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其始终而予夺之,若者宜劝,若者宜惩,而《逸史》于是乎以成。
嗟乎!使其得用于朝廷,而其才岂不足以颠倒天下士欤!奈何长自寤叹,而为逸者之史?徒以彰善瘅恶之惩,权托诸空言以自见。惜哉!虽然,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面目异形,穷达殊致.而能取诸怀抱,吐其蓄积,微而显,臧而达,俾贤者薰而善良,不肖者姓名畏知,可以少补麟经汉史者,抑亦圣人之徒也.又何必印累绶若,而始成其不朽之良史哉!
呜呼,逸士亦人杰也哉!
岁在甲寅蒲月中浣琢斋友人张器也撰。
凡例
一是编悉依《霍山老人杂录》、《圣山外记》、《广东新语》及《赤雅外志》、水安、罗定、省府诸志考定,间有一二年月不符者,因事要成片段,不得不略为组织。
一诗词歌谣,有可考者悉入之,其不可考及辞意未畅者,则以己意足之,以成天观。
一是编期于通俗,《圣山志》多用土语,如谓“小”曰“仔”;称“良家子”曰“亚官仔”,如南海差役谓逢玉“尔这亚官仔”是也,谓“无”曰“冒”;谓“如此好”曰“敢好”,如“敢好后生冒好花”是也,谓“我”曰“碍”;谓“鱼”曰“牛”;谓“饭”曰“迈”;谓“碗’曰“爱”,如珠姐谓“牛是碍迈爱”是也;瑶谓“我’曰“留”,“不”曰“吾”;“来”曰“大”;“兄”曰“表”;谓“有心意’曰“眉心眉意”,如梅小姐谓“志龙表吾大留也眉心眉意”是也。诸如此类,其易晓者悉仍之.其不易晓者悉用汉音译出,以便观览。
一是编期以通俗语言鼓吹经史.人情笑骂,接引愚顽。故凡忠臣孝子,如陈起风、黄让父子,足为世劝者,固为尽情畅发,即饶有、足像、金亦诸秽琐,足为世戒者,亦不稍为避忌。
一诸事于诸书散见错出,苦无头绪,愚逐节录出,复取正史及诸家诗文注记、故老遗闻,参互考订,得其始终,始授笔书之,阅三月而成。辞语间多不雅驯者,因走笔直书.功阙磨洗,尚期博学名流为余政之。
第 一 回 黄逢玉席上赋诗 石禅师山门赠咒
词曰:
寇老吟山日,杨郎试阙时。淡黄衫子尚娇痴,怎不教人疑。
月老原非谬,蓝桥自有期。而今神咒当绳丝,怪煞是禅师。 右调《巫山一段云》
从来有正史.即有野史,正史传信不传疑,野史传信也传疑,并轶事亦传也。故耳闻目见之事,正史有之,人人能道之,不足为异。若耳所未闻、目所末见之事,人闻之见之,未有不惊骇,以力后人悬空造捏出来的,不知其实亦确有所见、确有所闻之事也。不信者,特为耳目所限耳。就如大禹王岣嵝山碑一事,朱夫子因至其地不曾寻得.遂谓无其事,系好事者造说的。其后,宋嘉定中.蜀士因樵人引至其所,竟以纸向碑上打出七十二个字来,刻在夔门观中。可见,天下奇奇怪怪、平平常常的事,不经人道过,也无从得知,一经人道来,切勿谓正史上无,我目中不曾见,耳中不曾闻,便不去信他也。在下今说出一个却又正史、府志、省志、县志、《罗浮志》、《赤雅外志》莫不详载,野人遗老莫不熟闻,新奇闹越的事来,恐怕看官看了,还要道正史可不有,我这野史必不可无也。正是:
漫言旧史事无讹,野乘能详也不磨。
拈就零星成一贯,问君费了几金梭。
话说神宗万历年间,广东省潮州府程乡县,东行百五十里,有一桃花村。四面皆是高山,中间一段平地,林壑秀美,清泉流出.锵锵有声。居住百十人家,皆依山临水,遍种桃竹梅柳,映带左右。每遇春日融和,鸣鸟上下,黄童白叟,怡怡其间.有古桃花源气象,故亦名桃源。居人有黄、张、龙、萧、杨、卢、许、谢诸姓,皆真诚朴实,耕田乐道,不慕浮名。弦诵之声,时时与岩鸡竹犬,沁人心耳。真个:
萑苻无警亦无争,此地诚然一玉京。
岩下鸡鸣春昼永,洞中风暖管弦清。
鸟歌棠荫心知乐,犬卧花丛梦不惊。
漫道武陵仙窟在,让他和气满前楹。
今单表内中一个士人,姓黄名琼,字逢玉。自幼聪明俊拔,无书不读,诗词歌赋,无所不晓,而又天生神力,善使双剑。家中祖传一双龙泉宝剑,他舞动起来,初时还似两条白龙,蜿蜒上下,舞到闹越处,竟是一团白雪,在地下乱滚,也不见剑.也不见人。其父思斋公,爱惜如玉,又因他齿如编贝.眼若曙星,亭亭如玉笋般.故以琼玉两字命名。正是:
凝眸山水皆添秀,倚笑花枝不敢妍。
莫作寻常珠玉看,剑仙人是李诗仙。
一日,重阳佳节,天气晴朗,思斋公动了个登高念头。思量近处名山.惟长耳山最高,可以远眺,且其中奇峰怪石,古迹甚多,尽可游目骋怀。遵命健仆黄汉挑了酒盒,携了逢玉,逶迤望长耳山来。其山斗拔,自山脚至顶,壁立有三五里远.三人攀藤附葛,缘着个小径而上。真是: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三人站在山尖上.眺望了一回,转到了唐王岩、真武殿、寒婆凹等诺名胜游历了一回,又到凤髻山极高的所在,眺望那百丈瀑布、棋盘石等胜。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