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夜月
天意将圆夜,人心待满时。已知千里共,犹讶一分亏。
《隐居诗语》云:“诗岂独言志,往往谶终身之事。希文小官时作此诗,既而大负人望,世期以为相,而止于参知政事。王介甫为殿中丞群牧判官时,作《郢州白雪楼》诗,略云:‘《折杨》《黄花》笑者多,《阳春》《白雪》和者少。知音四海无几人,况复区区郢中小。千载相传始欲慕,一时独唱谁能晓。古心以此分冥冥,俚耳至今徒扰扰。’及作相,更新天下之务,而一时沮坏之者蜂起,皆如‘白雪’之句也。”
蚊
饱去樱桃重,饥来柳絮轻。但知求旦暮,休更问前程。
胡苕溪云:“吴兴泽国,春夏之交,地尤卑湿,仍多蚊蚋。东坡作守日有诗云:‘风定轩窗飞豹脚,雨余栏楯上蜗牛。’真纪实也。旧说泰州西溪滨海,多蚊。范文正为监盐场日题此诗,想与吴兴同患也。”
孤儿扶丧
十口相携泛巨川,来时暖热去凄然。关津若要知名姓,便是孤儿寡妇船。
《闻见录》云:“范文正公镇越,有户曹孙居中卒,子幼家贫,公助之,以俸钱百缗治巨舟,差老衙校送归,作诗一绝戒其吏曰:‘过关津,但以吾诗示之。’”
钓台
汉包六合网贤豪,一个冥鸿惜羽毛。世祖功臣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
子陵钓台,赋者甚众。如文正公此诗,真足以廉顽立懦。其后如黄鲁直云:“平生久要刘文叔,不肯为渠作三公。能令汉家重九鼎,桐江波上一丝风。”戴式之云:“万事无心一钓竿,三公不换此江山。平生恨识刘文叔,惹起尘名满世间。”潘柽有云:“蝉冠未必似羊裘,出处当时已熟筹。但得诸公依日月,不妨老子卧林丘。”皆佳句也,因并及之。
贺方回
贺铸,字方回。少为武吏,换文资,善长短句。
《王直方诗话》云:“方回尝言,学诗于前辈,得八句云:‘平澹不流于浅俗,奇古不邻于怪僻,题咏不窘于物象,叙事不病于声律;比兴深者通物理,用事工者如己出。格见于成篇,浑然不可镌;气出于言外,浩然不可屈。尽心于诗,守而勿失。’”
题定林寺
破冰泉脉漱篱根,坏衲遥疑挂树猿。蜡屐旧痕寻不见,东风先为我开门。
《王直方诗话》云:“贺方回尝题此绝于定林寺,荆公见之,大加称赏,缘此知名。”
茅塘马上
壮图忽忽负当年,回羡农家过我贤。水落陂塘秋日薄,仰眠牛背看青天。
《漫叟诗话》云:“方回《茅塘马上》诗,末两句殊有意味,写出野兴。”
望夫石
亭亭思妇石,下阅几人代。荡子长不归,山椒久相待。微云荫发彩,初月辉蛾黛。秋雨叠苔衣,春风舞萝带。宛然姑射子,矫首尘冥外。陈迹遂无穷,佳期从其再。脱如鲁秋氏,妄结桑下爱。玉质委渊沙,悠悠复安在。
《王直方诗话》云:“方回尝作《望夫石》诗,交游间无不爱之。余谓田承君云:此诗可以见方回得失:其所得者,琢磨之功;所失者,太粘着皮骨耳。承君以为然。”
《后山诗话》云:“望夫石在处有之,古今诗人,共用一律。惟刘禹锡云:‘望来已是几千岁,只似当年初望时。’语虽拙而意工。黄叔达,山谷之弟也,以顾况为第一,云:‘山头日日风和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语意皆工。江南有望夫石,每过其下,不风即雨,疑况得句处也。”
余话详见王建《望夫石》诗后。
[附]黄山谷寄贺方回
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
任天社云:“秦少游作《好事近》曲曰:‘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贺方回有《青玉案》曲曰:‘彩笔新题断肠句。’两曲皆知名于世。时少游已死矣。”
愚谓:此诗后两句,是袭太白诗中“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语意也。
谢无逸
《冷斋夜话》云:“谢逸,字无逸,临川韵人胜士也。工诗能文。黄鲁直读其诗曰:‘晁、张流也,恨未识之耳。’”
无逸号“溪堂居士”,有《溪堂集》行于世。其诗有云:“老凤垂头噤不语,枯木槎牙噪春鸟。”又曰:“贪夫蚁旋磨,冷官鱼上竿。”又曰:“山寒石发瘦,水落溪毛凋。”皆为鲁直所称赏。
送董元达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破屋应数间。
寄隐居士
处士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
《漫叟诗话》云:“谢无逸学古高洁,文词煅炼,篇篇有古意,尤工于诗。余爱其《送董元达》及《寄隐居士》二诗,皆佳作也。淮南潘邠老与之甚熟,二公皆老死布衣,士议惜之。”
铁柱观
豫章城南老子宫,阶前一柱立积铁。云是旌阳役万鬼,夜半舁来老蛟穴。插定三江不沸腾,切勿摇撼坤轴裂。苍苔包裹鳞皴皮,我欲摩挲肘屡掣。旌阳挈家上天去,只留千夫应门户。西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