去水肿。合黄蜡,治水谷积痢。
多服泄津液,令人枯燥。
<目录>卷五\谷部<篇名>绿豆内容:反榧子壳。忌同鲤鱼、 食。
甘,寒。入手少阴、足阳明经气分。解热毒,除烦渴,利小便,浓肠胃,消肿胀,散风 火。
能调和五脏,行十二经脉。解一切药草、牛马、金石诸毒。得大麻仁,消血痢。配赤小豆,
解痘毒。
连皮用。
\x粉\x 敷痈肿,消丹毒。配乳香三分之一,灯心研匀,生甘草汤常下一钱,治疽毒内攻。
扑烂痘,治损伤,炒紫色水调敷。
\x芽\x 甘,平。解酒毒,利三焦。(花解酒毒更效。)
\x皮\x 甘,寒。解热毒,退目翳。配甘菊、谷精、粟泔、柿饼,煮干,单食柿饼,每日三服,
治痘后目翳,半月而愈。
<目录>卷五\谷部<篇名>豇豆内容:甘,平。入足太阴、少阴经气分。调营卫,疗虚泻。得盐少许,补肾气。
脾气虚者炒用。气滞便结者禁用。
<目录>卷五\谷部<篇名>白扁豆内容:甘、淡。入足太阴经气分。调和脾胃,通利三焦,化清降浊,消暑除湿。治霍乱,疗呕 逆,
止泄泻,解消渴;配花粉,治消渴饮水;配龙芽,疗肠风下血;配香薷,治寒热吐泻;合绿 豆,解热毒痢。
炒研用。恐气滞,同陈皮炒。治吐泻,醋制。止湿火吐血,炒炭。
单食多食,壅气伤脾。
\x花\x 米饮调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