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8-载记

8-华阳国志-晋-常璩-第95页

德者,有刘【感】〔咸〕据《后汉书?独行?李业传》改。孙【宾】〔宝〕依《汉书》七十七改。蔡〔
茂〕原脱。顾广圻校稿云:「蔡茂,在《大同志》,又《士女赞》。陈宠。四部备要本陈下空二格夺「宠伯」二字。【伯鱼】此广汉太守。浅人妄缘上文夺茂、宠填「伯鱼」字也。〔茂〕自郡径迁司徒。宠亦至三公。而【?】〔●〕廖本从衣作?。讽、尹睦、鲜于定、《四部备要》本夺定字,只空位。赵瑶皆公望也。薛鸿,疑当作汉。说在注。辈,卿佐也。【而】许靖亦为上公。【及】何祇、常闳刘、钱、吴、何、《函》、王诸本作合。李本作阐。廖本改作闳。皆有称。此下,张、吴、何、王、浙本皆有一望字。并下连。于其上空格。刘、李、钱、《函》、廖本但空格,无望字,兹从。以处州中,益州恒明各本缺笔。治此郡。
初平中,益州牧刘焉自绵竹移雒县城。筑阙门,云其地不王。云上当有占字。乃留孙修《三国志》作循。吴、何本作修。据之。建安十八年,刘先主自涪攻围,且一年。军师庞统中流矢死。先主痛惜,言则涕泣。广汉太守南【杨】〔阳〕廖本南阳作南杨,误,兹据钱本等改回。张存曰:「统虽可惜,违大雅之体。」先主怒曰:「统杀身成仁,非仁〔者〕廖本无者字,兹依钱本等补。乎。」即免存官。十九年夏,雒城拔。何本作牧,与他旧本并有「雒城援」三字连。廖本无。兹从廖本,删三字(援,李本作接)。襄阳马良书诒刘、李本作诏,吴、何本作诣。《三国志?马良传》作与。诒同贻。诸葛亮曰:「承雒城何、王本作县。已下,尊兄配业光旧各本作先。《函海》云「应作光」。廖本改作光。良本作固作光。国,魄兆见矣。」时州或治成都,时复治雒。为蜀渊府。
十四
雒县  郡治。【泛】〔沈〕旧各本讹作泛。廖本注「当作沈」。乡旧各本「泛乡」上连,下乃空格,甚至提行。以「郡治泛乡」为句。兹移正。有孝子姜诗田【地】宅,姓族。〔大姓〕有镡、李、郭、翟氏。
绵竹县  刘焉初所治。绵与雒,各出稻稼,亩收三十斛,有至五十斛。旧各本皆作「十五斛」。廖本改作「五十斛」。是。汉时,任定祖旧各本此下有安字。廖本删。是。以儒学教,号侔洙泗。有多士,秦、杜为首族也。
什【仿】〔邡〕廖本作仿。县  山出好茶。杨氏为大姓。美田。有盐井。
新都县  蜀以成都、广都、新都为三都,号名城。有金堂山。当作峡。水通于巴。汉时五仓,名万安仓。有枣,鱼梁。多名士,有杨厚、当作序。董扶。当有误。又有四姓马、史、汝、郑者也。
五城县  郡东南。有水通于巴。汉时置五仓,发五县民,尉部主之。「尉部」当倒。后因以为县。〔玄武山,一名三隅山,在县东二里。其山六屈六起。山〕此处原有脱。用《寰宇记》引文补二十字,当旧写本一行。出龙骨。云龙升其山,值天门闭,不达,堕死于此。后没地中。钱写本脱中字。故掘取得龙骨。
郪县  有山原田,富国盐井,濮疑当重濮字。出好枣。宜君山出麋,顾观光校作麈。尾特好,入贡。大姓,王、李氏。又有高、马家,世掌旧各本作常。廖本改作掌。部曲。蜀时,高胜、马秦旧本皆作泰。廖本依《李严传》改作秦。皆叛,伏诛。
广汉县  有山原田。蜀时,彭【义】〔羕〕廖本注云「当作羕」。《三国志》传文不误。有俊才。晋世【改】旧各本皆只此改字。廖本注云:「当作段。下当有容字。段容见《后贤志》。」〔段容〕号令德;故二姓为甲族也。
德阳县  有青石祠。山原肥沃,有泽渔之利。士女贞孝。唐百川校云:《御览》五百五十六引,作「山原沃美,有泽原之利。士女多贞孝。」望山乐水,土地易为生事。车骑将军邓芝此下,顾观光依《御览》补「方之邓林」四字。雅有终焉之思,后遂葬其山。太守夏侯慕《三国志?秦宓传》作纂。未定孰是。时,古濮为功曹。康、古、袁氏为四姓,大族之甲者也。钱写本无也字。
刘氏延熙中,分广汉四县置东广汉郡。咸熙初省。泰始末,《晋书》作泰始二年。又分置新都郡。太康省。末年,又置【蜀】〔新都〕王国晋世无「蜀王国」。按《后贤志?常骞传》当作「新都王国」。蜀郡常骞为内史。永嘉末省。按《晋书?成都王颖传》:「永嘉中,立东莱王蕤子遵为颖嗣,封华容县王。」是颖初封成都王,失权后降封新都王。至永嘉继绝世,乃立遵为县王。然则新都王国已除废。当在永嘉五年,颖败死时国除也。
十五
犍为郡,孝武晋代人当称汉武。盖李寿国号汉,故凡汉帝皆不加汉字。建元六年置。时治鄨。此下廖本注云「当有属」字。今按《汉志》十二县无鄨。若治鄨时即不是属十二县。应是下脱「其后」二字。谓鄨属牂柯后,乃为十二县也。〔其后〕县十二,【汉】户十万。鄨,故犍为地【是】也。鄨有犍山,见《保干图》。元丰本此下空五格。刘、张本提行。武帝初,欲开南中,令蜀通僰、青衣道。建元【
年】〔中〕,旧各本皆作「是元年」。廖本改作「建元年」,又注「
年」「当作中」,兹从廖本。僰道令通之,费功无成,百姓愁怨。司马相如讽谕之。司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