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庄北岔堤头起至三岔口计长二十
四里乾隆三十二年命自台头村西南至千里长堤接筑格淀堤三十五年奉旨补筑增乾隆三十五
年御制补筑格淀堤成轻舆徃阅因迭旧韵成什数典谁过神禹治几曽禹贡曰堤之行其无事今非
古占以有淤势与时图格清浑空阙筑格淀堤旧至庄儿头而止丁亥临阅恐中间空阙无以障格清
浑因命大臣履度敕督臣动帑接筑至三滩里与长堤属计十五里有奇今则全堤一律巩峙矣不过
罅漏补苴为轻舆十里勤来阅永逸谋艰立为去声迟臣等谨按格淀堤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之篇
恭载卷内增长城在文安县东南接大城县界延袤百里相传燕赵分界处大清一统志原平陵城在
县东北一百一十里汉书苏建封平陵侯即此地也太平寰宇记原章武故城在县南四十七里汉置
县属勃海郡武帝封窦广德为侯邑后汉仍属勃海郡三国魏因之晋属章武国后魏属浮阳郡又析
置西章武县属章武郡髙齐省入平舒县方舆纪要增西章武故城在大城县南汉章武县在今沧州
界后魏正光中分置西章武县属章武郡北齐省旧志章武城在今县南四十七里以在章武之西故


加西也大清一统志原清漳自章武县故城西故濊邑也枝渎出焉谓之濊水东北径参后亭分为二
渎应劭曰平舒县西南五十里有参后亭故县也世谓之平卤城枝水又东注谓之蔡伏沟又东积而
为淀一水径亭北又径东平舒县故城又东北分为二水一水右出为淀一水北注滹沱谓之濊口水
经注增李坛镇在县南四十里又广安镇在西南十八里皆有堡有集大清一统志增子牙镇在县东
北四十里与静海县接界东北去静海县四十五里有东西二村东属静海西属大城以盐河中流为
界同上原县北十里所民家耕牛生麟其地名麒麟洼燕山丛录原凤凰台在县东北十五里晋石勒
四年凤凰见于此因筑台太平寰宇记臣等谨按凤凰台久圮原仙人洞在县南俗名故县村洞深入
不能穷今已闭塞名胜志增清风井在县西牛村因牛烈女全节得名大城县志原孝顺洼在县西良
村相传唐太宗征髙丽万马饮之不涸同上原秦太子墓在县城北六十里段堤村相传始皇廵狩驻
跸于此值幼子薨因瘗之城冢记原居民向太子冡祈祷无不应者俗呼为仙人台大城县志原唐靳
夫人墓在城东南十五里兖州长史靳思室一也墓石尚存名胜志原大城城西五里有古墓近世民
窃发之见五色石椁上有王羲之三字乃掩之好事者因立石识其处右军故琅琊人流寓江左墓本
在会稽今大城云云其妄无疑矣然大城外黄皆有右军祠闻金世贵书至以字工拙进退士故北土
多慕右军而祀之燕山丛录臣等谨按县志或曰羲字乃义字之误增尚父庙在大城县东北四十里
子牙镇大城县志原兴宁寺在县东南十五里白杨村唐贞观年建明成化中重修同上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二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二十四

京畿固安县



原固安县在府西南一百二十里明一统志臣等谨按固安县明属顺天府本朝因之増固安县东西
距五十五里南北距一百十里东至永清县界二十五里西至涿州界三十里南至保定府雄县界九
十二里北至宛平县界十八里东南至霸州界五十五里西南至保定府新城县界七十里东北至宛
平县治一百十里西北至良乡县治七十里大清一统志原固安本汉方成县属广阳国后汉属涿州
郡改成为城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原晋属幽州范阳国元魏属范阳郡北齐省焉同上原隋开皇九年
自今易州涞水县移固安县于汉方城县地取汉故安县为名其汉故安县故城自在易州易县东南
七百步续通典原汉故安县即今易州隋开皇中始改置于故方城县界乃改为固旧唐书増隋开皇
六年改置固安县属幽州大业初属涿郡大清一统志原唐武德四年属北义州移治归义县章信堡
城贞观元年省州以县属幽州清类天文分野之书臣等谨按章信堡今无考原大历四年改属涿州
方舆纪要原辽金仍属涿州金割以遗宋宋名涿水郡威德军节度县隶焉未几金取之仍为涿属邑
元割属霸州又改属大兴府中统四年升为固安州属大都路洪武二年降为县清类天文分野之书
补王恽固安道中作十月燕南道提封入按巡清霜严比雪枯树老于人尚远经纶妙须劳抚字频前
林乌鹊盛喧集恋余春秋涧集原县治初无城郭正德辛未群盗起山东转掠河北县常被戕民始知
惧知县事西安王宇始创土城周方五里余崇二丈三尺为门四东曰宁远西曰丰乐南曰迎薫北曰
拱极上各建层楼三楹嘉靖二十九年寿光苏继来知县事改甃以砖四十四年知县事河南何永庆
增土加甓因旧制而重修之城壕则嘉靖中知县事安阳李玞所凿而何永庆重浚焉固安县志臣等
谨按县志明崇祯四年知县事秦士奇浚四门濠设桥筑堤修砌城垜后渐倾圮本朝乾隆十五年奉
旨兴修改砌砖门四増明顾清创建固安县城池记都城南二百十里有邑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