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已而用者则慰之。哀之。若。兵车行。前后。出塞。之类皆刺也。若。新安吏。之类则慰也。石壕吏。之类则哀也。然天子有道。守在四夷。则所以慰哀之者是亦刺也。
  朱鹤龄曰。此下六诗。乃乾元二年自东都回华州时经历道途有感而作。
  。通鉴。乾元二年。九节度之师溃于相州。郭子仪以朔方军断河阳桥保东京。筑南北两城守之。
  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原选者评。以叙述为议论。汉魏每有此格。连云。句以下皆吏答词。以末为答吏者非也。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原选者评。李因笃曰。响悲意苦。最近汉魏。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原选者评。读。东山。之四章。曰。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曲尽人情如此。此王者之以人道使人也。暮婚晨别。民之不幸。非上之过耶。然而发乎情。止乎礼义。甫之立言与风雅何以异哉。
  真德秀曰。先王之政。新有婚期不役征。此诗所怨。尽其常分而能不忘礼义。
  罗大经曰。国风。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盖古之妇人。夫不在家则不为容饰。此远嫌防微之意也。杜诗云。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尤可悲矣。国风之后唯杜陵。不可及者此类是也。
  朱鹤龄曰。陈琳。饮马长城窟行。设为问答。此。三吏。三别。诸篇所自来也。而。新婚。一章。叙室家离别之情。及夫妇始终之分。全祖乐府遗意。沉痛更为过之。
  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乾。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执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原选者评。王粲。七哀。实此诗之权舆。古诗。十五从军征。一首。则。无家别。所自出也。
  胡夏客曰。新安。石壕。新婚。垂老。诸诗。述军兴之调发。写民情之怨哀。
  详矣。然作者之意又不止此。国家不幸多事。犹幸有缮兵中兴之主。上能用其民。下能应其命。至杀身弃家不顾。以成一时恢复之功。故娓娓言之。义合风雅。不为诽谤耳。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烝黎。
  原选者评。汉魏乐府。因事立言。言与事比。有风诗遗意。后人转相仿效。文胜而情隐矣。甫以驰骋古今之才。奋乎前人窠臼之外。随所感触。作为诗歌。新安吏。诸篇。上继风雅。 。陟岵。 。鸨羽。之怨。 。苕华。 。草黄。之哀。殆不是过。非汉魏所得有也。记。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曰音之起由人心而生。自然以发。音之至也。安史之乱。唐之不亡。幸耳。相州一溃。河阳危迫。驱民从役。势不得已。然其困亦极矣。甫於行役所经。伤心惨目。上悯国难。下痛民穷。加以所遇不偶。怀抱抑郁。程形赋音。几于一字一泪。觉千古不可磨灭。使孔子删诗。当在变雅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