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受其咎。有司其勉顺时气,劝督农桑,去其螟蜮,以及蝥贼。详刑慎罚,明察单辞。夙夜匪懈,以称朕意。』又《章帝纪》:建初三年在白虎观会诸儒讲经。五年诏:『朕思迟直士,侧席异闻。其先至者,各以发愤吐懑。』」作「明章」是。从《御览》改。
惟诏间出。
「惟」,黄本作「雅」,黄校:「元作『惟』,朱改。」《校证》:「『雅』原作『惟』,梅据朱改,徐校同。按《御览》正作『雅』。」《汇校》:「按作『雅』是,承上『明章崇学』。」按从《御览》改。
安和政弛。
「安和」,范校:「铃木云:《御览》作『和安』,『弛』作『』。」范注:「『安和』当作『和安』。」《补正》:「按《御览》所引是也。训故本正作『和安』,与时序合。当据乙。」《校释》:「宋本《御览》作『和安』,是。按和帝先于安帝也。《时序》篇『自安和已下』,亦应乙转。」《校证》:「『和安』原作『安和』,今从《御览》乙正。」又:「『弛』王惟俭本、《御览》作『』。」
卫凯禅诰。
「凯」,黄本作「觊」,黄校:「元作『凯』,孙改。」范校:「顾校作『觊』,孙云:《御览》作『觊』。」《校证》:「『觊』原作『凯』,梅据朱改,徐校同。按《御览》正作『觊』。」按范注:「《三国魏志卫觊传》云:『顷之还汉朝,劝赞禅代之义,为文诰之诏。』案献帝诸禅诏引见《魏志文帝纪》注者,皆觊所作也。……(《隶释》十九载《魏文受禅表》,文有残缺,即彦和所云禅诰也。)」可证作「觊」是。从《御览》、黄本改。
符命炳耀。
「命」,范校:「孙云:《御览》作『采』。」《校释》:「《御览》作『符采』是也。左思《蜀都赋》:『符采彪炳。』注:『符采,玉之横文也。』」《校证》:「『符采』原作『符命』,徐云:『《御览》作符采,前《诠赋》篇有「符采相胜」之句,《原道》篇有「符采复隐」之句。』按徐说是。《宗经》篇有『符采相济』之句,《风骨》篇有『符采克炳』之句,今据改。」《校注》:「按『采』字是,『符采炳耀』,与上『典雅逸群』相对为文。且『符采』指觊之辞翰言,若作『符命』,则非其旨矣。传写者非泥于符命之说妄改,即涉下文而误。《原道》、《宗经》、《诠赋》、《风骨》诸篇,并有『符采』之文。」《《考异》:「按:『符命』《正纬》篇一见。余多作『符采』,王校据改作非是。」义证》:「按『符』为玉理,『采』为玉采,两相济胜。『炳曜』,光彩焕发。」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卫觊《册诏魏王文》弘列勋绩,罕言符命,文采焕然,作「符采」为是。从《御览》改。
弗可加也。
「也」,黄本作「已」。范校:「孙云:《御览》『弗』作『不』,『已』作『也』。」《校证》:「冯本、王惟俭本『已』作『也』。」按作「已」义长,从黄本改。
自魏晋诰策。
「诰策」,范校:「孙云:《御览》作『诏策』。」《校证》:「《玉海》同今本。」按王献之《启琅琊王为中书监表》:「中书职掌诏命,非轻才所能独任。自晋建国,常命宰相参领。中兴以来,益重其任。故能王言弥媺,德音四塞者也。」《晋书职官志》:「中书侍郎一人,直西省,又掌诏令。」《汉书艺文志》:「《高祖传》文十三篇。高祖与大臣述古语及诏策也。」又:「《孝文传》十一篇。文帝所称及诏策。」又《宗经》篇:「诏策章奏。」疑「诏策」近是。「诰策」连文,不及「诏策」为常。《三国志吴书胡综传》:「凡自权统事,诸文诰策命,邻国书符,略皆综之所造也。」又《蜀书刘巴传》裴注:「先主称尊号,昭告于皇天上帝后土神祇,凡诸文诰策命,皆巴所作也。」则「诰策」乃文诰策命之省称也。《时序》:「练情于诰策。」
刘放张华,牙管斯任。
「牙管」,黄本作「互管」。范校:「孙云:《御览》作『管于』。」《校证》:「《玉海》同今本。冯本、王惟俭本『互』误『牙』。」《校注》:「『互管』,宋本、钞本、活字本、喜多本、鲍本《御览》引作『管于』;倪刻《御览》作『牙管』,元本、弘治本、活字本、汪本、畲本、张本、两京本胡本、训故本同。王批本作『管于』。按诸本并非。『互』或作『 』,其作『牙』者,乃『 』之讹;作『管于』者,则讹而倒误者也。《玉海》六四引作『互管』,不误。《文通》引同。」范注:「『互管斯任』,当作『并管斯任』。《魏志刘放传评》:『刘放文翰,孙资勤慎,并管喉舌。』此『并管』语所本。」《义证》引斯波六郎云:「案刘放魏之中书监,张华晋之中书监,故言『互管』。《魏志》评之『并管』,与此无关。」《考异》:「按:『互』字是,共张华刘放而言。」按从黄本改。
施命发号。
「命」,范校:「孙云《御览》作『令』。」《校证》:「『令』原作『命』,《御览》作『令』。……今据改。」《校注》:「『命』,宋本、钞本、活字本、喜多本、鲍本《御览》引作『令』。按『令』字是。《书》伪《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文子下德》篇:『发号施令,天下从风。』《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