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 【二十八条】
以上共二十九条,馆臣漏辑者五条。
  虏中作 【《永乐大典》原引此诗十八首,其中十四首已辑入《学易集》卷三,题作《使辽作十四首》。】
   其一
文物燕人士,衣冠汉典仪。举知缯絮好,深厌血毛非。形势今犹古,规模夏变夷。谁言无上策,会是有天时。
   其二
甘作河南犬,休为燕地人。举能羞石晋,谁复怨嬴秦。地扼辽东海,星占析木津。悲伤此邦旧,会遣一朝新。
   其三
人物分多种,迁流不见经。已无燕代色,但有犬羊腥。海马生难驭,山苗煮始青。舜韶方九奏,异类合来庭。
   其四
闻有官军士,生存仍宦胡。羞言陇西李,忍对杜陵苏。椎髻心何似,环刀意岂无。陈汤那复得,卫律不胜诛。
【《永乐大典》卷一万八百七十七「虏」字韵,页五上引「刘学易先生集」。(影印本第一百零七册)】
  贺大路公启
伏审疏荣两镇,进位上公。策府载勋,安车归第。伏以某官道隆德骏,功盛位崇。忠烈着于庙朝,勋劳格于天地。平章百姓,邻哉股肱之良;镇抚四夷,巍乎山岳之重。虽保厘于洛邑,实师长于官僚。方圣上笃宪老之心,而大贤稽知止之义。章封屡上,精恳弗渝。进极帝师之尊,兼理国老之重。世无此比,宠绝前闻。社稷永安,克尽大臣之悦;出处俱善,高视圣人之清。福禄是宜,典刑攸在。某翾微小己,陶泳大钧。钦盛际之难逢,仰余风而增抃。坐縻俗状,阻造台闳。
【《永乐大典》卷一万五百四十「启」字韵,页七下引「刘学易先生集」。(影印本第一百零六册)】
 毕仲游:《西台集》二十卷
毕仲游,字公叔。郑州(河南)人。宋元佑初(约一○八六)为军器尉丞,召试学士院,擢为第一。终年七十五。《宋史》卷二八一有传。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西台集》二十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西台先生集 【一条】  毕西台集 【一条】  毕西台先生集 【二十二条】
毕仲游西台文集 【七条】  毕仲游西台集 【一条】
以上共三十二条,馆臣漏辑者四条。
  离蒲中简游景叔知府少卿
经岁思归偶得归,清歌未彻醉如泥。篮舆径遂西城过,鹳鹊楼高不及题。
【《永乐大典》卷一万九百九十九「府」字韵,页十四下引「毕仲游诗」。(影印本第一百九册)】
  岁时杂咏诗序
阴阳之运,寒暑之节,连万物之盛衰,而杂以岁时之忧喜。变则鼓歌笑傲,低昂而自得,与夫嘻吟咏叹傍徨散发而流涕者,其得已乎?此风雅之所作,而骚人文士所以世起而不穷者也。吾欲议于天,索情于人,观骚人文士之奇怪以永吾日,而患吾力之少也。盖闻宣献宋公在中书第三阁,手编古诗及晋、宋、齐、梁、北齐、周、隋、唐人岁时章什一千五百有六,总十有八卷,名曰《杂咏》。予未之见也。而宣献公之孙,有刚叔者,复次本朝公卿大夫、高才名士,与其家内外先世之作,诗歌、赋颂、吟词、篇曲,三千三十有五,以续前编甚备。予壮其事,因借观三月而告之曰:昔宣献公之外氏杨文庄公之事太宗也,文章道义,天下诵之。而子之祖考叔父,复以文章显。当仁宗之初年,宣献公号为文师。而治平、熙宁以来,常山公入居侍从,为太史,博文有守,如汉之董仲舒。四人之作,世不得而备也。其单章只句,流落讽味,如尝甘露而食熊蹯,讵可以多有。而今全篇具简,散列于其中。诗固未易知,然并我之时,君子之后,必有流饮大嚼而不厌者,刚叔之力也。虽然,岂特如是而已。夫论诗之人,古今异论,所以为诗之性古今同,故诗可亡也,而性不可忘也。性苟不忘,诗或有道。昔古诗三百余篇,孔子删取寡矣。然自商周至于鲁卫,未有无诗之国也。使删诗在今,庸距知数千(载)百年之间,而无可取之诗乎?刚叔之二十卷,用力多矣,宜有为孔子取者。然则吾所谓议数于天,索情于人,偏观骚人文士之奇怪以永吾日,乃余事而兼得者也,何足为刚叔言。或曰:刚叔之二十卷,果传乎?曰:以文庄、宣献两家四人之盛,与诸公卿大夫、高才名士之作,类非苟作也。吾意孔子有取,而人以为不传,吾不信。年月日左朝奉郎充集贤校理、尚书礼部郎中毕某序。阴阳之代化,寒暑之密移,吾不知其然也,而数可知。哀乐之相寻,美恶之相形,吾亦不知其然也,而情可见。盖数隐于空虚渺茫之外,而人情亦起于有无恍惚之中。方人之无事也,夷居澹坐,收视横膝,若遗肝胆之所在。而风噫箨鸣,日阴转,油然有感,则振发慷慨,徘徊而太息。况
【《永乐大典》卷九百八「诗」字韵,页十五下引「西台先生集」。(藏日本天理图书馆)】
  贺除振夫侍郎启
某顿首再拜某官座前。伏自前岁冬末,被命改使山东,道过国门之外。时适会旌节出帅庆阳。尝获造诣行府,曲蒙敦事契。复垂顾访,欵以诲言。下情感佩之私,实不胜纪。尔后半岁之间,又再易地,到罢相属,道途之劳亦倍。故竿牍之问,重于稽脱。其如瞻驰系恋,增积尤多。即曰春晚极暄。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