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大曲考  (近人)王国维 撰

  海宁王国维

  ●目录

  正宫调
  中吕宫
  道调宫
   道宫薄媚西子词
    排遍第八
    排遍第九
    第十攧
    入破第一
    第二虚催
    第三衮遍
    第四催拍
    第五衮遍
    第六歇拍
    第七煞衮
   薄媚摘遍
   大圣乐
  南吕官
  仙吕宫
  黄钟宫
  越调
  大石调
  双调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排遍第一
    排遍第二
    排遍第三
    排遍第四
    排遍第五
    排遍第六带花遍
    排遍第七攧花十八
   调新水令
   采莲令
   采莲寿乡词
    延遍
    攧遍
    入破
    衮遍
    实催
    衮
    歇拍
    煞衮
  小石调
  歇指调
  林钟商
  中吕调
  南吕调
  仙吕调
  黄钟羽
  般涉调
  正平调 无大曲
   惜奴娇曲破
   句降黄龙舞
   答
   遣
   句南吕薄媚舞
   答
   遣
   剑舞

  ●唐宋大曲考

  大曲之名始见于蔡邕女训曰琴曲小曲五终则止大曲三终则止【太平御覧卷五百五十七】而详于宋书乐志志曰清商三调平调清调瑟调下列大曲十六一曰东门行二曰折杨栁行三曰艶歌罗敷行四曰西门行五曰折杨栁行六曰煌煌京洛行七曰艶歌阿尝【一曰飞鹘行】八曰步出夏门行九曰艶歌何尝行十曰野田黄雀行十一曰满歌行十二曰步出夏门行【一曰陇西行】十三曰棹歌行十四曰雁门太守行十五曰白头吟【与棹歌同调】十六曰明月其所以名为大曲者则有说焉郭茂倩曰诸调曲皆有辞有声而大曲又有艶有趋有乱辞者其歌诗也声者若羊吾夷伊那何之类也艶在曲之前趋与乱在曲之后【乐府诗集卷二十六】今考之宋书所载如艶歌罗敷行注曰三解前有艶词曲后有趋则艶与趋均在此三解外矣如艶歌阿尝四解艶歌何尝行五解后皆有趋而注云曲前有艶则艶在曲外矣又如魏明帝步出夏门行注云朝游上为艶蹙迫下为趋则艶与趋均在曲内白头吟五解后复有乱由是观之以曲之前后又有艶有乱有趋故曰大曲魏书乐志云太宗增修百戏撰合大曲亦当类此唐人以伊州凉州遍数多者为大曲宋王灼云凡大曲有散序靸排遍攧正攧入破虚催实催衮遍歇拍杀衮始成一曲谓之大遍【碧鸡漫志卷三】沈括亦云所谓大遍者有序引歌■〈翕瓦〉嗺哨催攧衮破行中腔踏歌之类凡数十解每解有数迭者裁截用之谓之摘遍今之大曲皆是裁用非大遍也【梦溪笔谈卷五】然则大曲之名自沈约至于两宋皆以遍数多者为大曲虽渊源不同其义固未尝有异也

  唐时雅乐俗乐均有大曲唐六典注云大乐署掌敎雅乐大曲三十日成小曲二十日清乐大曲六十日大文曲三十日小曲十日燕乐西凉龟兹安国天竺疏勒高昌大曲各三十日次曲各二十日小曲各十日【唐六典卷十四协律郎条】雅乐大曲史无明文唯仪凤二年太常寺少卿韦万石奏云立部伎内破阵乐五十二遍修入雅乐祇有两遍名曰七德庆善乐七遍修入雅乐祇有一遍名曰九功上元舞二十九遍今入雅乐一无所减【唐会要卷三十二及旧唐书音乐志】则雅乐固有大小曲矣清乐大曲当与宋书乐志所载者略同而燕乐大曲则当同于魏志之大曲今其目之见于崔令钦教坊记者凡四十有六曰踏金莲曰绿腰曰凉州曰薄媚曰贺圣乐曰伊州曰甘州曰泛龙舟曰采桑曰千秋乐曰霓裳曰玉树后庭花曰伴侣曰雨霖铃曰柘枝曰胡僧破曰平翻曰相駞逼曰吕太后曰突厥三台曰大寳曰一斗盐曰羊头神曰大姊曰舞大姊曰急月记曰断弓弦曰碧霄吟曰穿心蛮曰罗步底曰回波乐曰千春乐曰龟兹乐曰醉浑脱曰映山鸡曰昊破曰四会子曰安公子曰舞春风曰迎春风曰看江波曰寒雁子曰又中春曰翫中秋曰迎仙客曰同心结皆燕乐大曲也其词之存乎今者有凉州歌散序三遍排遍二遍伊州歌排遍五遍入破五遍【均见乐府诗集卷七十九】余如绿腰甘州泛龙舟采桑千秋乐雨霖铃柘枝突厥三台回波乐均存一遍或二遍而已

  然唐之大曲固有未尽于令钦所记者旧唐书音乐志谓立部伎内破阵乐五十二遍庆元乐七遍上元舞二十九遍又贞元中昭义节度使王虔休献继天诞圣乐凡二十五遍【唐会要卷三十三】以宋人之名名之谓之非大曲不可也又如乐府诗集所载水调歌五遍入破六遍大和五遍陆州歌三遍排遍四遍其遍数之多与伊州梁州无异则亦唐之大曲也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