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襄阳房,为考功郎中、湖州刺史。《困学纪闻》:位,李林甫诸婿也。《年谱》:天宝十载,林甫方在相位,盏簪、列炬,其炙手之徒与?公集有《寄杜位》侍,题下原注:“位京中宅,近西曲江。”
守岁阿戎家①,椒盘已颂花②。盍簪喧枥马③,列炬散林鸦④。四十明朝过⑤,飞腾暮景斜⑥。谁能更拘束⑦,烂醉是生涯⑧。
(上四,守岁之事。下四,岁终有感。赵汸云:椒盘颂花,位宅设宴。喧马、散鸦,言会同者骑从之盛。又云:公年四十,进《三大礼赋》,明皇命待制集贤院,而未尝授官。此诗除夕所赋。后四句,感慨豪纵,读之可想公之为人。【顾注】公目击附势之徒,见位而伛偻俯仰,不胜拘束,故言不能效此拘束之态,惟有烂醉是吾生涯而已。)
①唐太宗有《守岁》诗:“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孟浩然诗:“守岁接清筵。”则知除夜守岁,唐时风俗然也。《通鉴注》:晋宋间,人多呼弟为阿戎。《宋书》:谢惠连初不为父所知,族兄灵运曰:“阿戎才悟如此,而何作常儿遇之?”【朱注】《南史》:齐王思远,小字阿戎,王晏从弟也,明帝废立,尝规切晏。及晏拜骠骑,谓思远兄思微曰:“隆昌之际,阿戎劝吾自裁,若如其言,岂得有今日?”思远曰:“如阿戎所见,尚未晚也。”诗用阿戎,盖出此耳。胡严曰:阿戎,注家改为阿咸,不知阿咸乃叔侄事,与兄弟不相当。东坡与子由诗“欲唤阿咸来守岁,林乌枥马正喧哗”,亦一时误用耳,不必据以为证。
②崔寔《四民月令》:过腊一日,谓之小岁,拜贺君亲,进椒酒,从小起。后世率于正月一日,以盘进椒,饮酒则撮置酒中,号椒盘焉。《晋书》:刘臻妻陈氏,元旦献椒花颂曰:“标美灵葩。爰采爰献。”
③《易豫》九四爻:“勿疑朋盍簪。”王弼解盍为合,解答为速,盖因古冠有奔,不谓之眷耳。《程传》则解答为聚,所以聚髮也。此诗盖簪对列炬,取朋友聚合之义,直作冠簪说矣,阴铿诗:“亭嘶背枥马。”
④沈佺期侍:“岁炬常燃桂。”炬,烛火也。
⑤《记》:“四十曰强仕。”【顾注】言四十自明朝而过,则是年正四十也。
⑥夏侯湛《抵疑》:今吾子攀其飞腾之势,挂其羽翼之未。李尤诗:“年岁晚暮日已斜。”
⑦任昉诗:“拘束名教里。”
⑧《庄子》:“吾生也有涯。”
敬赠郑谏议十韵
【鹤注】此当是天宝十载奏赋后作,故有求颜阖、厌祢衡之句。梁氏编在十一载为是。谏议大夫,起于后汉。韦彪疏曰:谏议之职,应用公直之士。是也。《续通典》:武后龙朔二年改为正谏大夫,开元以来仍复,凡四人,属门下省。
谏官非不达①,诗义早知名②。破的由来事③,先锋孰敢争④。思飘云物外⑤,律中鬼神惊⑥。毫髮无遗憾,波澜独老成⑦。
(此赞郑诗才。诗义知名,乃通节之纲。破的,如射之中。先锋,如战之勇。云物外,言思穷高远。鬼神惊,言巧夺化工。洙曰:曲尽物理,故无遗憾,才气浩瀚,故有波澜。)
①首言谏官虽达,其知名实以诗重耳。谏官二字,写萧望之疏。唐太宗诏:“每宰相入内,平章大计,必使谏官随人,与闻政事。”
②《诗序》:“诗有六义。”庾信《枯树赋》:“海内知名。”
③《世说》:王长史曰:“我往辄破的胜我。”庾翼谓谢尚曰:“卿若破的,当以鼓吹相赏。”《易传》:“其所由来者渐矣。”谢灵运诗:“由来事不同。”
④《蜀志》:曹公使关羽为先锋。《史记张良传》:“慎毋与楚争锋。”
⑤《左传》:“必书云物。”
⑥王褒《四子讲德论》:“转运中律。”《诗序》:“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⑦鲍照诗:“毫髮一为瑕。”《文赋》:“恒遗恨以终篇。”《尔雅》:“大波为澜,小波为沦。”鹤曰:陆机《文赋》:“或沿波而讨源,或龙见而鸟澜。”波澜二字本此。又诗:“翻覆若波澜。”曹植《魏武帝诔》:“谋过老成。”毫髮无憾,谓字句斟酌;波澜老成,谓通篇结构,包大小而言。
野人宁得所①,天意薄浮生②。多病休儒服③,冥搜信客旌④。筑居仙缥缈⑤,旅食岁峥嵘⑥。使者求颜阖⑦,诸公厌祢衡⑧。
(此自叙沦落。野人失所,因浮生命薄也。下六,皆失所之状。不修儒服,而但任客旌,则行踪难定矣。卜居无地,而旅食多年,则谋生不给矣。求贤有诏,而当事忌才,则抱志莫伸矣。【鹤注】使者二句,指召试不遇言。)
①《说苑》:“苟可而行,谓之野人。”《汉主父偃传》:“彼人人喜得所。”
②《息夫躬传》:“民心悦而天意得矣。”《庄子》:“其生也若浮。”
③庾信诗,“茂陵忽多病。”《庄子》:鲁少儒,哀公曰:“举国儒服。”
④冥搜,谓搜寻幽胜。
⑤谢灵运诗:“蹑险筑幽居。”《海赋》:“群仙缥缈,餐玉清涯。”
⑥峥嵘,谓年齿日高。《舞鹤赋》:“峥嵘而愁暮。”
⑦《庄子》:鲁君闻颜圃,得道之士也,使人以币先焉。阖对曰:“恐听误,而遗使者罪,不若审之。”使者还反审之,复求之,则不得已。
⑧《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