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落晖。谁在画桥②沽酒处,几多鸣橹趂③潮归。晴来海色依希见,醉后乡心积渐微。山鸟不知红粉乐,一声檀板便惊飞。"盖讥其矫也。(《总龟》前三十七)
案:此则出《湘山野录》卷下,亦见《道山清话》。
----------------
①《道山清话》"到"作"对"。
②《湘山野录》"桥"作"帘";《道山清话》作"楼"。
③《道山清话》"趂"作"送"。
三一七、梅圣俞谢送鹅诗
梅圣俞过扬州,宋公序送鹅,作诗谢云:"尝游凤池上,曾食凤池萍。乞与江湖客,从交养素翎。"公序得诗不怿。(《总龟》前三十七)
三一八、张献图嘲贪污
张献图主簿,颍人,善嘲谑,以老榜得班行,寄书于家人曰:"汝作鸾孤,我为奉职不忝矣。"又讥州县官之贪污者云:"捧头旧血添新血,箧里黄金压白金。"(《总龟》前三十八)
三一九、巧对数联
太宗时,进士同年有数人名似姓者,或有取以为诗云:"郭郑郑东东野绛,马张张夏夏侯璘。"熙宁中有崔度、崔公度,王诏、王子诏,①皆的对也。又有章君陈,陈君章二人未有似者。唐东方虬欲为西门豹作对,亦当时好事者为此对耳。给事中马子山,穆王八骏,有山子马。王丞相云:"马子山骑山子马",莫有对者。相传久之,有姓钱人为衡水令,罢归,或取以为对云:"钱衡水盗水衡钱。"钱闻之变色。或者对云:"吾正欲作对耳,非有实也。"(《总龟》前三十八)
案:此则出《中山诗话》。
----------------
①《中山诗话》"诏"均作"韶"。
三二○、郑谷鹧鸪诗
《云台集》有郑谷《鹧鸪》全篇云:"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每①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唤②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总龟》前三十九)
案:此则当与前一○《郑鹧鸪》条合为一条。
----------------
①《全唐诗》二十五"每"作"乍"。
②《全唐诗》"唤"作"应"。
三二一、沈存中鼓吹凯旋曲
鼓吹部中有拱辰管,即古〔人〕①之叉手管也。太宗赐今名。边军捷回,则连队抗声凯旋,乃古之遗音。其词往往皆市井鄙俚语。沈存中在鄜延时制十数②曲,令士卒歌之云:"先取西山③十二州,别分子将到④衙头。始⑤看秦塞低如马,渐见黄河直北流。""天威卷地过黄河,万里羌人尽汉歌。莫堰横山倒流水,从教西去作恩波。""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彤⑥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旗队浑如锦绣堆,银装背傀打球⑦回。先教净扫安西路,待向河源饮马来。""灵武西凉不用围,番家总待纳王师。城中半是山⑧西种,犹有当时干⑨吃儿。"(《总龟》前四十)
案: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五。
----------------
①《梦溪笔谈》五无"人"字。
②《梦溪笔谈》"十数"作"数十"。
③《梦溪笔谈》"西山"作"山西"。
④《梦溪笔谈》"到"作"打"。
⑤《梦溪笔谈》"始"作"回"。
⑥《梦溪笔谈》"彤"作"弯"。
⑦《梦溪笔谈》"球"作"回"。
⑧《梦溪笔谈》"山"作"关"。
⑨《梦溪笔谈》"干"作"轧"。
三二二、太白菩萨蛮词
鼎州沧水驿有《菩萨蛮》云:"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梯空泞立,宿鸟①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②短亭。"曾子宣家有《古风集》,此词乃太白作也。(《总龟》前四十、《玉屑》二十、《乐趣》十六)
案:此则出《湘山野录》卷上。
----------------
①《湘山野录》"鸟"作"雁"。
②《湘山野录》"更"作"连"。
三二三、御选句图
刘综学士出镇并门,两制馆阁,皆以诗饯其行,因进呈章圣,深究诗雅。时方竞尚西昆体,垛裂雕篆,亲以御笔,选其平淡者得八联。句云:"夙驾都门晓,凉风苑树秋。"(晁迥)"秋声和暮角,膏雨逐行轩。"(李维)"置酒军中乐,闻笳塞上情。"(钱惟演)"关榆渐落边鸿度①,劝到②刘郎酒十分。"(杨亿)"塞垣古木含秋色,祖帐行尘起夕阳。"(朱巽)"汾水冷光摇画戟,蒙山秋色锁层楼。"(孙僅)"河朔雪深思爱日,并门春暖咏《甘棠》。"(王贻永)"极目关河③高倚汉,顺风雕鹗远凌秋。"(刘筠)章圣谓综曰:"并门,唐时皆将相出镇,凡之官,遣从事以题咏作宠其行,多刻诸道宫佛寺,纂集编制,久不闻有是作也。"后综写为御选句图,立于晋祠。(《总龟》前四十一、《乐趣》十三)
案:此则出释文莹《玉壶清话》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