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7-诗藏 -03-诗集

10-全宋诗-第4702页

殊常,握手何从容。
杯擎陆羽水,茶泛玉川风。
鹤庵散仙,恒斋老翁,
把臂大笑声融融。天风吹袂欲轻举,
白云缥缈将何从。不知海外之三山,
群仙之乐与此将异而或同。迄今别去五六载,
我舟又复来掀篷。山灵偃蹇我倨傲,
尘怀汩没不得追前踪。风帆一笑金山过,
山头日落飞冥鸿。
潘矩 献沈詹事
昔年单骑向筠州,觅得歌姬共远游。
去日正宜供夜直,归来浑未识春愁。
禅人尚有香囊愧,道士犹怀炭妇羞。
铁石心肠延寿虊,不风流处却风流。
潘阆 北高峰塔
北高峰上塔,竟上最高层。
尝谓人难到,何当我独登。
天香闻不断,海月见微稜。
懒下红尘路,重来恐未能。
潘阆 泊禹祠
禹庙高高万木齐,蟾蜍影里月光低。
出中不惯闻寒漏,一夜猿惊与鸟啼。
潘阆 曹娥庙
曹娥庙前秋草来,曹娥庙里秋月明。
扁舟一夜炯无寐,近听潮声似器声。
潘阆 长安道中
游子辞乡早,高堂亲已老。
燕来不东飞,寄书何日到。
潘阆 呈钱塘知府薛谏议
再到钱塘眼暂清,骑驴看月又南行。
可怜一片西湖水,不得垂纶老此生。
潘阆 春日对酒书事
车马不暂驻,年光如泻波。
人间欢乐少,陌上别离多。
往事只如此,浮生终若何。
花前一尊酒,得失且高歌。
潘阆 到钱塘却寄姑苏太守
姑苏太守义何长,东泛仙舟已不忘。
更借洞庭湖上月,数宵本送到钱塘。
潘阆 赴滁州散参军途中书事
微躯不杀谢天恩,容养疏慵世未闻。
昔日已为閒助教,今朝又作散参军。
高吟瘦马冲残雪,远看孤鸿入断云。
到任也应无别事,愿将清俸买香焚。
潘阆 宫词
学画蛾眉独出群,当时人道便承恩。
年年不见君王面,花落黄昏空掩门。
潘阆 孤山寺见从房留题
宝塔孤峰顶,师居积翠中。
四边湖水绕,一迳郭门通。
香滴松梢雨,凉生竹簟风。
閒吟与閒坐,此兴与谁同。
潘阆 瓜州临江亭留题
谁构危亭已半空,野人时得恣疏慵。
閒观扬子江心浪,静听金山寺里钟。
醉卧岂能妨燕雀,狂吟争法劝鱼龙。
夜来雨歇蛙声乱,忆著嵩阳千万峰。
潘阆 癸未岁秋七月祷禹庙
万古稽山下,森森大禹祠。
幽人来暗祷,灵魄望潜知。
帝虑河频决,民忧业旋移。
自惭无异策,载拜泪双垂。
潘阆 过华山
高爱三峰插太虚,掉头吟望倒骑驴。
旁人大笑从他笑,终攎移家向此居。
潘阆 寄陈希夷
不信先生语,刚来帝里游。
清宵无好梦,白日有閒愁。
世态既如此,壮心应已休。
求归归未得,吟上水边楼。
潘阆 寄会稽仲休山人
近携琴鹤游东越,曾接谈谐气味深。
佛意已知师达了,儒书却为俗披寻。
稽山有雪寒凝骨,鉴水无风冷彻心。
别后相思向谁说,只应霜鬓暗相侵。
潘阆 寄石隐之
独上危楼返照间,乱鸦群鸟噪回还。
故人岁暮在何处,空见千山与万山。
潘阆 寄赠柳殿院开授崇仪使赴边上
从来长见说兵机,今日君恩志岂违。
骢马不骑骑铁马,绣衣休挂挂戎衣。
雄师已听心皆伏,丑虏将闻魄尽飞。
应笑苦吟头白者,二南章句转衰微。
潘阆 金陵禁林有感
六代繁华难重问,此时兴废动吟情。
空流一带秦淮水,朝暮惟闻鸣咽声。
潘阆 金山寺留题
金山碧崔嵬,我泛扁舟来。
虚阁登还下,长廊去复回。
梵刹绝顶立,僧房八面开。
波涛起蛟蜃,洞穴生风雷。
千载有高松,万古无纤埃。
葛衣惹秋云,草履黏苍苔。
孤城寒角动,片帆暮钟催。
郎吟成此章,欲返犹徘徊。
潘阆 九华山
将齐华岳犹多六,若并巫山又欠三。
好是雨余江上望,白云堆里泼浓蓝。
潘阆 句
何须三叫绝,已恨一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