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天地功臣。乾坤肖子。若没有实行。即成了沽名钓誉。盗名欺世。不但对不起天地。对不起世人。而昂长七尺一丈夫。生无功於世。无德於人。悠悠忽忽。虚度岁月。扪心自问。并且对不起自己。何则如今日我们讲道德。人人都在称赞。都在敬慕。即当自勉自励。发精进心。猛勇心。期在名实相符。为天下立模范。为后世人作准绳。方算是生不徒生。若是道德学社中人。都无有实行。则世人观感。从何而生。天地元气。将复谁倚。己亦不过天地一弃材。同为倾覆劣败之种子矣。所以不可徒有道德之名。务要有道德之实。实有道德。则名正言顺。事乃有成。道曰真人。释曰佛子。儒曰君子。庶无愧焉。顾实行道德。究从何下手。就先要修身。修身之道。目次虽多。慎独二字。即足以包括无余。但慎独有两种。一者静时之慎独。一者动时之慎独。静时慎独。即是性命合一。内外合一。今日在座者。也有知道这个心法的。也有不知的。而道德重在实行。必先从动时之慎独起。大凡人之动时。最有关系者。莫过於言行。实行道德於言行之中。即可验其真实虚伪。因言行之关系最大。故舜训禹曰。惟口出好兴戎。孔子云、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释迦有身业口业之戒。往圣谆谆教人谨言慎行者。盖以言行所以动天地之枢机。枢机之发。即为荣辱之主。世人不知言语之关系最大。背地道人短拙。以为闲谈勿碍。然谚云、墙有缝。壁有耳。或以讹传讹。易好为仇者有之。或此出彼应。酿祸生乱者有之。反是则往往因一言而成美消灾者。亦所在多有。盖言者或属无意。而听者未尝无心矣。诗云、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叹之乎。实戒之耳。所以世间上有一等人。据他才智行为看来。本不失为好人。而作事或反遭失败。似乎天道不公。但细察他之言语。多半不谨。盖言语不谨。暗地伤人。人之受害。莫知所致。自己方面。即是有损阴德。阴德有损。即不能载福。所以不能兴功立业。天道至公。而又至隐。故曰视指其严。南容三复白圭。良有以也。若夫信口雌黄。任意造谣。颠倒事之是非。反间人之爱好者。其人不足责。其作孽更可知矣。且言语不独有害他人之事务。於己之名誉。亦大有妨害。不但妨害己之名誉。於己之灵魂。更有最大之妨害。古人云、多言则伤气。况妄言乎。即是道中之言。不当言而言。亦泄漏自己之元气。己之元气一泄。即不足以载道。所以孔子云。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故大人不倡游言。可言不可行。君子弗言。可行不可言。君子弗行。盖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蔽。则谓之言有物。而行有格。若徒口在谈道德。身又不行道德。言不顾行。行不顾言。欺人欺天。终是自欺而已矣。礼云口惠而实不至。怨及其身。可不慎乎。故孔子告子张曰。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今日吾侪实行道德。就在言行上用功。不说言而世为天下法。行而世为天下则。只要言忠信。行笃敬。即算是有道德之实。而道德之名。亦得其正。愿同人勉旃。

 

聪明圣知达天德

民国六年丁巳五月二十日记

人为万物之灵。其所以宰制万物。应付万事者。莫不重赖此心中之一点灵机。此灵机维何。即聪明是也。但聪明二字。虽属一极好之名词。而社会之人格不齐。圣者自圣。凡者自凡。贤者自贤。恶者自恶。其间之行径不同。而成就万殊。反觉此与生俱来之一点聪明。不独为作圣之基。亦足为作恶之具。此中庸所以有聪明圣智达天德三者之分。善读者正未可以其易而忽之也。今试将此三者。略为界说。凡事物之来。或闻而知之。或见而知之。此乃人之灵感性。斯即谓之聪明矣。又事物之来。不但知其事物之理。并且知其事理之是非。此乃人之辨别力。斯即谓之圣智矣。若夫达天德者。不但知其事理之是非。而事机一动。并知其吉凶悔吝。知其当然。并知其所以然。故其所为。无过无不及。悉当於天理人情。易曰、知几其神。其达天德者之谓乎。常言说得好。越是聪明人。越干糊涂事。名利场中无呆子。作奸犯科鲜痴人。试统观古今之人类状态。小而风火雀跃。惊皮漂测之流。其揣度人情。随机应变。非不超越等闲。大而老奸巨猾。身执国政。心怀篡逆。植党营私。其思虑亦何尝不十分周至。但聪明而无圣智以准绳之。即流为情欲之私。人为情欲所囿。则其所作所为。自属全由人心主事。人心当权。则所谓聪明者。亦适足以济其恶而已。此等聪明愈多。则人愈坏。愈用则造孽愈深。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宗人多半是地癨种子。魑魅魍魉之类。所以作事。专恃他一点鬼聪明。忍心害理。无恶不作。不惟无益於世。并且有害於人。若夫圣智。则与聪明大有间矣。既知事之利害。复审理之是非。但其作事。每着人我之相。有时公心为人。有时兼含为己。虽有积德。亦有损德。所以然者。由其善性未坚。魔根未断。如历来之英雄豪杰。立功立德。固不乏人。然或声色是好。晚节不终。或任性杀戮。招人疑谤。总不能始终如一。开诚布公。所以虽有圣智而无达天德之功夫。则魔不净。不能纯是道心作主。浑然天理。措事咸宜。即如有宋之世。君子与君子不容。且酿成党派相仇。当时濂洛诸贤。理学名臣。非不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