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7-诗藏 -03-诗集

10-全宋诗-第513页

日长嗟侣少,风动喜朋来。
共此林泉兴,生涯水一杯。
陈宓 次方诗境韵
久别何人与砭盲,新诗见寄味偏长。
求仙已得丹升鼎,凿石仍成玉作堂。
暖日松筠香北牖,清风书卷散东床。
静中剩得无穷味,笑看蜂衙早晚忙。
陈宓 次方云台韵
泉石膏盲世欲忘,扁舟更遡寿湖光。
也知他日持荷橐,不似闲时制芰裳。
雨后尚馀新稻熟,风前偏觉荔枝香。
人生有禄亲头白,万石何如宦本乡。
陈宓 次柯东海于安溪流惠亭
少壮成何事,蹉跎鬓欲翁。
尚馀朱墨日,可欠芰荷风。
归鹭依山白,新蟾蘸酒红。
晴空无点翳,秋气遥梧桐。
陈宓 次李弘斋韵送任宰
近日延平创小斋,四方佳友为朋来。
虽为书上究馀味,更要心中绝点埃。
健德千年期不已,高标万变讵能推。
直须义利途中办,宁使饥肠屡隐雷。
陈宓 次林司户清水岩韵
祷雨当年百丈峰,森森夹径耸修筇。
甘霖尚想四垂合,清境无因一到重。
仙伯遗纵参佛迹,王公新咏张军容。
索诗尚及疏庸令,筳寸何堪击钜钟。
陈宓 次刘学录梅韵
一株相伴古城隈,日日扶筇探未开。
除是风饕还暂往,若教雪压亦须来。
陈宓 次刘学录梅韵
春风来信已分明,不待骚人玉笛横。
莫道未开难等候,开时却恐转关情。
陈宓 次刘学录梅韵
明珠的皪逞妍姿,倏见风前舞袖披。
只是嚼芳酸已露,况当小雨弄黄时。
陈宓 次刘学录梅韵
琼裾初到似含羞,剩拟人间款曲留。
只恐寒夜归去蚤,先须秉烛问端由。
陈宓 次刘学录梅韵
南方地暖开仍早,容易离思岁月长。
幸有高人知此意,山游百度又何妨。
陈宓 次刘学录韵
中年早透利名关,坐看孤云际海还。
昼静架书偏悦目,秋凉庭树倍怡颜。
不陪长者终朝诲,那得尘踪一日闲。
我亦小园初种竹,请君来闯出篱斑。
陈宓 次刘学录韵并以胡桃寄之
中腴外劲介如坚,能伴寒松晚菊鲜。
闻道元城心似铁,故教持向蛤蜊前。
陈宓 次刘制干潜夫趣续谱韵
浓阴尚想升平日,老干曾经五百年。
商略正须凭众口,品题谁敢继先贤。
素团比玉清仍润,繁颗如星艳欲然。
天予环奇资赋咏,况当时思似流泉。
陈宓 次楼宗簿祷雨韵
农家累月望云霓,多谢贤侯恳切祈。
群望三旬几遍走,百川一夜忽东之。
天心感格直堪必,岁事丰登尚可期。
和气致祥非诞语,愿将此意播声诗。
陈宓 次楼宗簿祷雨韵
君侯忧国念,食顷讵能忘。
尽变庖厨馔,全销燕寝香。
连朝成霭霭,中夜忽浪浪。
坐想溪十曲,恩波似个长。
陈宓 次楼宗簿祷雨韵
旱气满南州,深贻旰食忧。
蟹能升古井,龙敢卧深湫。
德政真无愧,丰年信可求。
野人无别慕,鼓腹事西畴。
陈宓 次年又约二丈集沧洲
去年今夕晴还雨,今岁连朝雨忽晴。
不请高人来共看,月华肯□十分明。
陈宓 次年又约二丈集沧洲
沧洲荷盖已先枯,嫩处犹堪酌酒壶。
小舫共游期到晓,夜深尚可觅寒鲈。
陈宓 次潘丈韵与刘学录
以彼月中桂,来娱地上仙。
冲融胸内乐,摆落世间缘。
人语春风里,秋归夕照边。
主翁长静坐,不是学安然。
陈宓 次泉守游郎中
七闽遍数刺桐州,自昔贤侯惠爱留。
洛水桥新浑似昨,梅溪人诵不能休。
近来善政称三最,相继清名照九秋。
我别十年思一到,不知何日此心酬。
陈宓 次泉守游郎中
穷山野老腹应便,冕黻朝天袂屡牵。
黄霸拟登三事列,寇恂仍借一期年。
极知公意山林峦,自是天心鳏寡怜。
顾我闲人邻邑住,密依仁政亦熙然。
陈宓 次仙豩陈侍郎韵寄题刘尚书二首 秀野
迂叟相望百载间,遗风谁道久凋阑。
欲期他日勋名盛,追作当年榜样看。
汗漫西湖开望哀,崔嵬方巘献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