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而但说有,则无在其中矣。
  
    右第十一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非曰:此圣人乃老子所谓圣人,非吾道之所谓圣人也。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理之所有者,圣人制礼以节之,故非独不为害,而且有养也。舜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丝绣,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今老子不归罪於人而归咎於物。又曰:「为腹不为目。」是欲涂人之耳目矣,是乱天下之术也。
  
    右第十二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为宠辱?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无身,吾有何患?
  
  非曰:一身岂可无得?无之,除是死也。若欲无之,是身先为患也。况既无身,则有患无患,谁知之者?圣人无我,故宠辱皆自外来,元不属我,则宠辱皆不惊矣。易曰:「艮其背,不获其身。」无我之道也。
  
  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於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乃可以托於天下。
  
  非曰:此倒说了。不若以天下为吾一身,则贵身爱身之至,而托不必言矣。
  
    右第十三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非曰:中庸所不睹所不闻,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所字之字皆指道体,言本自混一,不可诘而可心会者也。老子若知此,是圣人之徒而不得罪於圣人矣。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非曰:皦昧无上下,有物无物,无去复状象,无分别道体,无首尾,柢见多言乱道耳。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非曰:古今异宜而道则一,圣人亦随时而已,随时变易,道也,是真道纪也。
  
    右第十四章
  
   古之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非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於衡也,舍此而必求所谓微妙玄通不可识者,又极其形容,祗益茫昧,不若默而成之,不言而信,自见卓尔,自见跃如矣。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之徐生。
  
  非曰:一念邪时是浊,一念正时是清,一念忘时是死,一念存时是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非曰:此心敬时自虚,而云不欲盈以为虚,则多了不欲字,即非虚矣。
  
    右第十五章
  
   致虚极,守静笃。
  
  非曰:圣人之道,虚实动静同体。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将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非曰:道贯根乾动静而一之者也,如彼树木,根乾枝叶,其气一以贯之。今以根为树,则乾枝花叶非树邪?皆当常知常明。圣人之道则是一本,老子则是二本。程子曰:「夫道,一本也,知不二本,则笃恭而天下平之道。」
  
   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非曰:知道乃知天,岂有到了天乃为道乎?倒说了。至於言公乃王,於义尤害。夫天下一王而已,凡人之有道有容有公,则人人为王,可乎?学到圣人希天,亦不过尽其本分,尽其人道耳。称王称天,何也?此不可容於尧舜之世矣。
  
    右第十六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
  
  非曰:此理人心之同然者也。知有之,即亲即誉,而畏侮不足言矣。
  
   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非曰:不言而信,圣人盛德之化也。
  
    右第十七章
  
   大道废,有仁义。知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非曰:仁义忠孝根於人心之本然,天理之当然,天下古今之所共由,即大道也,岂舍此而别有所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