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8-载记

8-华阳国志-晋-常璩-第38页

杀厚,《春秋》讥之;孔子称父子相隐,直在其中。弘实遣赘。”太守无以诘也。州命从事,常以公正谏争为志。杨子云称之曰:李仲元为人也,“不屈其志,不累其身”,“不夷不惠,可瘪之间”;“见其貌者肃如也,观其行者穆如也,闻其言者愀如也”;“非正不言,非正不行,非正不听,吾先师之所畏”。
  ▲子云玄达,焕乎弘圣。
  杨雄,字子云,成都人也。少贫好道,家无担石之储、十金之费,而晏如也。好学,不为章句。初慕司马相如绮丽之文,多作词赋。车骑将军王音,成帝叔舅也,召为门下史,荐待诏,上《甘泉》、《羽猎赋》,迁侍郎,给事黄门。雄既升秘阁,以为辞赋可尚,则贾谊升堂,相如入室,武帝读《大人赋》,飘飘然有凌云之志,不足以讽谏,乃辍其业。以经莫大于《易》,故则而作《太玄》;传莫大于《论语》,故作《法言》;史莫善于《苍颉》,故作《训纂》;箴谏莫美于《虞箴》,故作《州箴》;赋莫弘于《离骚》,故反屈原而广之;典莫正于《尔雅》,故作《方言》。初与刘歆、王莽、董贤同官,并至三公,雄历三帝,独不易官。年七十一卒。自刘向父子、桓谭等深敬服之。其玄渊源懿,后世大儒张衡、崔子玉、宋仲子、王子雍皆为注解。吴郡陆公纪尤善于《玄》,称雄圣人。雄子神童乌,七岁预雄《玄》文,年九岁而卒。
  ▲林生清寂,莫得而名。 
  林闾,字公孺,临邛人也。善古学。古者,天子有车之使,自汉兴以来,刘向之徒但闻其官,不详其职,惟闾与严君平知之,曰:“此使考八方之风雅,通九州岛之异同,主海内之音韵,使人主居高堂知天下风俗也。”扬雄闻而师之,因此作《方言》。闾隐Т,世莫闻也。
  ▲乡忠贞,社稷是经。进贤为国,稽考典刑。爱莫助之,身殒朝倾。 
  何武,字君公,郫人也。初以射策甲科为郎,历扬、兖州刺史,司隶校尉,京兆尹,清河、楚、沛太守,廷尉,御史大夫。成帝初具三公,拜大司空,封汜乡侯。为人忠厚公正,推贤进士,在楚致两龚,在沛厚两唐,临司隶致平陵何并,居公位进辛庆忌,皆世名贤。临州郡虽无赫赫之名,及去,民思之。才虽不及丞相薛宣、翟方进,而正直过之。哀帝即位,以朱博、赵玄为公卿,用事,免官。谏大夫鲍子都亟言讼之,丞相王嘉亦以为慨。帝复征武为御史大夫,徙前将军。时大司马新都侯王莽避帝外家丁、傅氏,逊位,亦以列侯见征。哀帝诏博举太常,莽从武求举,武以莽奸人之雄,不许。哀帝崩,王太皇太后,莽姑也,即日引莽入,收大司马董贤印绶,诏举大司马。丞相孔光等逼王氏,皆举莽。武与左将军公孙禄谋曰:“莽四父世朝,权倾人主,必危刘氏。”乃举禄,禄亦举武。太后不从,用莽为大司马。莽讽有司劾奏,皆免。武就国后,莽浸盛,遂为宰衡、安汉公。欲图篡汉,惮武与其叔红阳侯王立不从。元始三年,因吕宽、吴章事槛车征武,武自杀。众咸冤之。莽欲厌众心,谥武曰刺侯。子况嗣。平帝崩,莽因居摄,后僭帝位。
  ▲叔文播教,变风为雅。道洽化迁,我实西鲁。 
  张宽,字叔文,成都人也。蜀承秦后,质文刻野,太守文翁遣宽诣博士东受七经,还以教授,于是蜀学比于齐、鲁,巴、汉亦化之。景帝嘉之,命天下郡国皆立文学,由翁唱其教,蜀为之始也。宽从武帝郊甘泉泰,过桥,见一女子裸浴川中,乳长七尺,曰:“知我者,帝后七车。”得宽车。对曰:“天有星主祠祀,不齐洁,则作女令见。”帝感寤,以为扬州刺史。复别蛇莽之妖。世称云“七车张”。作《春秋章句》十五万言。
  ▲长卿彬彬,文为世矩。 
  司马相如,字长卿,成都人也。游京师,善属文,着《子虚赋》而不自名。武帝见而善之,曰:“吾独不得与此人同世。”杨得意对曰:“臣邑子司马相如所作也。”召见相如。相如又作《上林赋》,帝悦,以为郎。又上《大人赋》以风谏;制《封禅书》,为汉辞宗。官至中郎将。世之作辞赋者自杨雄之徒咸则之。
  ▲王渊艳丽,蔚若华圃。 
  王褒,字子渊,资中人也。以高才文藻侍宣帝。初为王襄作《乐职》、《中和》颂,宣帝时,又上《甘泉》、《洞箫》赋。帝善之,令宫人诵之。为谏大夫,卒。
  ▲子山翰藻,遗篇有序。 
  杨终,字子山,成都人也。年十三,已能作《雷赋》,通屈原《七谏》章。后坐太守徙边,作《孤愤》诗。明帝时,与班固、贾逵并为校书郎,删《太史公书》为十馀万言,作《生民》诗,又上《符瑞》诗十五章,制《封禅书》,着《春秋外传》十二卷,《章句》十五万言,皆传于世者。
  ▲少迁猛毅,垂勋三邦。 
  陈立,字少迁,临邛人也。成帝时,柯有乱,大将军王凤荐立为太守,克平祸乱。徙守巴郡,秩中二千石,治有尤异。又徙天水太守,为天下最,天子赐黄金四十斤。入为左曹、卫将军护军都尉。
  ▲世公赋政,祥瑞来同。 
  王阜,字世公,成都人也。太守第五伦察举孝廉,为重泉令,有鸾鸟集于文学十馀日。迁益州太守,神马出滇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