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有声如刘辉辈。皆不预选。士论颇汹汹。然是榜得苏子瞻为第二。子由与曾子固皆在选中。不可谓不得人矣。
邵长蘅曰。先生以嘉祐六年辛丑中制科。入第三等。至熙宁五年壬子。在杭州监试。盖十二年矣。今十稔举成数云。
望海楼晚景五绝录三首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譍。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
试院煎茶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我今负病常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塼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原选者评。独写煎茶妙处。於集中诸咏茶诗别出一奇。语不必深。而精采自露。此与。汲江。一篇在古近体中各推绝唱。
任居实曰。蔡君谟作。茶辨。辨水泉。煮饮等极为详备。有蟹眼。鱼眼。用汤之法。茶经。云。凡候汤有三沸。如鱼眼微有声。为一沸。四向如涌泉连珠。为第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则汤老。
赵次公曰。银瓶泻汤夸第二。此乃是寻常点茶时。先略倾瓶中汤方点。谓之第二汤也。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
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吴兴太守真好古。购买断缺挥缣缯。龟趺入座螭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
奇踪散出走吴越。胜事传说夸友朋。书来乞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
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世如风灯。他年刘郎忆贺监。还道同时须服膺。
原选者评。轼论书大旨。不外前和子由所作云。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二语。故每不取少陵。瘦硬通神。之说。此诗就亭中所列李。颜。二徐诸刻加之评论。轼之书。其源出於颜。徐。
诗中。细筋入骨如秋鹰。及。字外出力中藏棱。二句。非惟道古。乃其自道。盖直以金针度与人矣。
。复斋漫录。曰。山谷次韵子瞻和子由观韩干马。因论伯时画天马云。曹霸弟子沙苑丞。
喜作肥马人笑之。李侯论干独不尔。妙画骨相遗毛皮。翰林评书乃如此。贱肥贵瘦渠未知。
盖谓东坡尝作墨妙亭诗云。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意属此也。
轼。墨妙亭记。曰。熙宁四年十二月。高邮县孙莘老自广德移守吴兴。其明年二月。作墨妙亭於府第之北。逍遥堂之东。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当是时。朝廷方更化立法。使得旁午。以为莘老当日夜治文书。赴期会。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而莘老益喜宾客赋诗饮酒为乐。又以其余暇网罗遗逸。得前人赋咏数百篇。为。吴兴新集。其刻画尚存而僵仆断缺於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於此亭。是岁十二月。余以事至湖。周览叹息。而莘老求文为记。
催试官考较戏作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
凤咮堂前野橘香。剑潭桥畔秋荷老。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原选者评。写月高朗。写潮雄奇。鲲鹏。组练。二语。可括枚乘。七发。观涛。一篇。
秋怀二首
苦热念西风。常恐来无时。及兹遂凄凛。又作徂年悲。蟋蟀鸣我床。黄叶投我帏。
窗前有栖服鸟。夜啸如狐狸。露冷梧叶脱。孤眠无安枝。熠耀亦有偶。高屋飞相追。
定知无几见。迫此清霜期。物化逝不留。我兴为嗟咨。便当勤秉烛。为乐戒暮迟。
海风东南来。吹尽三日雨。空阶有余滴。似与幽人语。念我平生欢。寂寞守环堵。
壶浆慰作劳。裹饭救寒苦。今年秋应熟。过从饱鸡黍。嗟我独何求。万里涉江浦。
居贫岂无食。自不安畎亩。念此坐达晨。残灯翳复吐。
原选者评。前作感怆。后作乃导以冲和。起乎悲。止乎乐。盖犹是优游卒岁之旨。
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远可爱。次韵
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屦。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
原选者评。峭艹
倩 高洁。韦柳遗音。
。竹坡诗话。曰。余读东坡。和梵天寺僧守诠。诗。尝喜其清绝过人。晚游钱塘始得诠诗。
云。落日寒蝉鸣。独归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