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宋之都城建康西门。西方金,金气白,故云。此代指金陵(建康),即今南京市。

  ③“平世”,政治清明之世。《孟子难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

  ④“桃叶渡”,在今南京市秦淮河畔,相传因晋王献之在此歌送其妾桃叶而得名。《清一统志江宁府》三:“桃叶渡:张敦颐《六朝事迹》:在县南一里秦淮口。《通志》:在江宁县秦淮、青谿合流处。”此亦代指南京。方域明崇祯十二年和十五至十七年九月流寓南京秦淮河畔。

  “石头城”,余宾硕《金陵览古石头城》:“自龙江关循城而西,又南迳清凉门(今呼旱西门),悬厓孤竦,虎牙乘立,古之石头城也。汉建安中,孙权自京口徙治秣陵,始城石头,地形险固,为江岸必争之地。”此指南京。

  “阅历十年尽”以下二句,方岳明崇祯十五年(公元)贡于朝,除桃源令,未几遇乱弃官。至清顺治九年(已整十年。贾开宗等评曰:“诗贵练字,每一二字练,便觉全首精采,如结句中‘休’字是也。”

  再过宜兴赠陈四丈贞慧

  八载宜兴道,重登百尺楼。江山开笑面,图史秘林丘。南浦芙蓉老,夕阳菡萏秋。相逢一杯酒,华发各盈头。

  校记:

  [一“宜兴”,强善本作“荆溪”。

  [二“夕”,强善本作“残”;资灿本作“斜”。

  笺注:

  ①“陈四丈贞慧”,陈贞慧,字定生,明末四公子之一,方域挚友。详《壮悔堂文集》卷一《秋园杂佩序》、卷二《赠陈郎序》及其笺注。此诗作于顺治九年九月底。

  ②“八载宜兴道”,方域于顺治二年正月,在宜兴被阮大铖所逮,至顺治九年九月再游宜兴,中间已隔八年。参见《壮悔堂文集》卷二《赠陈郎序》。

  ③“菡萏”,即芙蓉,荷花。“菡萏秋”即“芙蓉老”。侯方域九月底至宜兴,正值秋末。写景,亦以喻人。

  示顾孝廉宸

  每向梁溪忆盍簪,直凭秋水到江南。十年相见无劳问,京国风尘过已谙。

  笺注:①“顾孝廉宸”,顾宸,字修远,号辟疆,无锡人。详《壮悔堂文集》卷二《顾修远辟疆园集序》笺注。此诗作于顺治九年九月底,作者南访,途经无锡时所作。

  ②“每向梁溪忆盍簪”“梁溪”,《清一统志常州府》:“梁溪,在无锡县西门外,源出惠山。相传古溪极隘,梁大同中重浚,故名。”此代指无锡。“盍簪”,谓聚合之疾速也。后人每引此以言友朋之聚会。《易豫》:‘疑,朋盍簪。”注:“盍,合也;簪,疾也。”疏:群朋合聚而疾来也。”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卷二《杜位宅守岁》:“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杜诗详注》云:“程传则解‘簪’为‘聚’。”

  ③“京国”,指南京。南京为明朝旧都,南明弘光帝亦都于此。

  赠观察原公

  巍峨开府锁烟皋,南顾长城属节旄。海气三山晴不动,江波万里月还高。风人记事多银管,揖客投诗重木桃。忝窃通家陪趋走,几回搔首愧霜毛。

  校记:

  [一]“陪趋走强善本作“陪杖履”,资灿本作“数陪从”。

  笺注:

  ①“观察”,清梁章钜《称谓录》卷二十一《各道观察》:“按前代所置观察使盖节度使以下之通称。有承宣之名者与布政使同,有黜陟之名者与按察使同。我朝始定于藩臬之下设巡守各道,而观察之称专属于各道矣。”“原公”,未详。此诗作于顺治九年九月底。时方域游江阴,下榻原观察署中,原氏与方域有通家之谊。

  ②“风人记事多银管”,“风人”,古采诗官采四方歌谣以观民风,故谓所采诗为风,诗人谓风人。曹植《曹子建集》卷八《求通亲亲表》:“是以雍雍穆穆,风人咏之。”。“银管”,谓笔也。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卷十三

  《薛涛笺》诗之一:“蜀王宫树雪初消,银管填青点点描。”《太平广记》卷二百引孙光宪《北梦琐言》:“笔有三品,或以金银雕饰,或用斑竹为管。忠孝全者,用金管书之;德行清粹者,用银管书之;文章赡丽者;以斑竹管书之。”

  ③“揖客投诗重木桃”,《诗经卫风木瓜》之二章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小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服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全唐诗》卷二百三九钱起《重赠赵给事》:“能迂驺驭寻蜗舍,不惜瑶华报木桃。”

  ④“霜毛”,年老发白也。

  宴原观察生日席上作

  暇日开筵赋客题,枌榆旧国自关西。崤灵风雨参墟远,华气盘纡鬼宿低。伎出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