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7-诗藏 -03-诗集

10-全宋诗-第7722页

石拂名天下,回视新昌可子孙。
幸甚身游大人国,恍然梦跨北溟鲲。
吴宗旦 句
避暑自应归故国,无端依旧入扬州。
吴倧 句
老去渐同嫫母丑,归来免效买胡留。
两生更肯从绵蕞,高祖规模又不同。
吴市终身避言耳,去家岂是去为仙。
杨柳池深鱼乍出,桑麻土润燕初归。
渔携纲近鸥斜去,人过桥东影倒行。
岸近田多损,潭深石叠平。
村舂林外急,钓艇柳阴横。
竹牖迎风翻贝叶,铜炉温火养龙涎。
吴倧 夏暑
旧闻有西山,松风六月寒。
明当整襟屦,舒笑青云端。
招手尘外人,瀹泉采芳荪。
吴遵 龙浔山
危亭瞰碧虚,缥缈青林薄。
坐久人不知,衣上云光落。
绝构临层霄,虚窗动元气。
晨兴苍莽间,诸峰在平地。
吴遵 题早春亭
百里桑麻雨露同,溪山无地不春风。
东风若问春来处,尽在门前桃李中。
吴遵路 经照湖方干旧居
磻豨垂钓者,终得展其才。
何事先生隐,不逢明主来。
泉声秋雨歇,月色夜云开。
对此空惆怅,吟魂早晚回。
吴遵路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高躅动京国,静缘怀故山。
扁舟乘兴往,孤鸟倦飞还。
社漏重湖外,霞城积霭间。
碧云聊寓意,即境自幽关。
五迈 跋黄京甫必昌提干四书讲义
吾友黄京甫,顺资厚以浑。
自了场屋债,偏参诸老门。
四书不释手,日旰忘晨飧。
超悟到圣处,不能忘于言。
序讲凡五篇,字字比玙璠。
伊洛有心印,传受百圣源。
紫阳有心灯,瞩破万世错。
得君再细绎,提醒钩其玄。
如印一洗涤,篆籀宛然存。
如灯增膏油,光焰大且敏。
我昔从师以,是书粗计论。
老大学不进,德性焉能尊。
因君重感慨,旧闻日当温。
愿言剪枝叶,作音事本根。
五迈 跋林学士宋聊帖
朝为一旅人,暮推拾九官。
趾高气且浮,反面视孤寒。
昔闻韩魏公,义风塞人寰。
赤舄坐书锦,有客排其关。
孤身无所贲,乞公玉盥盘。
公笑授之去,感涕双汍澜。
我始得此事,谓可耸俗观。
家传书甚悉,国中载不完。
今见学士帖,烂然银钩蟠。
方其一第初,半载游长安。
持书遗乡朋,客费无虚闲。
近得奁中赀,分壮贫士颜,
宁我食无鱼,不忍渠无餐。
宁我裾无华,不忍渠衣单。
臭味何所爱,敢言囊之悭。
犹愈轻薄儿,一笑黄金拚。
我来阅遗书,据案发长欢。
纵横缠片纸,突兀已万间。
魏公为上相,庇士易为权。
林公初筮仕,为此良独难。
景仰前辈人,高节骞云山。
原下不可作,清风何时还。
泚笔哦此诗,寄名乌线栏。
五迈 白发叹
日月转四时,团团辗清昊。
人生一世间,轻尘棲弱草。
寒暑不相贷,容鬓岂常好。
嗟予涉世纷,闻道苦不早。
尘劳纵掀簸,冉冉风中葆。
行年将四士,素标已插脑。
星星缠数茎,烂熳色胜缟,
耘镊虽暂无,安能遏衰槁。
黄精何要铒,已白恐难扫。
幸有琴心文,真诀堪却老。
华池溉隐芝,青青可常保。
斯理不吾欺,从今勤探讨。
要当验他时,难为常人道。
五迈 白发叹
青铜作明鉴,皎皎铺晴昊。
照我沐初晞,几缕经霜草。
本无适俗韵。颇识林园好。
何为浪自苦,落得衰颜早。
悬知日夜改,青丝成素葆。
达人遗世累,士木视肝脑。
那於形骸间,计校玄与缟。
彼独何人哉,而我叹枯槁。
壮年不可挽,过日如霜扫。
但有岁寒心,不逐冰霜老。
誓开三径荒,种艺杂庸保。
虽无大药资,尚得恣幽讨。
此外尽悠悠,置之不复道。
五迈 白发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