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六斗四升四合四勺;又福建连江营都司谭纶邦等二员随带跟兵、字识二十一名,总兵郑国卿、都司吴壮图等二员随带跟兵、字识三十六名,自五十二年九月初三、十一月二十一、二十三等日渡台起,至五十三年五月初六、十一、十二等日内渡止,共支过盐菜银五百二十两八钱二分六厘一毫,口粮米一百三十二石七斗九升一合七勺。查跟兵一项,前经臣部行查兵部覆称,并无此项名目,其因何携带,有无案据,行令该督查明报部,再行核议在案。今此案应仍令该督查明原委,报部再议。又册造前后五次兵丁内阵亡病故兵丁六百八十四名、余丁六名,册内长支盐菜银两,并未将作何办理之处逐一声明,所有共支过一个月盐菜银八百七十四两二钱,亦应令查明报部,到日再行核销。其余赴台进剿广东及福建本省绿营官兵、跟役、余丁所支盐菜口粮,据册造以渡台出口之日起,至凯旋内渡登舟之前一日止,统计核算,除裹带银两外,实共支给盐菜银五万五千九百两二钱七分二厘,口粮米一万六百零三石六斗五升五合九勺,臣部按册逐一核算,均与例支数目相符,应准其照数开销。至前项扣除裹带银粮数目,查与内地军需第五、第八、第九、第十等案内记档数目,亦属符合,应毋庸议。

  一、实存银三百八十七万八千七百六十六两二钱六厘八毫,制钱九万串,归入次案旧管项下造报等语。查此案旧管银三百九十三万六千三百六十四两八钱九毫,制钱九万串内,除本案开支银五万七千五百九十八两五钱九分四厘一毫外,实应存银三百八十七万八千七百六十六两二钱六厘八毫,制钱九万串,臣部核算应存数目相符,应于次案旧管项下查核。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

  乾隆五十五年三月三十日工部尚书署理户部尚书事务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御茶膳房奉宸苑事务署镶黄旗汉军都统臣金简、户部左侍郎镶白旗满洲副都统革职留任臣诺穆亲、户部左侍郎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世袭一等轻车都尉革职留任臣蒋赐棨、郎中臣书德、员外郎臣德庆、主事臣成书、主事臣图明阿、主事臣苏藩泰、主事臣丁阶、额外主事臣杨彦青、额外主事臣钱豫章、额外司务臣三多。

  旨:依议。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四本三六六~三六八页。

  一一五、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题本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觉罗伍拉纳谨题为详请报销事:窃照台湾逆匪不法,派调各省官兵剿捕,动用军需银米等项,逆匪荡平,大功告蒇,应即分别造册题报核销。案于乾隆五十三年正月二十七日准到户部咨:报销事宜,自应酌定章程,行令将所有动拨军需银两米石,统于初案作为新收,除本案开销外,其实存之数,即为次案之旧管,递案滚算,首尾联为一贯。其开除项下,如供支官兵盐菜、口粮,并运夫工价口粮,系同时银米兼支者,将银粮俱作为一案造销;如只系供应口粮,或只供应银两,非银米兼支者,仍分案题报。其余军火、夫马、采买、运送等项,悉皆仿此。总随事之先后,挨顺年月,编列案次,逐一造销。如各案中有长支、借支并部驳核减、追赔等项,各照本案催追还项,于登覆案内声明归还原款字样,毋庸另行造报。统俟完竣之日,于汇总收支银粮册内,将准销、删减、追赔及收归存剩银粮各数,逐一分晰造报。再查定例:军需动用银两,除官兵俸饷、盐菜应给库平者毋庸扣收余平外,其余一切采买物料、及运送脚价、零星需用银两,均系每百两扣收平余银一两,俟事竣将各处拨归军需应用银两,应扣余平款项若干,不应扣余平款项若干,实扣过平余银若干,分晰声明汇册报部。其所扣之项作何动用,另行随案题报核销等因。转行遵照在案。

  兹据总局福建布政使伊辙布、署按察使王庆长督同在局府厅等详称:查得闽省剿捕台湾逆匪,派调本省及各省满汉官兵前往征剿,所有先后动拨银米,自应遵照部行,统于初案作为新收造报,业于第一案将原任臬司李永祺署理藩司任内,在于司库各款项下,截拨银三十三万二千一百三十九两九钱六分二厘,作为军需动用,即于第一案作为新收。其派拨各官兵,在于泉州、厦门登舟配渡,所需随裹带粮,缘彼时急于剿捕,各省军粮尚未筹拨,即本省仓榖亦未奉文派碾,是以均就厦防厅、晋江县各常平仓内碾放支给,自应归于本省派碾军米项下造报。其余经过各县所支过境口粮,即于各该厅仓榖项下开销。业将第一案奉调水师、陆路提标等营官兵支应银米,造具清册,详奉题销,节经准到部覆驳查各款,随即檄饬各该承办官确核彼时办理情形,据实详覆,以便分别准驳删减,逐案登覆,陆续详请题结。并将第二案起至第二十九案止,奉调闽省及粤浙等省满汉屯土官兵并解运军饷、制给征兵棉衣、套裤、鸟枪、添设正腰站夫以及浙江、江西等省解闽火药、铅子及闽粤两省汀州、邵武、澄海等营官兵调赴厦门、蚶江、台湾、澎湖等处驻札巡防,又奉拨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等省运闽军米,同江浙两省搭解制钱,以及采买备赏花红、布疋各项,同增募新兵添制枪刀、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