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流泽而弥远。克昌厥休。于昭积累之传。永建乃家。丕显宠光之渥。升孤传之典礼。祚濮国之山川。王土苴茅。贲身章于盭绶。双旌导节。更将律于戎容。仍参相绂之华。增重宗盟之势。陪其采赋。示乃眷私。于戏。后嗣以广亲亲。既笃统承之举。有国以明善善。宜思济美之规。益迈令猷。勉祗予训。可特授检校少傅、定武军节度使、依前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进封嗣濮王、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

  

●宋大诏令集卷第五十

  宗室十

  杂诏

  赐大宗正司诫励宗子修学诏庆历五年二月己未

  朕思古之人君。莫不厚亲戚以辅王室。始家邦而化天下。近鉴前史。有足观者。如汉河间之好书。东平之乐善。不亦为风教之助乎。国家之兴。八十余载。子孙蕃衍。几数百人。比令建置宗室。开敞居第。所以示纠合之义。敦睦之爱。亦尝临遣儒士。往授经训。虽忠孝笃行。人皆夙习。而诗书成业。罕闻来上。自今帅诸宗子。励翼一心。周旋六艺。以废学为耻。以饰身为贤。朕岂爵赏之恡哉。使四方谓朕有懿亲茂族。为国盘维之固。诚不愧于前代也。宜令睦亲南北宅诸院教授官。常具听习经典文辞书翰功课以闻。咨尔宗室。体我眷怀。

  宗室迁官诏至和三年八月壬子

  朕祗遹先谟。特遵常宪。载惟考绩之令。盖畴莅事之勤。况本支茂于皇宗。盘维固于王室。傥用法而削。则伤睦族之恩。苟见劳而迁。且匪徇公之道。又念奉朝既久。乐善不言。常协用于前彝。宜特宽于新制。使尊卑各叙。进官者率以限年。若德业众称。加禄者亦有异数。并期祗节。无怠省躬。先朝旧制。皇族在班及十年者。具名取旨。令中书枢密院检勘。自明堂覃恩后。及十年者。特以名闻。当议依天禧元年正月。宗正寺所定年劳次第。各与迁官。其近因特恩迁官者。以更理十年、方依此施行。

  允弼允良朝朔望诏治平四年正月丙寅

  护国军节度兼中书令东平郡王允弼。泰宁军节度中书令襄阳郡王允良。古之王者。褒礼近属。所以广亲亲之恩。伯祖、叔祖。皆先帝之所甚重。而冲人所当优待者也。其朝朔望。以表异数。

  封艺祖后一人为王诏熙宁元年九月甲子

  昔我艺祖之兴。以天发之期。兵未始一血刃。而卒肇造区夏。其大谋盛烈。被诸万世而莫高焉。朕奉圣绪。夙夜不敢康。乃顾后之子孙。寖微不显。而有司未尝议封爵之文。岂朕所以尊大统、推亲亲之意哉。且积厚者其流必远。施大者其报必丰。宜令中书门下考大宗之籍。以属近而行尊者一人。裂土地而王之。使常从献于郊庙。世世复续。以称朕尊祖报本之志焉。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宗子恩礼诏熙宁二年十一月甲戌

  自我祖宗惇叙邦族。大则疏封于爵土。次则通籍于闺台。并留京师。参奉朝请。然而世绪寖远。皇枝益蕃。属有亲疎。则恩有隆杀。才有贤否。则禄有重轻。今而一贯于周行。是亦奚分于流别。虽敦睦之道诚广。而德施之义未周。故廷臣数言。宰相继请。谓宜定正。限以等夷。朕惟亲戚之间。经史有训。汉唐之世。典故具存。或以九族辨尊卑。或以五宗纪远近。或听推恩而分子弟。或许自试而效才能。或宗子之贤。得从科举。或诸王之女。自主婚姻。尽前世之所行。顾当今之未备。况我朝制作。动法先王。岂宗室等衰。乃无定著。因俾群公之合议。将为一代之通规。载览奏封。具陈条目。以谓祖宗昭穆。是宜世世之封。王公子孙。抑有亲亲之杀。若乃服属之既竭。洎于才艺之并优。在随器以甄扬。使当官而勉懋。至于任子之令。通婚之仪。凡曰有司之常。一用外官之法。佥言既允。朕意何疑。告以将来。用颁明命。宜依中书枢密院所奏施行。

  赐濮邸诸父加恩诏元丰七年二月庚辰

  朕自嘉祐中从先皇帝入居储宫。离濮邸已二十余年。今日缘奠故伯宗辅。因得趋谒濮安懿王祠堂。顾瞻诸伯叔父。所存者无几。皆齿发衰迟。仪形非往日之比。深用恻然。其议加恩诸父。

  六房择最年长与官御笔大观二年八月二十二日

  上皇之孙。于属虽远。亲亲之义。族有戚疎。恩有厚薄。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闻上皇之孙、未有官者。六房余三十人。至或贫乏不能自存。为之恻然。已降指挥。置敦宗院。可令疾速措置闻奏。其六房内、各择最长、年二十以上。与三班奉职二人。一房及六人以上者加一人。仍并添差监当差遣。

  贬责

  责允言诏大中祥符三年四月辛亥

  皇侄、左屯卫将军允言。罔遵教导。尝冒宪章。虽坐左迁。曾无悛革。家庭之内。惨虐屡闻。尊属之间。侵凌斯甚。及兹按劾。备见尤违。在于公朝。合从吏议。尚念素婴心疾。特屈简书。止降秩于春坊。俾省躬于私第。可责授太子左卫率府副率。绝其朝谒。

  莒国夫人和氏不得入内诏景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