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2-文总集-

15-文选注-唐-李善-第1页

文选注 唐 李善
提要

卷一 赋甲
卷二 赋甲
卷三 赋乙
卷四 赋乙
卷五 赋丙
卷六 赋丙
卷七 赋丁
卷八 赋丁
卷九 赋戊
卷十 赋戊
卷十一 赋己
卷十二 赋己
卷十三 赋庚
卷十四 赋庚
卷十五 赋辛
卷十六 赋辛
卷十七 赋壬
卷十八 赋壬
卷十九 赋癸
卷二十 诗甲
卷二十一 诗乙
卷二十二 诗乙
卷二十三 诗丙
卷二十四 诗丙
卷二十五 诗丁
卷二十六 诗丁
卷二十七 诗戊
卷二十八 诗戊
卷二十九 诗己
卷三十 诗己
卷三十一 诗庚
卷三十二 骚上
卷三十三 骚下
卷三十四 七上
卷三十五 七下
卷三十六 令
卷三十七 表上
卷三十八 表下
卷三十九 上书
卷四十 弹事、笺、奏记
卷四十一 书上
卷四十二 书中
卷四十三 书下
卷四十四 檄
卷四十五 对问、设论、辞、序上
卷四十六 序下
卷四十七 颂、赞
卷四十八 符命
卷四十九 史论上
卷五十 史论下、史述赞
卷五十一 论一
卷五十二 论二
卷五十三 论三
卷五十四 论四
卷五十五 论五 连珠
卷五十六 箴、铭、诔上
卷五十七 诔下、哀上
卷五十八 哀下、碑文上
卷五十九 碑文下、墓志
卷六十 行状、吊文、祭文
提要
《文选注》六十卷,案:《文选》旧本三十卷,梁昭明太子萧统撰,唐文林郎守太子右内率府录事参军事、崇贤馆直学士江都李善为之注。始每卷各分为二。《新唐书·李邕传》称,其父善始注《文选》,释事而忘义,书成以问邕;邕意欲有所更,善因令补益之,邕乃附事见义,故两书并行。今本事义兼释,似为邕所改定。然《传》称善注《文选》在显庆中,与今本所载进表题:显庆三年者合。而《旧唐书·李邕传》称,天宝五载,坐柳勣事杖杀,年七十馀。上距显庆三年凡八十九年,是时邕尚未生,安得有助善注书之事?且自天宝五载,上推七十馀年,当在高宗总章、咸亨间,而旧书称,善《文选》之学,受之曹宪,计在隋末,年已弱冠。至生邕之时,当七十馀岁,亦决无伏生之寿,待其长而著书。考李匡乂《资暇录》曰:李氏《文选》有初注成者,有复注,有三注、四注者,当时旋被传写,其绝笔之本皆释音训义,注解甚多。是善之定本,本事义兼释,不由於邕。匡乂唐人,时代相近,其言当必有徵,知《新唐书》喜采小说,未详考也。其书自南宋以来,皆与《五臣注》合刊,名曰《六臣注文选》而善注单行之本,世遂罕传。此本为毛晋所刻,虽称从宋本校正,今考其第二十五卷《陆云答兄机诗注》中,有“向曰”一条,“济曰”一条;又《答张士然诗注》中,有“翰曰”、“铣曰”、“向曰”、“济曰”,各一条。殆因六臣之本,削去五臣,独留善注,故刊除不尽,未必真见单行本也,他如班固《两都赋》,误以注列目录下,左思《三都赋》,善明称刘逵注《蜀都》、《吴都》,张载注《魏都》,乃三篇俱题刘渊林字。又如《楚辞》用王逸注,《子虚》、《上林赋》用郭璞注,《两京赋》用薛综注,《思元赋》用旧注;《鲁灵光殿赋》用张载注,《咏怀诗》用颜延年、沈约注,《射雉赋》用徐爰注,皆题本名。而补注,则别称“善曰”,於薛综条下发例甚明。乃於扬雄《羽猎赋》用颜师古注之类,则竟漏本名。於班固《幽通赋》用曹大家注之类,则散标句下。又文选之例,於作者皆书其字,而杜预《春秋传序》则独题名。岂非从六臣本中摘出善注,以意排纂,故体例互殊欤?至二十七卷末附载《乐府君子行》一篇,注曰李善本古词止三首,无此一篇,五臣本有,今附於后。其非善原书尤为显证。以是例之,其孔安国《尚书序》、杜预《春秋传序》二篇,仅列原文,绝无一字之注,疑亦从五臣本剿入,非其旧矣。惟是此本之外,更无别本,故仍而录之,而附著其舛互如右。

○序(梁昭明太子撰)
式观元始,眇觌玄风,冬穴夏巢之时,茹毛饮血之世,世质民淳,斯文未作。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之时义远矣哉!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增冰为积水所成,积水曾微增冰之凛,何哉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随时变改,难可详悉。尝试论之曰:《诗序》云:“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至於今之作者,异乎古昔。古诗之体,今则全取赋名。荀、宋表之於前,贾、马继之於末。自兹以降,源流寔繁。述邑居,则有“凭虚”、“亡是”之作。戒畋游,则有“长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