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将军横胆诚无敌,名震寰宇战士寒。
怀亮取了首级,掌鼓回营,见了匡胤,报功不表。
且说南唐败兵报知丹托,丹托大哭道:“正待除灭敌人,不料二子先被高怀亮所害,此恨怎消?”分付军土收葬尸骸,一面差人往金陵求救,一面依了计策,连夜安排。次日,丹托领兵出城,坐名要高怀亮出来会战。探子报入营中,怀亮来见匡胤道:“既丹托如此无礼,小将誓必诛之,以取此关。”匡胤道:“将军不可亲出,恐有计策,尚宜防备。”怀亮不听,领兵出营,两下各立阵势。怀亮一马当先,大喝:“丹托老贼,快快出来受死!”丹托见了仇人,怒气填胸,大骂道:“你这贼就是高行周之子?怎敢害我二子?我今日亲来杀汝,以报吾子之仇。”说罢,拍马提刀来战。怀亮挺枪相迎。战不数合,丹托虚晃一刀,勒马便走。怀亮心中暗想:“他二子已亡,关上无人,趁此不去抢关,等待何时?”遂发开了马,紧紧追来。
丹家败兵往左右沿河而走。丹托自往旁边小木桥过去,守桥兵登时扯起。那高怀亮追到吊桥边,心下暗喜,不分好歹,抢上桥来。谁知人强马壮,枪甲沉重,那桥又是枯木朽株,预先装活,高怀亮刚到桥心,只听得一声响处,连人带马跌入河中。
下有铁桩,上放乱箭,可怜盖世英雄,竟死于徐州河下。那后面家将兵丁随后赶到,看见主将中计,又不能上前相救,放声大哭,只得回营报知匡胤。匡胤大惊,不觉泪下。众将闻之,亦各伤悲,一齐来禀匡胤道:“某等愿同去攻城,拿住丹托,与怀亮报仇!”匡胤依允。
次日,郑恩等一干众将领兵至关下,辱骂攻围。丹托在关上看见周将利害,不敢出敌,只得紧守提防。匡胤发怒,亲督兵士,奋力攻打,一连攻了数日,尚不能下。那丹托与诸将商议道:“周将如此骁勇,兼之攻打甚急,量此关将寡兵微,终于难守,不如弃去此关,再图后举,何如?”众将道:“令公高见极是,我等作速起行。”于是,众将各自收拾,连夜开城,杀出而去。周兵追之不及,各自回还。
城中百姓无主,各设香花,开关迎接。匡胤带领众将进关,出榜安民。令人收检高怀亮尸首,用棺木盛殓,候班师带回。当下又查盘府库,歇马停兵,差人往南唐探听消息。
却说唐主听报扬、滁等地俱失,惊慌无策,急召众臣商议。有御史陈景奏道:“前者差人议和,周主不允,以致疆界日促。今事已危急,徒战不利,主公可再遣人至周主营中,卑词求和,庶乎兵端可息。”唐主听奏,急遣翰林学士锺谟、大理寺卿李德明二臣赍表,带着金宝、茶叶、器皿等物,来到滁州。有人报知世宗。世宗知锺、李二人乃舌辩之士,必有说词,令将甲兵陈列,两旁侍立猛将,然后召二臣人见。那锺、李二人进帐,拜伏于地。世宗道:“汝主自恃唐宝苗裔,宜知礼义,当与别国不同。岂知不能尽以小事大之理,反欲泛海结连契丹,抗违天朝,汝二人口舌焉能摇惑?朕正欲往观金陵,借府库以赏军士,此时尔之君臣能无悔乎?”二人一言不能答,惶恐而退。
世宗乃亲领大军征进。此时正值深秋天气,但见落叶飘飘征雁过,行旌闪闪阵云高。车驾至淝桥,世宗取一石在马上持之,将至寨以供码用;从军各取一石,所积不可胜数。大兵来至寿春城下,旨令攻城。城上矢石如雨,部将张琼看见,叫道:“主上且避,城上强弩利害。”正说间,不防一箭射下,正中张琼背上。有分教:敌国推轮,重见疆场效命;王师返旆,再图将士宣猷。正是:
非惧风尘马变色,只缘士卒力多疲。
毕竟张琼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五十八回 韩令坤擒剐孟俊 李重进结好永德
诗曰:
将军胆气豪,竭力守城濠。
戎服领忠告,励卒尽勤劳。
岂知势日促,无奈国已摇。
君虽重推毂,天实厌南郊。
留此凛然体,休戚孰堪挠。
话说周世宗不允和议,率督大军来取寿春。当时兵至城下,旨令攻城,城上矢石如雨点打来。部将张琼见了,慌请世宗退避,不防城上一箭射来,正中张琼背上,死而复苏。众兵救回营中,看时,镞深透骨,不能拔出。琼令取酒饮了一大卮,方今手下人砍骨取镞,血流数升,至死不变神色。后人有诗赞之:
万骑南来杀气高,临危于此显英豪。
镞深莫出心雄烈,为顾君王岂惮劳。
却说锺、李二人回见唐主,奏知:“世宗不允和议,推其意,只为主公不肯称臣之故耳。为今之计,主公还须奉表称臣,以安民庶。”唐主从其言,差司空孙晟、礼部尚书王崇质奉表称臣于世宗,愿岁岁朝周,年年进贡。二臣领旨出朝,至周营见了世宗,俱说唐主愿奉圣朝之命。世宗道:“此举朕本要准,只为刘仁赡据守泰州,屡抗天命,彼今若肯来降,方允尔议。”随差中使同孙晟等到泰州城下,诏示仁赡归款。仁赡上城,见了孙、王二臣,即戎服拜于城上。孙晟谓仁赡道:“公受国恩,不可投降。”仁赡谢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