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渔阳民为张堪歌
后汉书张堪传
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蜀郡民为廉范歌
后汉书廉范传
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裤。
时人为廉范语
后汉书廉范传
前有管鲍。后有庆廉。
交址民为贾琮歌
后汉书贾琮传
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吏不敢饭。
肃宗引谚
后汉书曹褒传
作舍道傍。三年不成。
诸儒为贾逵语
后汉书贾逵传
问事不休﹑贾长头。
会稽童谣
后汉书张霸传
弃我戟。捐我矛。盗贼尽。吏皆休。
京师为桓典语
后汉书桓典传
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时人为丁鸿语
后汉书丁鸿传
殿中无双﹑丁孝公。
临淮吏人为朱晖歌
后汉书诸晖传
疆直自遂。南阳朱季。吏畏其威。人怀其惠。
京师为胡广谚
后汉书胡广传
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
时人为王符语
后汉书王符传
徒见二千石。不如一缝掖
关西为杨震语
后汉书杨震传
关西孔子﹑杨伯起。
顺阳吏民为刘陶歌
后汉书刘陶传
邑然不乐。思我刘君。何时复来。安此下民。
虞诩引谚
后汉书虞诩传
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京师为周举语
后汉书周举传
五经纵横﹑周宣光。
京师为光禄茅才谣
后汉书黄琬传
欲得不能。光禄茂才。
颍川为荀爽语
后汉书荀淑传
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时人为陈氏语
后汉书陈寔传
公惭卿﹑卿惭长。
京师为李氏语
后汉书李固传
父不肯立帝。子不肯立王。
京兆民语
后汉书延笃传
前有赵张三王。后有边延二君。
陈蕃引鄙谚
后汉书陈蕃传
盗不过五女门。
三府为朱震谚
后汉书陈蕃传
车如鸡栖马如狗。疾恶如风朱伯厚。
甘陵民谣
后汉书党锢传序
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获印﹑周仲进。
汝南南阳二郡民谣
后汉书党锢传序
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
弘农成琎但坐啸。
太学诸生语
后汉书党锢传序
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
天下为贾彪语
后汉书贾彪传
贾氏三虎。伟节最怒。
陈琳引谣
后汉书何进传
掩目捕雀。
:
冀州民为皇甫蒿歌
后汉书皇甫蒿传
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道士负布歌
后汉书董卓传
布乎。
献帝初幽州童谣
后汉书公孙瓒传
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
蒲亭乡为仇览谚
后汉书仇览传
父母何在在我庭。化我鸤枭哺所生。
京师为董宣歌
后汉书董宣传
枹鼓不鸣﹑董少平。
凉州民为樊晔歌
后汉书樊晔传
游子常苦贫。力子天所当。宁见乳虎穴。不入冀府寺。
大笑期必死。忿怒或见置。嗟我樊府君。安可再遭值。
天下为四侯语
后汉书宦者单超传
左回天。具独坐。徐卧虎。唐两墯。
时人为任安语
后汉书任安传
欲知仲桓﹑问任安。
居今行古﹑任定祖。
京师为杨政语
后汉书杨政传
说经铿铿﹑杨子行。
京师为戴冯语
后汉书戴冯传
解经不穷﹑戴侍中。
寿春乡里为召驯语
后汉书召驯传
德行恂恂﹑召伯春。
时人为周泽语
后汉书周泽传
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齐。
一日不齐醉如泥。既作事。复低迷。
时人为许慎语
后汉书许慎传
五经无双﹑许叔重。
京师为黄香号
后汉书黄香传
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豫章乡里为雷义陈重语
后汉书陈重传
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
梁沛间为范冉歌
后汉书范冉传
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
益都为任文公语
后汉书任文公传
任文公﹑智无双。
光武述时人语
后汉书郭宪传
关东觥觥﹑郭子横。
平原人为王君公语
后汉书逢萌传
避世墙东﹑王君公。
京师为井丹语
后汉书井丹传
五经纷纶﹑井大春。
梁鸿五噫歌
后汉书梁鸿传
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
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
时人为戴遵语
后汉书戴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