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7-诗藏 -03-诗集

10-全宋诗-第3747页

况子之稽山。
银茜视两赤,朝家知其难。
鼎鼎数万户,赋重民生囏。
山陵五云飞,办护力更殚。
预买万世敝,法贪至於残。
越人瘠已甚,当馈几发叹。
名臣为竭力,减额宜少宽。
不齐物之情。兹事终变翻。
箕敛及难豚,诡户多容奸。
竟未得要领,条令何其烦。
通才善剸剧,南康遂通班。
诚心试求之,要使后可观。
古仕不出乡,习俗不出乡,
习俗皆素闲。东嘉尝客授,
寻乃乘朱辬。略如仕於乡,
非意不得干。况昔摄邑久,
疾苦知民间。故吏想犹在,
疲氓知长官。宜若差易耳,
未免送以言。权虽与正同,
事体终两般。趣办不计久,
为真事多端。遇事勿生风,
三思庶能安。试登宽简堂,
取我前碑看。六一真格言,
坐右当铭盘。向来难奉母,
版舆今似潘。外尽抚字劳,
退公悦慈颜。莲峰声望重,
待子兴门阑。勉哉发政誉,
行矣闻天关。
楼钥 送朱季公倅严陵
朱家族裔甲龙舒,循吏清名史特书。
止为啬夫恩所部,至今庙食盛乡闾。
舍人曾赋严公濑,季子方题仲举舆。
但向棠阴增蔽芾,桐乡今却在桐庐。
楼钥 送朱季公守封川
韶阳生长十余年,城郭重经固宛然。
叹息紫微仙去久,尚余遗墨照山川。
楼钥 送朱季公守封川
桐乡汉有大司农,封守今推陈秀公。
君向邦人著遗爱,近追相业远家风。
楼钥 送朱季公守封川
乡评久说雁行贤,剖竹封川与剑川。
不用对床风雨约,政成同取旧青毡。
楼钥 送朱季公守封川
吾乡棋社寖凋零,赖有朱家好弟兄。
举酒看看故人少,阳关莫唱断肠声。
楼钥 送朱季公守封川
妙舞清歌有二姝,后堂曾见绣罗襦。
岭南太守风流胜,不用归舟载绿珠。
楼钥 送朱叔止守南剑
舍人簪笔旧甘泉,家学相传子姓贤。
未羡夹河为太守,阿连剖竹向封川。
楼钥 送朱叔止守南剑
槜李曾蜚剸剧声,贰车仍赞虎头城。
朱辬小试承流手,要继桐乡循吏名。
楼钥 送朱叔止守南剑
万竹蟠山喉不乾,两龙潜水气犹寒。
郡斋见说真图画,公退何妨一倚栏。
楼钥 送朱叔止守南剑
下水上山腰带州,人家无数起危楼。
遨头不用喧箫鼓,只把清诗纪胜游。
楼钥 送朱叔止守南剑
同盟东下或西征,老我惟知管送迎。
只恐政成登省户,未容归骑向西城。
楼钥 送朱叔止守南剑
名画法书知几编,俸余宁复计求田。
麻沙賸买新文字,归满米家书画船。
楼钥 苏江阴挽词
万卷蟠胸次,千篇秀笔端。
朝行期奋迅,贤路竟艰难。
虽号循良守,欠为文字官。
遗编幸无恙,留与后人看。
楼钥 苏江阴挽词
伊昔初倾盖,摛文已甚工。
亲闻南涧语,谓有魏公风。
既往言多验,归来道更穷。
诲言非教佞,后裔报宜丰。
楼钥 宿登山
竹舆来访小梅山,山在空濛紫翠间。
岚雾满林朝漠漠,溪声和雨夜潺潺。
峰头丹井随潮信,松下禅房旧祖关。
谁是无生谁不死,晨钟未响梦先还。
楼钥 宿佛日山
平生临平山,知诵藕花句。
轻帆几来往,山色澹如故。
宁知千万峰,中间著佳趣。
萧萧苍髯翁,为指花城路。
我来春正浓,天寒日将暮。
云深钟呗鸣,自喜得胜贝。
缅怀玉局仙,老笔扫朝雾。
玉槊俨相持,珠旒竟何所。
惟余渥洼水,苍龙角牙露。
人间翻覆手,烈日变烟雨。
俗子眩炎凉,三四错赋芋。
道人笑视之,万化随所遇。
深坐十笏地,一息了千虑。
个中谁得知,幽鸟背人去。
楼钥 宿仙居民家
投暝人家欲睡时,雨声不断水平池。
回头已过三江渡,醉看车中总不知。
楼钥 宿育王山涵秋
清秋来此宿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