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封县公,受世民节制。长安镇守代王侑才得十三岁,有甚主张?倚仗个内史卫文升,原已老病,听得太原兵来,一惊竟不能起床。只有一个左翊卫将军阴世师,京兆郡丞骨仪,叫他刻剥军民做家私会得,要他出战却难,止是分拨些兵士去守城。一个兵拿一枝枪,守一个垛头。再拨些百姓,运石块,装灰瓶,提铃敲梆。他两人或时在街坊巡察,或时在城上点闸。晚间每枪上点一盏灯笼,城中不论街坊僻巷,五家出一盏灯笼,轮一个人持器械来往,这便是他调度,是他尽忠报国了。
□班鹭序簇如云,自道夔龙可与群。
事到临危齐束手,阿谁一战立功勳。
敦煌公世民,到处都以收纳豪杰为主。%城尉房玄龄来见,敦煌公就留他在幕下,做个记室,言听计从。到司竹园何潘仁等来谒见,大加礼貌。齐、李二人,柴绍故知,更加优异。众人欣然相从,愿在麾下效力。敦煌公在阿城驻扎,已有兵共十三万,差人迎请唐公共取长安。唐公知得屈突通已为刘文静堵住,不能前进,放心西行,撤建成所部精兵,同会长乐宫。这长乐宫与永春宫,都是隋主离宫,内中俱有宫人宦官。唐公凡是所过离宫,宫人尽皆放出,使他亲属领去匹配。可是:
的的宫砂映指环,画栏徒倚泪潸潸。
从今脱却孤衾苦,不似阳台一梦间。
一应苑囿,俱听民耕种,树木俱听人樵採。
雨过深耕破绿苔,土中灿烁露金钗。
行人笑指摧残树,可是宫人手自栽。
到长安,唐公在安兴坊结营,敦煌公来见。此时部下已有三十余万,传令各安行伍,不得掳掠侵扰村落。差人到城传谕说:“举兵之义,不过废昏立明,尊主上为太上皇,立代王为天子,别无他意。” 城中不肯放进,唐公只得传令围城。又传令:“ 破城之日,不许犯隋家七庙及代王隋氏宗室,违者夷三族。”围城十余日,城中不支,被唐统军雷永吉,乘云梯登城,众军相继而进。城上守御军士听得唐军上城,俱各逃尽。众军士遂将城门砍开,纵放大众杀入。卫文升听得兵已入城,一惊身死。阴世师、骨仪要巷战,兵士已逃;要脱身,唐兵布满,都各就缚。唐公禁止焚掠,自向东宫谒见代王。见后退出长乐宫,与民约法十二章,尽除隋时苛法。阴世师、骨仪,贪酷害民,又抗拒义师,将来斩首。然后迎代王即皇帝位于天兴殿,大赦改元,尊隋主为太上皇。传新皇旨:“以唐公为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 以武德殿为相府,每日在虔化门视事,置相府官属: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建成为唐世子,世民为京兆尹秦公,元吉为齐公。附近郡邑延安、上郡、雕阴、榆林、灵武、平凉、安定、河汃、扶风、汉阳,都各降附。
屈突通与刘文静累战不胜,遣入招降不从,唐公差他家僮去说,他将来立刻斩首。及长安失,家属皆陷,只得留部将桑显和守南城,自己走往洛阳。不意屈通突才离城,桑显和便投降,文静与唐将窦珍领兵追袭。屈突通力竭,下马痛哭受缚。唐公仍用他作秦王府长史。又分刘文静攻取弘农、新安,詹俊取巴蜀,郑元瓙取南阳,马元规取安陆、荆襄。东自商洛,南尽巴蜀,莫不归降。至此传隋主旨:“ 着建民、世民二人,部兵十万救援东都。” 名曰救援,也只是相机行事。若破得李密,或是东都召两人同守,只当这东都已入唐王手了。这正是:
人苦知不足,得陇又望蜀。
总评:叙唐起兵,极简当。
以李密兵势,何事难做?留翟让、裴仁基守洛,自入关中,关中缘何得落唐王之手?可取不取,终至一败无可据之地,而折入于唐,岂非自贻伊戚哉!
结束樊、唐二人,逗出齐、李二人,始终映照,绝有头绪。
第四十九回 李密结盟唐公 叔宝力救李靖
诗曰:
莫嗟踪迹有差池,萍梗终看有会时。
不改赤衷疑似石,相逢青鬓怕成丝。
风抟柳絮离还合,岫吐云阴定复移。
愿是种恩积休恨,谁云千里乏心知。
今人徒快一时,喜的是结怨,懒的是种德。不知冤家固有聚头,不图报的,有时得报。叔宝当日救了李渊,只是路见不平,那期有柴绍救他一节,又那期李渊后边,做出一番大事业来。
李密闻得唐公有兵来,大恼道:“李渊这厮,你那心事我怎不知?不过目下借一个扶立代王之名,毕竟后来要篡他位,那里实心为着隋家?如今你占了西京,我该得东京,怎又遣兵来救?这也不是救他,也只是于中取事,要兼取两京之意,可恶之甚。他今兵马远来,领兵的又是他两个儿子,少年膏梁子弟,晓得甚事?乘他营垒方安,又与东都情意未协,不相援应,我且点了兵马,杀他一个片甲不回,使他不敢正眼觑着我。破了他,东都自然胆落,可以不攻自下,这便是一举两得。”单雄信逗起兄仇,抓不着痒处,道:“ 东都势在垂亡,李渊这厮,敢小觑明公,发兵救援。小将不才,愿领本部五千人马,直抵唐营,擒取两个小儿,以献麾下。”李密闻言,便待调裴仁基、孟让一干,拒住东都王世充兵。自己与单雄信、王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