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刑部尚书甄淑罢。淑性刻,又窥上意,谳狱多深文。”练贞吉曰:“(戴英)居言路,首陈武陵相杨嗣昌误国,又劾刑部尚书甄淑不能执法平反,务以深刻阿思宗(按:即崇祯帝)旨。”

  “批鳞”,谓敢于直言犯上也。《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古以龙为人主之象,因称触人君之怒,敢犯颜直谏曰“批鳞”。

  “格天”,此谓感动皇帝。《书经说命下》:“佑我烈祖,格于皇天。”伪《孔传》:“功至大天,无能及者。”《后汉书皇甫嵩朱传论》:“舍格天之大业,蹈匹夫之小谅。”《文选王简栖头陀寺碑文》:“祖武宗文之德,昭升严配;格天光表之功,弘启兴复。”吕向注:“格,至。光充表外。弘,大。启,开也。言宋圣德,上至于天,傍开四外,又大开惠泽,兴复积坏之理也。”此句谓其感动皇帝之语愈加温厚。

  “从古笃棐臣”以下十四句,称颂戴生之父九韶。“棐臣”,辅导、辅佐之臣;棐音菲。

  “而父本王、谢”,言九韶有王导、谢安那样济世安邦之王佐之才。

  “入献春明策”以下四句,言九韶曾两次入京参加会试,其策论皆能剀切陈言,针砭时弊;然而两次皆未被收取,以致遗恨无穷。“春明”,唐朝京城长安之东门有三,中曰春明门,后用以代指京城。“策”,《明史》卷七十《选举志》二:“初设科举时,初场试经义二道,《四书》义一道;二场,论一道;三场,策一道。”“后颁科举定式……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过秦论》”,《文选》卷五十一贾谊《过秦论》李善注:“《汉书》应劭

  曰:‘《贾谊书》第一篇名也,言秦之过。’所谓《贾谊书》即贾谊《新书》。其第一篇《过秦论》上在分析秦灭亡的原因时指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而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明末的政治形势与秦末类似,也是“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而为天下笑”,即李自成一发动起义而明朝之“七庙(社稷)”便隳灭,崇祯帝亦吊死煤山,其原

  因也是对百姓不施行“仁义”,“辽饷”、“练饷”、“剿饷”将百姓都逼上“梁山”,故借以说明九韶会试中所撰策论的内容。

  “壮年甘沦落”以下二句,“沦落”,沉沦,没落;此指明朝亡后,

  自甘沉沦没落,不求仕进(于新朝),故下句云“不愧(明朝)养士恩”。

  “至今侍乃祖”以下二句,“至今”,谓从明亡到顺治九年也。“风雨种瓜园”,言其无论政治形势多么险恶,皆隐居守节不渝。“风雨”,喻政治上险恶形势。“种瓜园”,《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

  勖哉尔戴生”以下四句,对戴生的勉励与叮嘱。勖,勉励,努力。“负荷”,继承(先辈遗志)。《三国志吴志张昭传》:“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按:堂构,指祖先遗业),以成勋业也。”“谖”,音喧,忘也。“鸱枭”,喻奸邪之徒。《史记》卷十八《贾谊列传吊屈原赋》:

  “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凤与鹓”,喻高尚贤德之士。“鹓”,指鹓,鸾凤之属。《庄子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

  ,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音赫)!”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漫赠二首

  四娘逸韵最清真,杜曲行觞恼杀人。侥幸城南歌舞地,长安昨日已风尘。

  转忆开元黄四娘,依稀为说旧平康。荔枝红散海棠尽,惟有溪花扑面香。

  笺注:

  ①本诗似为顺治九年冬,作者访问江南时,于南京赠昔日歌伎之作。

  ②“四娘”,即下首“转忆开元黄四娘”之“四娘”,参见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六。浦起龙《读杜心解》曰:“黄四娘自是妓人。”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云:“按娘子乃唐时妇女的美称……又唐人以称行第为尊敬,浦氏未免望文生义。”陈贻焮《杜甫评传》(下册)云:“我看这位黄四娘大概是在百花潭这一带当垆卖酒的老板娘。”从方域本诗观之,当取浦氏说为长。这里作者用以代指所赠歌伎。

  ③“杜曲”地名,在唐朝京城长安西南,为世官大姓杜氏聚居之处,亦为唐代繁华游乐之地。《新唐书》卷一百六《杜正伦传》:“正伦与(长安)城南诸杜昭穆素远……诸杜所居号杜固,世传其地有壮气,故世衣冠。正伦既执政,建言凿杜固通水以利人(民)自是南杜稍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