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虞之运,际于紫微之天庭也。徒慨不得携子之手,共列于世有二子之数,以听有唐钦哉之命也。子虽在裔土,想亦极目而回望,侧耳而遐听,延颈而鹤立也。昔汝南陈公初拜,不依故常,让上卿于李元礼。以此推之,吾宜退身以避子位也。苟得避子以窃让名,然后绶带委质,游谈于平勃之间,与子共陈往时避地之艰辛,乐酒酣燕,高谈大噱,亦足遗忧而忘老。捉笔陈情,随以喜笑。(《蜀志·许靖传》注引《魏略》。)
前夏有书而未达,今重有书,而并致前问。皇帝既深悼刘将军之早世,又愍其孤之不易,又惜使足下孔明等士人气类之徒,遂沈溺于羌夷异种之间,永与华夏乖绝,而无朝聘中国之期缘,瞻故土桑梓之望也。故复运慈念而劳仁心,重下明诏,以发德音。申敕朗等,使重为书与足下等,以足下聪明,揆殷勤之圣意,亦足悟海岱之所常在,知百川之所宜注矣。昔伊尹去夏而就殷,陈平违楚而归汉,犹曜德于阿衡,著功于宰相。若足下能弼人之遗孤,定人之犹豫,去非常之伪号,事受命之大魏,客主兼不世之荣名,上下蒙不朽之常耀,功与事并,声与勋著,考绩效足以超越伊吕矣。既承诏直,且服旧之情,情不能已。若不言足下之所能陈、足下之所见,则无以宣明诏命,弘光大之恩。叙宿昔梦想之思,若天启众心,子导蜀意。诚此意有携手之期。若险路未夷,子谋不从,则惧声问或否,复面何由前后二书?言每及斯,希不切然有动于怀。足下周游江湖,以暨南海,历观夷俗,可谓遍矣。想子之心,结思华夏,可谓深矣。为身择居,犹愿中土为主择居安,岂可以不系意于京师,而持疑于荒裔乎?详思愚言,速示还报也。(《蜀志·许靖传》注引《魏略》)
◇与锺繇书
朗白:
近闻室人孙氏归,或曰大归也。共经忧乐既久矣。曷为一旦离析,以至于归而不反乎?不得面谈,裁书叙心。(《御览》□□□□□)
◇论丧服书
郑玄云「兄弟犹曰族亲也」,无所不关之辞也。吾以为古学以九代之亲为九族,谓兄弟者亦九代兄弟也。凡属乎父道者,则父之兄弟;在乎祖道者,则祖之兄弟;在乎子道者,则子之兄弟;在乎孙道者,则孙之兄弟。故族亲亦可谓为兄弟者也。(《通典》七十三)
◇相论
然仲尼之门,童冠之群,不言相形之事,抑者亦难据故也。古之人固有怀不副其貌,行不称其声者,是故夫子以言信行,失之于宰子;以貌度性,失之于子羽。圣人之于听察精矣,然犹或有所不得,以此推之,则彼度表扪骨,指色摘理,不常中心矣。若夫周之叔服,汉之许负,各以善相称于前世,而书专记其效验之尤著者,不过公孙氏之二子,与夫周氏之条侯而已。(《艺文类聚》七十五)
◇杂箴
家人有严君焉,井灶之谓也。俾冬作夏,非灶孰能?俾夏作冬,非井孰闲。(《艺文类聚》八十)
◇贫窭语
谚曰鲁班虽巧,不能为乞丐者颜。(《御览》四百九十六)
◇塞势
余所与游处,唯东莱徐先生。素习九章,能为计数。问何以代博奕者乎?曰塞其次也。乃试习其术,以惊睡焉。(《御览》七百五十四)
卷二十三·魏二十三
◎王肃
肃字子雍,朗长子,黄初中为散骑黄门侍郎;太和中拜散骑常侍;青龙末领秘书监,兼崇文观祭酒;正始初出为广平太守,征拜议郎,寻为侍中,迁太常;后为光禄勋,迁中领军,加散骑常侍。甘露元年卒,谥景侯。有《书》、《诗》、《论语》、三礼、左氏解,及撰定父朗所作《易传》,皆列于学官。又有《圣证论》十二卷,《家语解》二十一卷,《政论》十卷,集五卷。
◇格虎赋
羽骑云布,兰车星陈。(《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注。)
◇请为大司马曹真临吊表(太和四年)
在礼,大臣之丧,天子临吊;诸侯之薨,又庭哭焉;同姓之臣,崇于异姓。自秦逮汉,多阙不修。暨光武颇遵其礼,于时群臣莫不竞劝。博士范升上疏称扬以为美,可依旧礼,为位而哭之,敦睦宗族。(《通典》八十一)
◇奉诏为瑞表
太和六年,上将幸许昌,过繁昌,诏问,受禅碑生黄金白玉,应瑞不?肃奏:以始改之元年,嘉瑞见于践祚之坛,宜矣。(《御览》五百八十九)
◇论秘书丞郎表
青龙中议,秘书丞郎与博士议郎同职近日月,宜在三台上。肃表曰:臣以为秘书职于三台为近密,中书郎在尚书丞郎上,秘书丞郎宜次尚书郎下;不然,则宜次侍御史下。秘书丞郎俱四百石,迁宜比尚书郎出,亦宜为郡。此陛下崇儒术之盛旨也。昔时秘书掌国秘密,秘书丞郎仪宜比尚书郎侍御史。今尚书郎侍御史皆乘犊车,奏事用尺一,而秘书丞郎独乘鹿车,犹用尺奏,不得朝服,又恐非陛下转台郎以为秘书丞郎之本意也。(《通典》二十六、《初学记》十二两引,又《御览》二百三十三两引)
◇秘书不应属少府表
青龙之末,主者启选秘书监,诏秘书驺吏以上三百馀人。非但学问义理,当用有威严能检下者,诏肃以常侍领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