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乃迁政事堂于中书省。本传:甫献《三大礼赋》,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③陆机《叹逝赋》:“托末契于后生。”④《抱朴子》:“不面从而背憎。”黄生曰:公以白头趋幕,不免为同列少年所侮,故一则云:“晚将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一则云:“老翁慎莫怪少年,葛亮贵和书有篇。”合二作观之,显是幕中所赋,从未经人拈出。

胡夏客云:“往时文彩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虽怀抱如斯,亦品地有失。凡诗,必说忧君忧国,太迂,但言愁饥愁寒,太卑。杜公不免有此二病。今按:公之忧君国根于至性,愁饥寒出于真情,若欲避此而泛言景物,反非本来面目。宣子之说,夫为少陵知音。


赤霄行

诗成后,拈中间赤霄为题。鹤曰:此与《莫相疑行》同是永泰元年作。

孔雀未知牛有角,渴饮寒泉逢觗触。赤霄玄圃须往来,翠尾金花不辞辱..

①。江中淘河吓飞燕②,衔泥却落羞华屋③。皇孙犹曾莲勺困④,卫庄见贬伤其足⑤。老翁慎莫怪少年,葛亮《贵和》书有篇.. ⑥。丈夫垂名动万年,记忆细故非高贤⑦。(此诗,亦慨叹世情之意。孔雀、飞燕,借鸟自喻。皇孙、鲍庄,引古自方。末见自负者大,故犯而不校。依两韵分两段。孔雀被触,一事四句。飞燕见吓,一事两句。皇孙、鲍庄,一事一句。文法错综入古。《杜臆》:名垂万年,宁纪细故,此申明不争好恶之意。申涵光曰:《赤霄行》胸中有一段说不出之苦,故篇中皆作借形语。)①《博物志》:孔雀尾多变色,或红或黄,如云霞无定,人采其尾,有金翠,始生三年尚小,五年而后成,初春乃生,四月后凋与花蕊俱荣衰。《岭南异物志》:交趾郡入网捕孔雀,采其金翠尾,装为扇拂,或全株生截其尾为方物,云生取则金翠之色不减。晋左九嫔《孔雀赋》:擢翠尾之修茎。金花,尾上之色。《易》:“寒泉之食。”《文子》:“兕牛之动以觗触。”《楚辞》:“载赤霄而凌太清。”玄圃,在昆仑山上。

②《尔雅》:“鹈、鴮鸅。”注:“今之鹈鹕也。好群飞,入水食鱼,故名鴮鸅,俗呼为淘河。”《庄子》:“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注:“吓,怒而拒物声。”赵曰:燕从江上来,淘河疑其衔鱼,故吓之。③古诗:“生存华屋处。”

④《汉宣帝纪》:帝初为皇曾孙,喜游侠,常困于莲勺卤中。如淳曰:“为人所困辱也。莲勺县,有盐池,纵广十余里,乡人名为卤中。莲音辇。”【钱笺】《元和郡县志》:下邦县东二十三里,有莲勺故城。

⑤《左传》:齐国子相灵公以会,高鲍处守。及还,盂子诉之曰:“高鲍将不纳君。”秋刖鲍牵而逐高无咎。仲尼曰:“鲍庄子之智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

⑥《诸葛亮传》:陈寿所上《诸葛亮集》目录,凡二十四篇,《贵和》第十⑦《汉文帝纪》:“捐细故。”注:“小事也。”阮籍《咏怀》:“细故何足虑,高度跨一世。”


闻高常侍亡

《唐书》:广德元年,适召还为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永泰元年正月卒,赠礼部尚书。【鹤注】诗云“蜀使忽传亡”,当是永泰元年成都作。原注谓忠州所作,非。不应正月已卒,六月始闻也。

归朝不相见,蜀使忽传亡①。虚历金华省②,何殊地下郎③。致君丹槛折,哭友白云长④。独步诗名在⑤,只令故旧伤。(此诗将生前死后,逐句配说。其归朝、历省,乃为常侍时事,若折槛、诗名,则概论生平才节也。上下界限,仍见分明。不相见,不得面别也。虚历二句,言生虽未展,死实不亡。唐史称适负气敢言,权贵侧目,当至德时,陈江东利害,继又抗疏陈西山三城戍,故云“致君丹槛折。”)

①庾信诗:“蜀使何时回。”②王洙曰:《后汉班固传》:王凤荐班伯,召见宴暱,诵说有法,拜为中常侍。时上方向学,郑宽中、张禹朝夕入说《尚书》、《论语》于金华殿中,诏伯受焉。《汉宫阙记》:金华殿,在未央宫白虎殿右,秘府图书皆在焉,故王思远《逊侍中表》云:奏事金华之上,进议玉台之下。③王隐《晋书》:苏韶仕中牟令卒,韶伯父承第九子节,夜梦见韶,言颜回、卜商,今现在为修文郎,修文郎。凡八人,鬼之圣者项梁成,贤者吴季子。④丹槛,用朱云上书事。白云,用陶潜《停云》思友意。⑤曹植诗:“仲宣独步于汉南。”
去蜀

题曰去蜀,是临去成都而作也。公自乾元二年季冬来蜀。至永泰元年,首尾凡七年,其实止六年耳。所谓五载客蜀者,上元元年、上元二年、宝应元年、广德二年、永泰元年也。二年居梓者,专指广德元年也。此诗作于永泰元年夏,将往戎渝之时。黄鹤编在广德二年阆州诗内,恐未然。今从蔡氏编次。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①。万事已黄发②残生随白鸥③。安危大臣在④,不必泪长流。(上四去蜀之故,下四去蜀有感。(,) 关塞阻,难返长安。潇湘游,将往荆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