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此龙池所由着也。然中宗时沈佺期辈唱和。俱有龙池篇。盖其来久矣。】靑琐高议。杨家红者。贵妃匀面。脂在手。印花上。来岁花开。上有指印红迹。帝名为一捻红。



  ○屈原投江 杂剧

  元睢景臣、吴仁卿。皆有此剧。标曰。楚大夫屈原投江。

  屈原传。原名平。与楚王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羣下。应对诸侯。谋行职修。王甚任之。原同列上官大夫。及用事臣靳尙妒害其能。共谮毁之。王疏屈原。原心烦乱。遂赴汨罗江自沉而死。

  续齐谐志。屈原以端午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常见祭甚善。但苦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五日作糉子。幷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王逸离骚经注。伯庸名我为平以法天。字我曰原以法地。愚按三闾大夫。旣名为平字原矣。而又有正则、灵均之称者何也。或云。古人有名必有小名。有字必有小字。正则乃小名。灵均则小字也。



  ○东堂老 杂剧

  元秦简夫撰。剧云。赵国器、李实、皆东平人。同为扬州贾。相友善。国器子曰扬州奴。【按此盖扬州生者。如石崇曰齐奴是也。东堂老又称为扬州儿。】飮酒宿娼。国器忧闷成疾。念其友李实有古君子风。人皆称为东堂老。【国史补。宰相曰堂老。又回道人诗有曰。东老虽贫乐有余。人以李实有古风。故尊称之耳。】乃阴以托孤事委之。国器旣殁。扬州奴益恣肆。为无赖柳隆卿、胡子传引诱。家日破耗。东堂老屡加词责。虽颇畏惮。而卒不悛。产业倾尽。甚至行乞。东堂老之妻稍稍衣食之。给以微赀。令作生业。扬州奴计无复之。投隆卿、子传。皆若不相识。始大悲悔。而以李姆所给赀。卖菜自给。刻苦营生。东堂老觇知之。以己诞。设筵席大召乡里故人。及扬州奴夫妇。乃出国器托孤遗嘱。令扬州奴读之。始知国器临终。暗寄银五百锭。嘱俟其子困极始给之。东堂老为经营生息。凡扬州奴所卖田产驴马奴婢。及家中所有之物。东堂老皆令人转买之。至是出簿籍。详列年月。一一付还。无少欠缺。扬州奴依然富贾。柳、胡复至。为东堂老所诃。扬州奴亦拒绝之。不复与近。

  按杀狗记亦元人所作。中间引诱为非者二人。亦是柳隆卿、胡子传。必元时有此二人。故多引为关目也。羣英乐府称秦简夫曲。如峭壁孤松。



  ○赵礼让肥 杂剧

  元秦简夫撰。

  后汉书赵孝传。孝家长平。沛国蕲人也。天下乱。人相食。孝弟礼为饿贼所得。孝闻之。即自缚诣贼曰。礼久饿羸瘦。不如孝肥饱。贼大惊。并放之。谓曰。可且归。更持米■来。孝求不能得。复住报贼。愿就烹。众异之。遂不害。乡党服其义。永平中。辟太尉府。诏拜谏议大夫迁侍中。又迁长乐卫尉。复征弟礼为御史中丞。礼亦恭谦行己。类于孝。帝嘉其兄弟笃行。欲宠异之。诏礼十日一就卫尉府。大官送供具。令共相对尽欢。按剧中大段本此。而以饿贼为即马武。后亦因武荐于邓禹。系作者揑造。又孝母代求子死。亦属凭空结撰。



  ○昊天塔 杂剧

  元人所撰。亦曰孟良盗骨。明时人又增饰之。按杨业。山后人。在北汉为将。以忠勇闻。后归于宋。与辽兵战。潘美忌其成功。坐视不救。遂战死陈家谷中。宋史为立传。而宣府密云等处。志书皆载其事。其子六郞曰延昭。为宋将。鎭守三关。亦以勇闻。今北方州县。处处有杨六郞故迹。其为名将无疑。寇准澶渊之役。分遣将校防守。亦有延昭。盖三关的是其所辖。为宋拒辽。厥功不少。然宋史所载。甚略而不详。而杨家将演义及北宋演义。又往往伪多于眞。于是里巷之所流传。戏场之所演唱。稗乘之所缀缉。信者悉认为眞。而疑者又皆以为子虚乌有矣。要其父子兄弟及诸部曲智略勇绩。不尽无因。特其事迹多在边方。且在辽宋交界。中朝不能尽知。民间闻见。亦多影响。故不■疑信相参也。杨业撞死李陵碑下。亦史传所无。韩延寿乃以赵延寿、韩延徽合为一人。六郞名景。即延昭。点入寇莱公。因延昭乃寇准部将也。延寿枭首无此事。非此不便结束耳。五郞、孟良、岳胜等事迹。皆据演义。



  ○还牢末 杂剧

  元李致远作。与燕靑博鱼、及争报恩。皆掇拾水浒传中姓名。信手撰出。曲虽李作。其宾白甚拙。

  略云。刘唐、史进。皆东平人。有勇力。习武艺。宋江闻其名。遣李逵下山。招之入伙。【发端便与水浒迥异。剧中白并云。宋江遣人招安二人。更可笑。】逵改名李得。路见不平。打死一人。拘至官。将抵命。孔目李荣祖。为改案作误伤。发配。李感恩。至荣祖家拜谢。道眞名。幷遗以金环。为荣祖妾萧娥所得。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