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灵。惟神包括乾坤,平准天地。划三峡以中断,疏九道以争奔。纲纪南维,朝宗东海。牲玉有礼,祀典无亏。今万乘蒙尘,五陵惨黩。苍生悉为白骨,赤血流于紫宫。宇宙倒悬,欃抢未灭。含识结愤,思剪元凶。若思参列雄藩,各当重寄。遵奉天命,大举天兵。照海色于旌旗,肃军威于原野。而洪涛渤□,狂□振惊。惟神使阳侯卷波,羲和奉命。楼船先济,士马无虞。扫妖孽于幽燕,斩鲸鲵于河洛。惟神祐我,降休于民。敬陈精诚,庶垂歆飨。


后  序
宋敏求序
  唐李阳冰序李白《草堂集》十卷云:“当时著述,十丧其九。”咸平中,乐史别得白歌诗十卷,合为《李翰林集》二十卷,凡七百七十六编,史又篡杂著为别集十卷。治平元年,提王文献公溥家藏白诗集上中二帙,凡广二百四篇,惜遗其下帙。熙宁元年,得唐魏万所篡白诗集二卷,凡广四十四篇,因裒唐类诗诸编,洎刻石所传,别集所载者,又得七十七篇,无虚千篇。沿旧目而厘正其汇次,使各相从,以别集附于后。凡赋表书序碑颂记铭赞文六十五篇,合为三十卷。同舍吕缙叔出《汉东紫阳先生碑》,而残缺间莫能辨,不复收云。夏五月晦,常山宋敏求题。
曾巩序
  《李白集》三十卷,旧歌诗七百七十六篇,今千有一篇,杂著六十五篇者,知制诰常山宋敏求字次道之所广也。次道既以类广白诗,自为序,而未考次其作之先后。余得其书,乃考其先后而次第之。盖白蜀郡人,初隐岷山,出居襄汉之间,南游江淮,至楚观云梦。云梦许氏者,高宗时宰相圉师之家也,以女妻白,因留云梦者三年。去之齐、鲁,居徂来山竹溪。入吴,至长安。明皇闻其名,召见,以为翰林供奉。顷之不合去,北抵赵、魏、晋,西涉岐、□,历商於,至洛阳,游梁最久。
  复之齐、鲁,南游淮、泗,再入吴,转徙金陵,上秋浦、寻阳。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反。明年,明皇在蜀,永王璘节牙东南,白时卧庐山,璘迫致之。璘军败丹阳,白奔亡至宿松,坐系寻阳狱。宣抚大使崔涣与御史中丞宋若思验治白,以为罪薄宜贳,而若思军赴河南,遂释白囚,使谋其军事。上书肃宗,荐白才可用,不报。是时白年五十有七矣。乾元元年,终以□璘事长流夜郎,遂泛洞庭,上峡江、至巫山。以赦得释。憩岳阳、江夏。久之,复如寻阳,过金陵,徘徊于历阳、宣城二郡。其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过之,以病卒,年六十有四。
  是时宝应元年也。其始终所更涉如此。此白之诗书所自叙可考者也。范传正为白墓志,称白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胜景,终年不移。则见于白之自叙者,盖亦其略也。《旧史》称白山东人,为翰林待诏,又称永王璘节牙扬州,白在宣城遇见,遂辟为从事。而《新书》又称白流夜郎,还寻阳,坐事下狱。宋若思释之者,皆不合于白之自叙。盖史误也。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牙者寡。然其辞闳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旧史》称白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余以为实录。而《新书》不著其语,故录之,使览者得详焉。南丰曾巩序。
毛渐序
  临川晏公知止字处善,守苏之明年,政成暇日,出李翰林诗,以授于渐曰:“白之诗历世浸久,所传之集,率多讹缺。予得此本,最为完善,将欲镂板以广其传。”渐切谓李诗为人所尚,以宋公编类之勤,而曾公考次之详,世虽甚好,不可得而悉见。今晏公又能镂板以传,使李诗复显于世,实三公相与成始而成终也。元丰三年夏四月,信安毛渐校正谨题。



李太白全集 补录茕斋诗文补遗七十一篇

  ○ 杂言用投丹阳知己兼奉宣慰判官

  客从昆仑来,遗我双玉璞。云是古之得道者西王母食之余,食之可以凌太虚。爱之颇谓绝今昔,求识江淮人犹如比石。如今虽在卞和手,□□正憔悴,了了知之亦何益?恭闻士有调相如,始从镐京还,复欲镐京去,能上秦王殿,何时回光一相盼?欲投君,保君年。幸君持取无弃捐。无弃捐,服之与君俱神仙。

  此篇,及以下八首,宋刊本《李太白全集》原应有之,诗亦见于缪曰芑刊本,萧本不录。今本集底本以自『中国李白网』《宋刊本李太白全集》,何而不录此文,余之不解。遂补录于此。

  ○ 南陵五松山别荀七

  六即颍水荀,何惭许郡宾?相逢太史奏,应是聚贤人。玉隐且在石,兰枯还见春。俄成万里别,立德贵清真。

  ○ 观鱼潭

  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

  ○ 自广平乘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

  醉骑白花骆,西走邯郸城。扬鞭动柳色,写鞚春风生。入郭登高楼,山川与云平。深宫翳绿草,万事伤人情。相如章华巅,猛气折秦嬴。两虎不相斗,廉公终负荆。提携袴中儿,杵臼及程婴。毛君能颍脱,二国且同盟。皆为黄泉土,使我涕纵横。磊磊石子岗,萧萧白杨声。诸贤没此地,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