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炀帝御龙舟。幸江都。轴轳相继。自大堤至淮口。聫绵不絶。锦帆过处。香闻十里。○言神器若不归太宗。则帝之佚游应不止江都而巳。隋书。大业末。天下巳盗起。帝于景华宫征求萤火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照山谷。隋书。炀帝自板渚引河作街道。植以杨栁。名曰隋堤。一千三百里。隋遗録。炀帝在江都。昏湎滋深。尝游呉公宅鸡□,恍愡与陈后主相遇,尚唤帝为殿下。后主舞女数十中一人迥美。帝屡目之。后主云。即丽华也。乃以海蠡酌红粱新酝劝帝。帝饮之。甚欢。因请丽华舞玉树后庭花。丽华徐起。终一曲。后主问帝。萧妃何如此人。帝曰。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
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栁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杜甫诗。随意数花须。白居易杨栁枝。花含浓露如啼眼。陶潜归园田诗。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汉书注。长安有细栁聚,周亚夫屯兵处。张楫曰。在昆明池南。今栁市是也。元和郡国志。京师万年县东北三十里有细栁营。
筹笔驿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终不忝。闗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文吟成恨有余。
△方舆胜覧。筹笔驿在绵州绵谷县北九十九里。蜀诸葛武侯出师。尝驻军。筹划于此。杜牧诗。永安宫受诏。筹笔驿沈思。画地乾坤在。濡毫胜负知。长杨赋。木拥枪累以为储胥。注。木拥。栅。其外又以竹枪累为外储。○储胥。军中藩篱也。蜀志。邓艾破蜀。后主衘璧舆榇降。遂送洛阳。寰宇记。诸葛武侯祠在先主庙西。府城西有故宅。盛弘之荆州记。邓城西七里。有独乐山。诸葛亮尝登此。作梁父吟。
屏风
六曲连环接翠帷。高楼半夜酒醒时。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
△唐书。宪宗著书十四篇。号前代君臣事迹。书冩于六曲屏风。李贺屏风曲。团回六曲抱膏兰。李尢屏风铭。壅阏风邪。雾露是抗。
春日
欲入卢家白玉堂。新春催破舞衣裳。蝶衔红蘂蜂衔粉。共助青楼一日忙。
△古乐府。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
武侯庙古栢
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
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逺。金刀歴数终。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
△成都记。武侯庙前有双大柏。古峭可爱。人云诸葛手植。杜甫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古柏行。先主武侯同閟宫。方舆胜覧。水自渝上合州至绵州者。谓之内江。自渝上戎泸至蜀者。谓之外江。蜀志。昭烈帝葬惠陵。陆游笔记。予在成都。屡至昭烈惠陵。此柏在陵旁庙中忠武侯室之南。湘中记。零陵有石燕。遇风雨则飞舞如燕。止则为石。鹏风,见庄子。蜀都赋注。玉垒。山名。湔水出焉。在成都西北。寰宇记。在茂州汶川县北三里。汶水所经。王莽传。刘之为。字卯。金刀也。道源注。昭融。天也。杜甫诗。契合动昭融。
风
撩钗盘孔雀。恼带拂鸳鸯。罗荐谁教近。斋时锁洞房
△汉武内传。帝以紫罗荐地。燔百和之香。以待王母。
即日
一岁林花即日休。江间亭下怅淹留。重吟细把真无奈。已落犹开未放愁。
山色正来衔小苑。春阴只欲傍髙楼。金鞍忽散银壶漏。更醉谁家白玉钩。
△丁仙芝诗。帘垂白玉钩。
李义山诗集注巻一上
●李义山诗集注巻一下
吴江朱鹤龄撰
九成宫
十二层城阆苑西。平时避暑拂虹霓。云随夏后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骏蹄。
吴岳晓光连翠巘。甘泉晚景上丹梯。荔枝卢橘沾恩幸。鸾鹊天书湿紫泥。
△唐书。九成宫在凤翔麟游县西五里。本隋仁寿宫。贞观间。修之以避暑。因更名焉。按。十洲记。水经注。俱言昆仑天墉城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郊祀志亦言。五城十二楼。义山诗每用十二城。未详所本。西王母传。王母所居在昆仑之圃。阆风之苑。十洲记。昆仑山有三角。其一角正北名曰阆风。西都赋。虹霓回带于棼楣。山海经。太栾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马名〉。乘两龙。博物志。夏德之盛。二龙降之。禹使范成光御之行域外。既周而还。二作马。穆天子传。八骏之乘。曰赤骥。盗骊。白义。踰轮。山子。渠黄。骅骝。騄耳。王融曲水诗序。夏后两龙。载驱璇台之上。穆满八骏。如舞瑶池之阴。周礼。雍州镇曰岳山。注。吴岳也。汉志。吴山在汧县西。秦都咸阳。以为西岳。元和郡国志。吴岳在汧阳县西南五十里。甘泉。注见前。上林赋。卢橘。夏熟。善曰。卢。黒也。张勃呉録。朱光为建安太守。有橘。冬月树上覆裹之。至明年春夏。色变青黒。味絶美。上林赋所云殆近是乎。海録。花木志。给客橙。出蜀土。若柚而香。冬夏花实相继。或如弹圆。或如拳。通岁食之。名卢橘。郝天挺注。荔枝卢橘。皆当夏而熟。故贡于九成宫。杜甫诗。紫诰鸾回纸。汉旧仪。天子信玺六。皆以武都紫泥封之。
少将
族亚齐安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