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威,在其言外,使人读之而自喩。而其曲曰:「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此向爹娘梦里相寻吿: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大观园全局之盛衰,实与元妃相终始。读此曲,则咨嗟累欷于人事之不常,其意已隐然言外矣。此其关系于政治上者也。曰:「宝玉祗好与姐姐妹妹在一处。」曰:「于父亲伯叔都不过为圣贤敎训,不得已而敬之。」曰:「我又没个亲姊妹,虽有几个,你难道不晓得我是隔母的?」(宝玉对黛玉语。)而书中两陈纲常大义,一出于宝钗之口,一出于探春之口,言外皆有老大不然在。中国数千年来家族之制,与宗敎密切相附,而一种不完全之伦理,乃为鬼为蜮于靑天白日之间,日受其酷毒而莫敢道。凡此所陈,皆吾国士大夫所日受其神秘的刺冲,虽终身引而置之他一社会之中,远离吾国社会种种名誉生命之禁网,而万万不敢道,且万万无此思想者也。而著者独毅然而道之,此其关于伦理学上者也。《红楼梦》一书,贾宝玉其代表人也。而其言曰:「贾宝玉视世间一切男子,皆恶浊之物,以为天下灵气悉锺于女子。」言之不足,至于再三,则何也?曰:「此眞著者疾末世之不仁,而为此言以寓其生平种种之隐痛者也。」凡一社会,不进则退,中国社会数千年来,退化之迹昭然;故一社会中种种恶业无不毕具。而为男子者,日与社会相接触,同化其恶风自易;女子则幸以数千年来权利之衰落,闭置不出,无由与男子之恶业相熏染。虽别造成一卑鄙龌龊、绝无高尙洁纯的思想之女子社会,而其犹有良心,以视男子之胥戕胥贼,日演杀机,天理亡而人欲肆者,其相去尤千万也。此眞著者疾末世之不仁,而为此以寓其种种隐痛之第一伤心泣血语也。而读者不知,乃羣然以淫书目之,呜呼!岂眞嗜腐鼠者之不可以翔靑云邪!何沉溺之深,加之以当头棒喝而不悟也?然吾辈虽解此义,试设身处地,置我于《红楼梦》未着,此语未出现以前,欲造一简单捷之语以写社会之恶态,而警笑训诫之,欲如是语之奇而赅,眞穷我脑筋不知所措矣。且中国之社会,无一人而不苦者也。置身其间,日受其惨,往往躬受之而躬不能道之。今读《红楼梦》十二曲中,凡写一人,必具一人之苦处,梦寐者以为褒某人,贬某人,不知自著者大智、大慧、大慈、大悲之眼观之,无一人而不可怜,无一事而不可叹,悲天悯人而已,何褒贬之有焉?此其关于社会上者也。而其尤难者,则在以哲学排旧道德。孟子曰性善,荀子曰性恶,此争辩二千年不能明。吾以为性决非恶者,特今日而言性善,则又不可。何则?未至于太平之世,率性而行,动生抵触,于是别设一道德学以范围之。故违性之物也,而在文明未达极点之时,则不可不谓之善。然人性又自然之物也,终不能屈柳为杯桊,于是有触卽发,往往与道德相冲突。而世之谈道德学者,诵其成文,昧其原理。且所谓道德学者,不能离社会而孤行也,往往与其羣之旧俗相比附。于是,因此,而社会之惨苦壁垒反因之而益坚。而自然之性又惯趋权利,而与其为害之物相抵触。于是纷乱之迹,终不可绝,而道德之势力,入人已深,几以为天然不可踰之制,乃相率而加其轶于外者以「大逆不道」之名。凡开辟以来,合尘寰之纷扰,殆皆可以是名之,固非特中国为然也。吾无以名之,名之曰:「人性与世界之抵触。」此义在中国罔或知之,唯老、庄实宣其蕴,而拘墟之俗士,反羣起而之。不知谓其说之不可行则可,谓其理之不可存则不能也。今观《红楼梦》开宗明义第一折曲,曰:「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其后又曰:「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曰「情种」,曰「败家的根本」,凡道德学一切所禁,事之代表也。曰「风月情浓」,曰「擅风情,秉月貌」,人性之代表也。谁为情种?只以风月情浓故。败家根本,祗以擅风情,秉月貌故。然则谁为败道德之事?曰人性故。欲除情种,除非去风月之浓情而后可;欲毋败家,除非去风情月貌而后可。然则欲毋败道德,亦除非去人性而后可。夫无人性,复何道德之与有?且道德者,所以利民也。今乃至戕贼人性以为之,为是乎,为非乎,不待辨而明矣。此等精锐严格之论理,实举道德学最后之奥援,最坚之壁垒,一拳搥碎之,一脚踢翻之,使上穷碧落下黄泉,而更无余地以自处者也。非有甚深微妙之哲学,未有能道其只字者也。然是固可以为道德学咎乎?曰:不可。彼在彼时,固不得不尔也。且世变亦繁矣,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红楼梦》者,不能预烛将来之世变,犹创道德学者不能预烛《红楼梦》时之世变也。特数千年无一人修改之,则大滞社会之进化耳。而奈何中国二千年,竟无一人焉敢昌言修改之哉!而曹雪芹独毅然言之而不疑,此眞使我五体投地,更无言思拟议之可云者也。此实其以大哲学家之眼识,摧陷廓淸旧道德之功之尤伟者也。而世之人,顾羣然曰:「淫书、淫书。」呜呼!戴绿眼镜者,所见物一切皆绿,戴黄眼镜者,所见物一切皆黄;一切物果绿乎哉?果黄乎哉?《红楼梦》非淫书,读者适自成其为淫人而已。

  评《红楼梦》者十余家,支离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