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盖实景也。《淮安府志》、《山阳县志》,参邱兢《游爱莲亭记》。

  戴玑广生案:《淮安关志》作“机”。闽人,进士。淮安郡城西北二十里有山曰“钵池”,相传王子乔炼丹于其北麓。顺治中,玑以户部主事为榷关使者,建亭榭,广祠宇,环植竹木,护以廊槛,为四方君子游观吟咏之所。《淮安关志》,参朱涵《钵池山炼丹台仙迹记》。

  乐功昭字象谐,号声庵,盐城人,诗人乐六舞建中之子也。康熙己酉入府庠,后以教习官知县。范以煦尝见其字一幅,后署“钵山”,不知其为何人。《盐城县志》,参范以煦《淮壖小记》、李元庚《山阳河下园亭记》。

  翁英满洲人。康熙十六年,以工部屯田司员外郎任淮安关监督,政尚宽简,商贾悦服,凡所惠恤士民者,又无不周至。关署密迩钵池山,翁英目睹山寺倾圮,会漕、河、抚三院广生案:是时漕院为帅颜保,河院为靳辅,抚院为田雯捐俸,慨为之倡,翁英竭力为之佐。商民去后追思,于河堤堡房之侧建立书院,设尸祝之。《淮安关志》,参翁英《重修景会寺碑志》。

  党古礼满洲人。刑部郎中。康熙五十三年任淮安关监督。关署后俯临山子湖,湖与运河止间一堤,南始伏龙洞,北抵钵池山,东绕盐河一带,周环约数十里。荇藻纷披,鱼鸟飞跃,至夏则芰荷围绕,水香袭人,乃为建亭湖心,名曰“爱莲”。绿树红桥,周环掩映,一切竹几、木榻、茶铛、酒榼之具,随意位置,为一时游观之胜。阎省庵题联句云:“五六月间无暑气,二三更后有渔歌。”盖实景也。亭内供大士像,相传有僧自云台负来者。党古礼为人襟怀阔达,敏雅绝伦,综核淮榷,事不烦而就理。《淮安关志》,参邱兢《游爱莲亭记》、黄达《重游爱莲亭记》。

  刘广字豫庵,号鹤江。父宫,于书无所不读,诗尤深细。广遵奉庭训,以文章显,淹雅博洽。康熙中,补增广生员,屡试南省未售,乃闭户著书,暇则伸纸挥毫,临摹右军法贴,故诗、字为一时之冠。与吴之榕、孙耕辈,时觞咏爱莲亭中。晚游关陕,七十外犹作客。《淮安关志》,参段朝端《跰余话》。

  田兴助字九一,号耕者。幼工词翰,有神童之誉。家贫,亲老弃儒,谋升斗以资孝养。亲没,竭力营葬,家益困。顾性好施予,有以危亡告者,虽厨不举火亦解衣质物济之。里有公事必奋勉倡率。如:迁建文昌阁,修理邵公桥、陈公新路,皆历历脍炙人口。《淮安关志》。

  汪枚字卜三,号梅峰,以所居近钵池山侧,故又号钵山。山阳名诸生,躭学嗜古,读书昼夜不少懈。年十九补弟子员,旋食饩。尝下帷扬、通间,淹博之称籍甚淮上,汪廷尉荇训奇其才,邀至京。晚年归里,汪冢宰谨堂荐之渤海高师相。广生案:师相名斌,镶黄旗人。时师相督河清江,幕中多贤豪之士,日事唱酬。著有《古文选注》、《秦淮游草》若干卷。弟杰蒐其诗文,刻全集,名《钵山存稿》行世。《淮安关志》,参汪杰《(铢)[钵]山存稿跋》。

  朱涵字蕴千,山阳人。乾隆壬戌进士。尝读书乾元道院。一子嘉树,早卒,其聘妻安东张氏,年十五,闻讣,促家人治素服,如朱氏诣殡而弔,已弔而谒舅姑,舅姑恸不胜。戚党见者无不太息泣下。《淮安艺文志小传》,参朱涵《炼丹台仙迹记》、汪枚《张贞女传》。

  黄达字上之,华亭人。乾隆壬申进士。初选池州府学教授,丁外艰,服阕,补淮安府学教授。达,负闳丽之才,秉铎逾十载,训士谆至。平居收辑故实,凡忠效、节烈、畸人、端士悉为作传,表其微。诗亦为同郡沈大成所称。尝梦登一楼,非复人间,忻然得句云:“江影山光共一楼”,遂自号“一楼”。所著《一楼集》有游钵池山、爱莲亭诸记。《淮安府志》、《华亭县志》,参夏之蓉《一楼集序》、黄达《字说》。

  伊龄阿字精一,满洲人。乾隆三十七年、四十一年,两任淮安关监督。三十九年秋八月,黄河溢岸,伊龄阿念三街水道向以山子湖为总汇,爰绘《水塘故迹图》,捐俸千余两,鸠工度地,自百子堂、三元宫起,历关署后观音庵桥,迤逦东下,中瀹徐家桥一带,支沟滢洄,出魁星楼外,南引回施庵、翁公祠诸塘水,历通源寺,过篆香楼,併向东北抵刘家窑止,更于尾闾处建立石洞,水大则开洞放水,出盐河汇达鱼滨河以入于海。统计河长千有七百余丈,口阔三丈五尺,底阔一丈五尺,深七尺有差。寻调任两淮盐政。洊历浙江巡抚、工部侍郎。丁玉衡称其“惠泽之及于贾舶者,与淮水同流;清望之著于河干者,与钵山并峙。”《淮安关志》,参丁玉衡《挑濬泄水河碑记》。

  杨鈵字品川。材具素优,长板闸镇。向有山子湖,在关署后、钵池山南,上承清江浦,下至窑沟,广袤数十里,与邱家一水相通,以新路为界。乾隆甲午,黄河老坝口漫工,两湖淤成平陆,地势高仰,板闸一坊转致釜底。夏秋阴雨,东园房屋咸在泥涝中。鈵自南河游幕归,相度形势,自百子堂起至刘家窑止,挑挖泄水河一道,导引清江下注之水安流而东,使无积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