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2-文总集-

27-辽文萃-清-王仁俊-第15页

>○再报西征书 【重熙十八年】
兴宗
  元昊伺窥边事特议讨除再幸边方欲歼元恶而夏国驰告元昊云亡嗣童未识于矜存狡佐犹怀于背诞载念非缘逃户可致亲征熟料凶顽终合平荡苟欲稽于一举诚无益于两朝 【通鉴长编】
○遗晋太后书
太宗
  吾有梳头妮子窃一药囊以奔于晋今皆在否吾战阳城时亡奚车十乘在否 【旧五代史晋家人传】
○报晋少帝书
太宗
  比欲许尔朝觐上国朝臣寮奏言岂有两个天子道路相见今赐所佩刀子以慰尔心 【旧五代史晋少帝纪】
  按史云帝以契丹主将至欲与太后出迎彦泽先表之禀契丹主之旨报云云
○赵行实自燕回得书
赵延寿
  久陷边庭愿归中国乞发大将遣接即拔身南去 【旧五代史八十四】
○上京回书
李良嗣
  隔于素昧未相致于礼容酌以权宜在交驰于使传共计成于大事盍备露于信华 【燕云奉使录】
  按录云李良嗣时在上京作诗诗见文存主令契舟吴王妃起舞献酒酬酢甚欢回书云云
◆檄◆
暴晋出帝之恶于天下檄
○暴晋出帝之恶于天下檄
太宗
  纳叔母于宫中乱人伦之大典 【新五代史晋家人传】
◆杂着◆
伴宋使纪程
  伴宋使纪程(刘经)
  伴宋使纪程(牛营)
○伴宋使纪程 【统和二十六年】
李询
  灵河有灵锦显霸四州地生桑麻又东至黄龙府一千五百里为东京又东至高丽女贞四千里东北至辽海二千里 【乘轺录】
  按续谈助三乘轺录大中祥符元年知制诰路振作原注自灵河已下接伴副使李询言询尝使高丽经女贞涉灵河凡五十程钱大昕宋奉使诸臣表失载
○又
刘经
  辽海即辽东也乐浪玄菟之地皆隶焉北至上国一千里即林胡旧地本名林荒虏更其名曰林潢府国之南有故也潢水西至炭山七里山北有凉殿西北至刑头五百里虏小暑即往凉殿大热即往刑头东北百余里有鸭池鹜之所聚西南至山后八军八百余里虏之兵欲南牧皆集于幽州 【乘轺录】
  按原注辽海已下事馆伴使刘经言
○又
牛营
  崧亭关在幽州东二百六十里虎北口在幽州北三百里石关门在幽州西一百八十里虎北口东三十余里又有奚关 【乘轺录】
  按原注崧亭石门奚关路幽州客司牛营言
辽文萃卷五
●辽文萃卷六
作者考
◆作者考◆
圣宗 本纪讳隆绪小字文殊努幼喜书翰十岁能诗既长晓音律好绘画在位四十九年
  道宗 本纪讳洪基字纳琳清宁三年帝以君臣同志华彝同风诗进皇太后六年五月监修国史耶律白请编御制诗赋寿隆六年崩年七十
  懿德皇后 本纪小字观音工诗善谈论自制歌词善琵琶焚椒录所载不尽可据
  天祚文妃 本传小字瑟瑟工文墨善诗歌
  东丹王 本传东丹王倍小字图欲幼聪敏好学市书至万卷藏于医巫闾绝顶之望海堂通阴阳知音律精医药砭焫之术工辽汉文章
  赵延寿 太平广记引别传曰将家子幼习武略暇以篇什为意
  李澣 本传初仕晋为中书舍人晋亡归辽仕至宣政殿学士据宋史字日新通志蓺志略晋末陷契丹着丁年集十卷又以辽年号名集曰应历小集十卷丁年集载五代史及宋志
  刘三嘏 儒林公议刘慎行子河间人第进士尚主不谐携妾挈子投宋广信军为诗自陈
  王鼎 本传字虚中涿州人博通经史清宁五年擢进士第迁观书殿学士
  沙门智化 玉石观音像石刻崇禄大夫检校太师行鸿胪卿普门大师赐紫据唱和诗碑在寿昌五年则此下二十五人皆道宗时人
  郑若愚 兵部尚书兼门下侍郎平章事
  韩资让 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平章事
  赵庭睦 兵部尚书兴中尹
  梁援 诸行宫都署尚书左仆射
  赵长敬 特进礼部尚书参知政事
  马元俊 观书殿学士翰林学士行尚书礼部侍郎知制诰
  刘瓌 中大夫昭文馆直学士知御史中丞开国侯
  史仲爱 度支使金紫崇禄大夫行尚书礼部郎
  曲正夫 干文阁待制史馆修撰
  王执中 朝请大夫守秘书监开国伯赐金紫鱼袋
  于复先 南面统行宫监 【监:都】 部署 【阙】 尚书吏部员外郎
  王仲华 前枢密院吏房承旨行殿中少监
  孟初 朝议大夫知制诰开国子
  张识 朝散大夫司农少卿大定少尹赐紫金鱼袋
  杨涤瑕 司农少卿知度支副使
  李师范 守殿中少监知析津县事
  李□□ 行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
  张□ 提点弘法寺将作监
  寇□ 内藏副都监朝散大夫尚书虞部郎中借紫
  张墧 殿中丞直史馆
  韩汝砺 左承制合门祗候
  沙门善□ 崇禄大夫检校司徒辩慧诠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