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傻话么?快说罢,你若说不出,我代了你。”小怜笑了笑道:
  落花犹似坠楼人。
  即在果碟内拈起一个蜜渍杏子道:
  这边恨落花犹似坠楼人,那边喜红杏枝头春意闹。
  众夫人听了,称赞道: “未了这一句结得兴会,即不觉衰败了。”
  时已三更半夜,各处灯烛已换了几遍。方夫人道: “我们也好散了,劳碌了一天,身子想都觉得乏了,明日再聚罢。”琼珍、小怜、素馨、婉容、小凤等五人,亦要回去。便大家进了点饮食,漱盥已毕。琼珍等即起身作辞,方夫人领着众夫人直送出园中,览余阁前看着琼珍等在币道上上了轿,又珍重数声,方回身入内。复由耳门来至正宅,各回住屋歇息。巴氏母女等人,也各回家去。园中有家人们收拾灯火,关锁门户,各处上宿等事。
  过了一日,小儒请了从龙过来,复众人的席,自然仍是戏酒。从此伯青、汉槎或在园中小住几时,或回家去,行止听其自便。惟有从龙公余之暇,即来园中寻众人宴会取乐,皆是早至暮回。‘里面众夫人亦有时接了琼珍、小怜、素馨、婉容,小风等五人,来耽搁几日,真乃无趣不搜,无乐不备。凡到园中四时花放之际,皆摆酒聚宴。甘誓闻得他们如此寻乐,小儒又将绘芳园的图样寄与他看。甘誓见了,着实羡慕,亦携装到南京来。小儒即将绢雪斋打扫出来,让甘老居住。
  梅仙也与仙丈母巴太太商议,将巴氏接进园内,在东宅里绿野堂后,收拾了一处三间偏宅住下。这巴氏也粗知文墨,日随着方夫人等学,习吟咏,不上一月,倒也能做两句诗了;巴氏的母亲,亦不时过来陪伴女儿。梅仙即搬到半村亭去。
  一日,小儒等人正在留看馆,大家品茗清淡。又请甘誓暇时作一篇《绘芳园记述》,好勒石以志我辈一时聚会之盛,甘誓答应了。说话间,忽见双福急急进来,回小儒的话道: “二太太来了。”小儒知弟妇已至,忙叫双福去禀报太太出外迎接。未知玉梅来此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十八回 为月老伶鬟相匹配  述风流莺燕互喧嗔
  话说韩玉梅自于归陈仁寿,夫妇大为敬爱。后因仁寿入京供职,将他寄居云从龙处,玉梅倒也喜欢,可常与小凤相聚。如今小风见他出嫁陈氏,自然不比以前看待。又时同婉容闲话,说及。“玉梅幼年卖到我家,才八九岁,行止举动即与众不同。不怕太太笑,那时我尚未脱籍,往来人客都爱他妩媚,与他说笑,或有笑谑太过,他即拒绝不理。可见他日后有这一段好处。若以今时而论,他虽自幼服侍我数年,我反不如他的福分。真乃人生不可逆料”。  
  自是小风改口称呼他妹妹,那玉梅却不改初心。虽说小凤待他如此,他仍谨慎侍奉,似当日一般,从未称过小风一声姐姐,还以奶奶称之。甚至小风着急,立盟发誓的叫他改口,玉梅笑而不答。背后每说, “为人不可忘本,若富贵时忘了贫贱的情境,还算个人吗,况当日奶奶待我恩同父母。虽蒙云大人认作义女,又蒙陈大人不以卑贱见弃,倘彼时奶奶不放我出去,我又怎么呢?我今日的好处,皆系奶奶所赐。我岂敢放肆以姊妹相称,是断断不能行的”。小风闻说,也只得随他去了,惟有各尽其道而已。
  过了些时,仁寿恩放江苏学政,便道袁浦来看玉梅。因学政系钦差之官,不便携带家眷,仍寄居于在田衙内。仁寿即按临各府考试去了。 
  一日,考至扬州府屈,有昭阳新进文生名韩光奎者,偶询其家世及先代名氏,却是玉梅共高祖的同堂兄弟。仁寿大喜,即将韩光奎召入私衙,钡说亲谊。韩光奎亦知有个族中妹子,自幼卖与人家作婢,后来绝无音耗,未卜存殁。今日听得仁寿说出原由,又见本省学台是他妹丈,好生喜悦,忙回家禀知父母,要去见见妹子。况韩光奎本是素丰之家,即雇了一号大船,带了许多礼物,同了父母来至清江。先去谒见从龙,细说来意。然后见了玉梅,抱头大哭。即来商之从龙, “欲接他回去居住,俟妹丈学差任满再作计较”。恰好从龙正奉到恩命,调补两江。况且又是玉梅的本家叔婶兄弟,仁寿又认过了亲,到他娘家住着,倒也合宜。只有小凤与他不忍分离,亦因玉梅既认出了娘家,哩当回去一行,硬着心肠让他去了。
  玉梅回到昭阳,韩氏亲族都知道了,又见他是本省学政的夫人,都争来趋奉。这家请酒,那家请宴,忙个不了。过了半载,韩光奎忽想起前任制台是妹子的大伯,现致仕住在南京,何不去认认亲戚来往,也增光乡里。便来与玉梅商议,玉梅亦想去见大伯大姆与小风等人,正合心意,遂与光奎来至南京。泊了船,先着人上岸打听,知小儒现在移居桃叶渡口新宅子内。即坐轿进城,到绿野堂前下了轿。 
  方夫人早同众位夫人接了出来,进内见礼入座。适值祝江云三府的夫人们也在此地,各道别后情形。方夫人便问: “还是住几时仍回昭阳,还是就住在这里?”玉梅笑道: “你们这里热闹得很,我原是来赶热闹的。我的箱笼物件都带来了,还回去做什么呢?”小风拍手道: “你就是要回去,我也要留下你来住着。”方夫人即命人去打扫房屋。原来这宅子共有七进房子,第一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