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代称。与夜郎本国微有区别;正如夏后氏国之与华夏,周王畿之与周朝全境。汉置郡名牂牁,而夜郎、且兰、句町、漏卧皆为县。且兰国已灭,则称「故且兰」。其王存者,则皆只置吏,以其子或近臣为令。迨诛灭其王,乃派中土人为令长矣。
滇池初亦夜郎地,为劳深、靡莫部落。后以分与庄蹻,遂发展为一大国,其地西接哀牢,奄有叶榆。「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故世人嘲「夜郎自大」。然就大夜郎言,实包有今云南东南部,贵州全省及广西之一小部,与蜀、巴、南越面积相当;而山水险阻,行程艰苦,或数十日乃能竟其境界。就落后夷国言之,亦可谓大矣。
附三
蜀布、邛竹杖入大夏考
《史记?西南夷传》:「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于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国。(王然于、吕越人皆建元中司马相如通西夷时副使。见《相如传》。)至滇,滇王尝羌乃留为求道。西十余辈,岁余,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大宛传》略同,而较翔致。云:「天子欣然以骞言为然。乃令骞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出駹,出冉,出徙,出邛、僰,各行一二千里。其北方闭氐、筰,南方闭嶲、昆明。昆明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辄杀略汉使,终莫得通。然闻其西可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而蜀贾奸出物者或至焉。于是汉以求大夏道,始通滇国。」
今按,「大夏」,今阿富汗。「身毒」,今印度。古今地理形势皆合,更无异议。「滇越」,旧时无作考订者。《史记正义》曾用滇与越嶲二义谬拟为国内地名,不能有所指。史迁既称为「乘象国」则可定为滇、缅或印、缅间地。余初拟为缅甸之八莫,后改拟为密支那。常璩《南中志?永昌郡》云,「有闽濮、鸠獠、僄越、裸濮、身毒之民。」其下续举「黄金、光珠、虎魄、翡翠、犀、象……罽、旄、帛迭、水精、琉璃、轲虫、蚌珠」,皆当时国际市易之珍贵商品。足知当时永昌地界,确曾有中、印、缅各民族贾人会聚之市场,未开南夷置郡县前,蜀贾人称之为「滇越。」秦汉世,泛称南方民族为越,对其族落或国家,不能详其本称者亦漫称为越。此称滇越,盖谓其在滇国西界,或尚与滇有政治或经济上之联系也。「闽濮」之闽,对音,当即后之「孟人」,历世聚居云南省西南境,亦曰蒙族,曾于唐代建成南诏国家者也。其语言属泰语支。最古之哀牢人与近世尚广泛居于中缅边界之掸族,俱当是其别支。「鸠獠」之鸠,对音,当即明清方志所称之「●夷」。今云「克钦族」,历世聚居于哀牢西界,为一大民族,属藏缅语支。「僄越」当即是缅甸族之古称。隋、唐世建成骠国,都城在曼德勒,即古人所称之「八莫。」其后乃称缅甸国。今仍为缅国人口最多,文化最高之核心民族。「裸越」盖即?苏(洛素),即《西南夷传》所谓「嶲、昆明」之嶲,《后汉书?南蛮传》所谓「乌浒」,《唐书》所谓「东爨」,近世所称之「彝族」也。与怒族、僳、纳西、普米同属于藏语支。今尚有大部住居云南,小部住居缅甸、老挝、越南边界。晋时,此诸部族皆尚未建成国家,当时漫以越、濮称之,仅有如此区别而已。至于「身毒」,显然指印度商贾之居于此者。此足为秦汉时哀牢地区已有汉族贾人与印度贾人及哀牢附近诸民族贾人,互以各所有珍奇商品市易于此所谓「滇越」地点之明证。当时中印海道未通,「奸出物」之商贾,惟有遵陆自蜀出邛,或出夜郎,经滇国,过叶榆,入哀牢,至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区,与此诸民族市易,可得珍异之商品,运回内地以博厚利。印度商贾于时尚不能出远海,亦惟依布拉马普特拉河东入阿萨密(亚山),缘伊洛瓦底上游诸支流河谷间浅山小道,进入此所谓「滇越」市场,与我国内地贾人及哀牢附近诸民族部落市易。张骞所侦得之大夏「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之「蜀贾人市」(滇越),必在此滇缅间伊洛瓦底上游诸支流地区,为可定矣。
余初定其地于八莫者,为当时南洋商品必由此入于我国;犀角、象牙、帛迭(木棉布)、水晶、琉璃、轲虫、蚌珠与「邛竹杖」皆是也。然其地去中、印商路为远。中印商路当在其北,与近世中美开辟之中印公路接近。故又估计在密支那与南里。密支那在克钦族住区中心,亦有掸人与怒族、僳杂处,在晋世为永昌郡之永寿县。永昌吕氏,于闽濮叛乱后曾徙郡治于此,必缘其市场繁盛故也。其地东距滇国,西距阿萨密,道里略相当;东距邛、蜀、中原地区,西距东印度、中印度与大夏,道里亦略各相当。上古文化发展进程约略相当之中、印两国,其「奸出物」之贾人,互市于此,自然合理。虽无其他文献足证,但从地理条件估订,应非毫无疑义。
所谓「蜀贾奸出物」者,谓偷越关徼,避关徼稽征者。字亦作「
间出物」,与上引之「使间出西夷西」之间字含义相同,谓觅间隙而进。关徼外本无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