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类奏灾异并覆凤翔<锍-釒>请行内外诸臣痛加警省仍劝
上勤政事虚听纳以仰答
天戒
上曰然今岁灾变异常
上天示警朕心深切兢惕尔内外臣工务痛加儆省脩举实政共承
天意
端储教
○隆庆元年正月戊辰礼部请册立 东宫
上谕曰皇子年尚幼且先赐名徐议册立
○甲戌赐 皇子名
上亲告
奉先殿
大行皇帝几筵而命皇子以辞曰朕兹恭请命于
祖考赐尔名曰 夫钧者言圣王制驭天下犹制器者之转钧也其为义大矣尔其念之哉
○隆庆二年正月癸亥礼部尚书高仪等复上<锍-釒>请立东宫其略言自古明王图治忠臣□□莫不以建储为重所以定国本安人心也恭惟
皇上笃生元嗣已踰六龄主器得人臣民欢戴早建预餋宜在此时臣伏睹宣德弘治中
皇子皆二龄而册立成化中
皇子六龄而册立具在国史今
皇子虽在冲年而旧典可据且奇表秀发睿质异常必册立之仪既行则教餋之道可举惟
皇上早从众心择日册立实
宗社万年无强之休<锍-釒>入
上乃许之曰卿等请建皇储至于再三沥诚弥切陈义甚正特允所请其择日具仪以闻
○三月辛酉
上御皇极殿传制册立皇子 为皇太子命成国公朱希忠为正使持节太学士徐阶为副使捧册宝诣文华殿行礼册文曰盖闻万国之本属在元良主器之重归于长子朕恭膺
景命嗣抚丕图远惟古昔早建之文近考
祖宗相承之典爰遵
天序式正储闱咨尔元子 日表粹和天姿頴异诞祥虹渚夙彰出震之符毓德龙楼允协继离之望是用授尔宝册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于戏启克敬承是以识姒传之衍诵能基命是以卜姬祚之长尔尚式彼徽猷定乃幼志勤春夏秋冬之学用广聪明亲左右前后之贤豫端蒙餋俾三善悉备百度惟贞益绵
宗社之洪休普慰华夷之仰戴斯予一人永有庆焉钦哉
○隆庆五年正月庚寅大学士李春芳等言
先朝故事
东宫未出阁时阁臣以朔望次日行谒见礼即今春和宜命臣等举行如例不惟臣等获遂仰瞻之私而
东宫殿下亦可闲习礼仪餋成储德且今岁来朝官员咸愿一睹
睿容请于二月上旬之吉许臣等率诸臣于文华殿门朝见以慰天下臣民之心
上许之令以二月二日谒见
○隆庆六年二月庚戌以
东宫出阁讲学命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高仪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张四维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脩撰余有丁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编脩陈栋充侍班官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马自强陶大临翰林院编脩陈经邦何洛文检讨沈鲤张秩充讲读官检讨沉渊许国充校书官制敕房办事大理寺左寺正马继文徐继申充侍书官先是大学士高拱等请选
东宫辅导官僚会同吏部推举
上曰东宫官宜加慎选不必备员于是拱等<锍-釒>名以闻
上从之仍谕拱居正提调各官讲读
遵成宪
○隆庆元年六月丙申先是御史张槚言皇极等殿门宜悉复
圣祖旧额太监李芳言南北二郊当合祀
上俱下礼部会官详议至是上议曰
天子正朝之殿所以临御万邦其名义实至重我
皇祖缔造之初名以奉天盖用明王奉若天道之意
先帝因
天心示变革故鼎新之余更曰皇极盖取洪范皇建其有极之意为义并精所包皆广至于他殿阁名额先后虽殊意各有当夫
皇祖为创业垂统之圣君
先帝实中兴礼乐之英主凡有制作莫不仰顺
天心远稽古训皆非臣下所敢轻议但窃见我
皇上御极以来善继善述因革得宜凡事关典礼纲常安危治乱遗诏所载者俱次第厘正其遗诏所□□□□更张者则率循成宪不愆不忘盖厘正者所以新一时更化之宜而率循者所以存三年无改之义
圣明举措高出千古若殿门等额遗诏未载关系颇缓今使于
先帝山陵甫毕之后一旦举而尽更之窃恐
皇上纯孝之心有所未忍臣等以为宜遵旧名为当又言臣等谨按周礼言圜丘方丘之制甚详列载燎坛瘗坎礼乐象舞之数亦各有别则知天地分祭之说在成周已然矣秦汉之初去古未远皆主分祭自是而后则分合靡常而议论不一然大抵主分祀者十之六七主合祀者十之二三程颐朱熹号称大儒一则曰冬至祭天夏至祭地此何待卜一则曰天下有二大事一是天地不当合祭则分合之当否概可见矣我
太祖高皇帝定鼎之初一时廷臣斟酌考订建
圜丘于钟山之阳以冬至祀 天建
方丘于钟山之阴以夏至祀 地盖亦仿周礼而为之至洪武十年偶感阴雨始改合祀我
世祖皇帝应运中兴乃集廷议更定四郊如洪武初年之制当时诸臣亦多辨论
先帝折衷断自
圣心锐然举行然非
先帝作而为之实遵
圣祖初制也恭遇
皇上嗣登大宝遵奉遗诏凡一应郊社等礼下之廷议令参稽旧典斟酌改正中间如大享之礼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