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4-千金食治-第2页

胞,胞薄以 ,得酸则缩卷,约而不通,水道不利,故癃也。阴者 积筋之所终聚也,故酸入胃,走于筋也。”
“咸走血,多食咸令人渴,何也?”答曰∶“咸入胃也,其气走中焦,注于诸脉。脉者血之 所走也,与咸相得即血凝,凝则胃中汁泣,汁泣则胃中干渴。渴则咽路焦,焦故舌干喜渴。血脉者中 焦之道也,故咸入胃,走于血。”
“辛走气,多食辛令人愠心,何也?”答曰∶“辛入胃也,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使诸气而营诸 阳者也。姜、韭之气,重至荣卫,荣卫不时受之,却溜于心下,故愠。愠、痛也。辛者与气俱行,
故辛入胃而走气,与气俱出,故气盛也。”
“苦走骨,多食苦,令人变呕,何也?”答曰∶“苦入胃也,其气燥而涌泄,五谷之气皆不胜苦。
苦入下管,下管者三焦 之道,皆闭则不通,不通故气变呕也。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胃而走骨,入而复出,齿必黧疏。”
“甘走肉,多食甘,令人恶心。何也?”答曰∶“甘入胃也 ,其气弱劣,不能上进于上焦,而与谷俱留于胃中,甘入则柔缓,柔缓则蛔动,蛔动则令人恶心。
其气外通于肉,故甘走肉,则肉多粟起而胝。”
黄帝问曰∶“谷之五味所主可得闻乎?”伯高对曰∶“夫食风者则有灵而轻举;食气者则和静而 延寿;食谷者则有智而劳神;食草者则愚痴而多力;食肉者则勇猛而多嗔。是以肝木青色宜酸;心 火赤色宜苦;脾土黄色宜甘;肺金白色宜辛;肾水黑色宜咸。内为五脏,外主五行,色配五方。”
五脏所合法∶肝合筋,其荣爪;心合脉,其荣色;脾合肉,其荣唇;肺合皮,其荣毛;
肾合骨,其荣发。
五脏不可食忌法∶多食酸则皮槁而毛夭;多食苦则筋急而爪枯;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多食辛 则肉胝而唇褰;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
五脏所宜食法∶肝病宜食麻、犬肉、李、韭;心病宜食麦、羊肉、杏、薤;脾病宜食稗米、牛肉、枣、
葵;肺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肾病宜食大豆黄卷、豕肉、栗、藿。
五味动病法∶酸走筋,筋病勿食酸;苦走骨,骨病勿食苦;甘走肉,肉病勿食甘;辛走气,气病 勿食辛;咸走血,血病勿食咸。
五味所配法∶米饭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牛甘,
犬酸,豕咸,羊苦、鸡辛,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五脏病五味对治法∶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
急食辛以散之;用酸泻之,禁当风。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 ,急食咸以 之;用甘泻之,禁 温食浓衣。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肺苦气 上逆息者,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辛泻之;禁无寒饮食、寒衣。肾苦燥,急食辛 以润之,开腠理,润致津液通气也;肾欲坚,急食苦以结之,用咸泻之,无犯 HT ,无热衣温食。
是以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肉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精以食气,气养精以荣色;形 以食味,味养形以生力,此之谓也。
神脏有五,五五二十五种;形脏有四方、四时、四季、四肢,共为五九四十五,以此辅神,
可长生久视也。
精顺五气以为灵也,若食气相恶则伤精也;形受味以成也,若食味不调,则损形也。是以圣人先用 食禁以存性,后制药以防命也,故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气味温补,以存形精。
岐伯云∶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 形,味伤形,气伤 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浓者为阴,味薄者为阴之阳;气浓者为阳,
气薄者为阳之阴。味浓则泄,薄则通流;气薄则发泄,浓则秘塞。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
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
阳胜则阴病,阴阳调和,人则平安。
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秋七十二日,
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养心气;季月各十八日,省甘增咸,以养肾气。
<目录><篇名>果实第二(二十九条)
属性:槟榔∶味辛、温、涩、无毒。消谷逐水;除淡 ;杀三虫,去伏尸;治寸白。
豆蔻∶味辛、温、涩、无毒。温中,主心腹痛,止吐呕,去口气臭。
蒲桃∶味甘、辛、平、无毒。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食 轻身不老,延年。治肠间水,调中。可作酒,常饮益人。逐水,利小便。
覆盆子∶味甘、辛、平、无毒。益气、轻身、令发不白。
大枣∶味甘、辛、热、滑、无毒。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 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可和百药,补中益气,强志,除烦闷,
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