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高丽史109卷-列传22-李谷-000

李谷。
#高丽史109卷-列传22-李谷-001

○李谷字中父初名芸白韩山郡吏自成子也。 自  举止异常稍长知读书  忘倦。 早丧父事母孝。 为都评议使司*椽{ }吏。 忠肃四年中举子科。 硏穷经史一时学者多就正焉。 七年登第调福州司录 军。 忠惠元年迁艺文检阅。 忠肃后元年中征东省乡试第一名遂擢制科。 前此本国人虽中制科率居下列。 谷所对策大为读卷官所赏置第二甲宰相奏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 谷与中朝文士交游讲 所造益深。 为文章操笔立成辞严义奥典雅高古不敢以外国人视也。 奉兴学诏还国寻复如元。 本国授典仪副令元授徽政院管勾转征东省行中书省左右司员外郞。
#高丽史109卷-列传22-李谷-002

元屡求童女于本国谷言于御史台请罢之代作* 曰: "古之圣王其治天下也一视而同仁。 虽人力所至文轨必同而其风土所宜人情所尙则不必变之。 以为四方荒 风俗各异苟使同之中国则情不顺而势不行也。 势不行情不顺而善治之虽尧舜不能矣。 昔我世祖皇帝临御天下务得人心。 尤于远方殊俗随其习而顺治之。 故普天率土欢欣鼓舞重译来王犹恐或后。 尧舜之治蔑以加也。 高丽本在海外别作一国苟非中国有圣人邈然不与相通。 以唐太宗之威德再举伐之无功而还。 国朝肇兴首先臣服着勋王室。 世祖皇帝厘降公主仍赐诏书奬谕曰: '衣冠典礼无坠祖风。' 故其俗至于今不变。 方今天下有君臣有民社惟三韩而已。 为高丽计者当钦承明诏率祖攸行修明政敎朝聘以时与国咸休可也。 而乃使其妇寺之流根据中国寔繁有徒 恩恃宠反挠本国至有冒干内旨争驰传遽岁取童女络绎辇来。 夫其取人之女以媚于上为己之利此虽高丽自取之也旣称有旨岂不为国朝之累乎 古昔帝王发一号施一令天下  望其德泽故称诏旨曰德音。 今屡降特旨夺人室女甚为不可。 夫人之生子鞠之育之将以望其反哺也。 无尊卑之别华夷之*闲其为天性一也。 抑彼风俗宁使男异居女则不出若为秦之赘壻然凡致养于父母者有女之尸焉。 故其生女也恩斯勤斯日夜望其长能有以奉养。 而一朝夺之怀抱之中送之四千里外足一出门终身不返其为情何如也 今高丽妇女在后妃之列配王侯之贵而公卿大臣多出于高丽外甥者。 此其本国王族及阀阅豪富之家特蒙诏旨或情愿自来且有媒聘之礼焉固非常事。 而好利者援以为例凡今使其国者皆欲妻妾非但取童女而已。 夫使于四方将以宣布上恩询咨民隐。 诗不云乎: '周爰咨询周爰咨诹。' 今乃使于外国货色是 不可不禁也。 侧闻高丽之人生女者卽秘之惟虑不密虽比邻不得见每有使臣至自中国便失色相顾曰: '胡为乎来哉 非取童女者耶非取妻妾者耶 ' 已而军吏四出家搜户 。 若或匿之则系累其邻里缚束其亲族鞭挞困苦见而后已。 一遇使臣国中骚然虽 犬不得宁焉。 及其聚而选之姸丑不同。 或啖其使臣而饱其欲虽美而舍之舍之而他求。 每取一女阅数百家。 唯使臣之为听莫或敢违。 何者 称有旨也。 如此者岁再焉或一焉*闲岁焉。 其数多者至四五十。 旣在其选则父母宗族相聚哭泣日夜声不絶及送于国门牵衣顿 栏道呼号。 悲痛愤 有投井而死者有自缢者有忧愁絶倒者有血泣丧明者。 如此之类不可 记。 其取为妻妾者虽不若此逆其情取其怨则无不同也。 书曰: '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 恭惟国朝德化所及万物咸遂高丽之人独有何罪而受此苦乎 昔东海有寃妇三年天旱。 今高丽有几寃妇乎 比年其国水旱相仍民之饥莩者甚众岂其怨叹能伤和气乎 今以堂堂天朝岂不足于后庭而必取之外国乎 虽承恩于朝夕犹怀父母乡党人之至情也。 而乃置之宫掖愆期虚老时或出之而归之寺人终无嗣者十之五六其怨气伤和又何如也。 事有小弊而为国之利者容或有之。 然不若无弊之为愈也 无益于国家取怨于远人其为弊不小者哉 伏望涣发德音敢有冒干内旨上渎圣听下为己利而取童女者及使于其国而取妻妾者明示条禁絶其后望。 以彰圣朝同仁之化以慰外国慕义之心消怨致和万物育焉不胜幸甚。" 帝纳之。 本国除判典校寺事。
#高丽史109卷-列传22-李谷-003

忠惠后二年奉表如元。 因留居凡六年元授中瑞司典簿。 时本国官爵猥滥奴*肄{隶}亦得轩冕。 殿中崔江求为正尹谷闻之寄诗云: "不妨正尹生前得犹胜中书死后加。" 安就赵溟死后皆拜中书故云。 忠穆袭位还国谷寓宰相书曰: "惟吾三韩国之不国亦已久矣。 风俗败坏刑政紊乱民不聊生如在涂炭。 幸今国王受命之国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甘澍。 然国王以春秋之富谦恭 默一国之政听于诸公则其社稷安危人民利病士君子之进退皆出于诸公。 夫进君子则社稷安退君子则人民病此古今之常理也。 然则用人又为政之本也。 盖用人则易知人则难。 不问邪正不论高下唯货是视唯势是依附我者虽奸* {谄}而进之异己者虽廉谨而退之则其用人不旣易乎 用人易故政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