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7-诗藏 -03-诗集

10-全宋诗-第3743页

br> 熬波亦良苦,乐岁色犹菜。
输盐不得钱,何以禁私卖。
所在积蠹久,良法浸多坏。
吾闻不无术,更当审利害。
熟视不为谋,空餐愧难盖。
不应行一切,遽使绝称贷。
富者能寡取,倍息久仍在。
贫者庶少宽,公私可缓带。
母年登九十,家居幸康泰。
其家不从政,礼经有深戒。
幸子去不远,时时可归拜。
小别不足惜,轻舟送前迈。
楼钥 送袁恭安赴江州节推
袁氏四世凡五公,唐朝三相传家风。
君家几代擅儒业,高曾艺苑俱称雄。
大父谦尊古君子,诸父名高表吾里。
一门子弟更竞爽,挹取乙科自君始。
九江需次今几年,去去渌水依红莲。
忘年论交正相予,叱驭欲往难留连。
老我秋来抱病久,临岐无由置尊酒。
只从卧内叙离怀,恋恋掺祛仍握手。
鹏程万里兹权舆,平时义方师有余。
送人以言古所重,虽诵所闻宁起予。
君看公孝与孟博,太守坐啸仍画诺。
一郡之政赖关决,千里应须念民瘼。
乡州义事烦主盟,纤悉於余无隐情。
处事条理亦为政,知君出仕当有声。
尊公亦入闽中幕,公退著书端不恶。
君才更得江山助,简书既省寻家学。
君行远业未可量,弟兄丹桂终齐芳。
老悖无庸况多病,尚能留眼看翱翔。
楼钥 送袁和叔尉江阴
澄江少日曾经行,高城傍有长江横。
君山特立江之汀,下瞰淮甸一掌平。
申港引潮深无声,万顷灌注滋农耕。
战国今几二千龄,黄歇此地犹垂名。
旧以邑属南兰陵,疲於奔命吏失宁。
今焉裂地为专城,独当一面行双旌。
井市虽小民厚生,四十万缗输赋征。
舶商辐凑众货赢,牒诉简省官曹清。
一邑负郭相依凭,守宰同僚齐弟兄。
脉络贯通易尽情,慰职无卑近编氓。
坐阅是否真权衡,傍郡孔道困将迎。
我乃静趣如郊坰,安舆并行人子荣。
况有海错供庖烹,河肫鲥鮦鲜不腥。
车螯蛤蟹均藜羹,夫君传家有典刑。
父子知己人一经,诗书满门不憀卿。
岂羡汉士黄金籯,荐口久已彻帝京。
九万自此开鹏程,平生寒窗照短檠。
兴亡千古无遁形,妙年射策当彤庭。
归领后生为主盟,友朋讲习诚专精。
世故多端须饱更,京口直下连沧溟。
官府阔稀行旅惊,边头久无夕烽青。
要在弹压潢池兵,簿书期会勤经营。
人物酬应审重轻,一言行之可终身。
谨毋失己毋失人,赠人以言岂吾能。
颇尝於此三折肱,举以送君君试听。
楼钥 送曾南仲寺丞守永嘉
六和久坐趣归鞭,却送旌麾水竹边。
无说可裨新令尹,有诗重送老同年。
城隅绿竹今安否,庭下朱栾定俨然。
回首东州真梦境,羡君此去若登仙。
楼钥 送曾无玷寺丞守池阳
我朝衣冠盛,名家数三曾。
南丰暨赣川,后起参温陵。
迩来螺川族,駸駸著簪缨。
春风雁塔中,参差见姓名。
君才素颖出,健笔随纵横。
江右两壮县,谈笑政已成。
河阳桃李花,武城弦歌声。
入朝八九载,去拥池阳旌。
年家有旧好,一见意气倾。
更因刘御史,为君写先铭。
去年叨省郎,君亦转为丞。
中都但交谒,名纸空毛生。
惟因候宾庑,接膝倾交情。
分阴尤可惜,翻恐倒屣迎。
阿连幸为寮,庶几多合并。
宁知成勇退,拂袖寻归程。
秋浦素简静,不足烦公行。
要当试盘错,才刃新发硎。
似闻有剧部,或已荐长卿。
君其少停骖,有诏来皇扃。
楼钥 送张定叟尚书镇襄阳
公家忠献公,勋名照穹壤。
南轩传圣学,后进斗山仰。
尚书天分高,百间真朗朗。
日坐四益堂,濡染助涵养。
小出辄惊世,发誉自英簜。
两朝倚才刃,三接承睿奖。
堂堂尹京手,风采汉张敞。
九街寝桴鼓,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