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廒

  按天下仓储,天庾所关,预备最亟。至台地征本色而不征折色,且地卑湿、多风雨,建置尤繁。凤邑仓廒,在县治一,收贮近县庄里供粟;在府治四,收贮近郡庄里及舟运可至供粟。他如社仓及八社等仓,皆随地制宜,故创置不得不详云。

  供正粟仓共五所:

  一在县治,计三十八间(按「旧志」载十二间,内在兴隆庄七间、在观音山庄二间、赤山庄二间、半屏山庄一间,皆各庄管事自建自修。今皆在县治,因时定制,多不如旧云)。

  一在府治东安坊,计二十一间(按「旧志」载:一在东安坊公馆西,计三十间;伪时建,名万年仓,后为各业户管事同修。一在东安坊公馆南新营尾,计一十一间;各业户自修建。一在东安公馆北,计五间;亦各业户自修建。今所存二十一间,皆未必如旧云)。

  一在府治大埔,计二十间(新增建)。

  一在安平镇,计二十五间(按「旧志」载:十间,伪时建,历年各业户管事同修。今增建十五间,皆县外庾也)。

  一在府治钱局,计三十八间(「旧志」载三十二间。乾隆十二年奉文:台榖先实台仓,后准买运内地;付台湾府掌管,贮谷二十万石。台、凤、诸三万拨仓收贮,凤山就钱局旧仓增建六间,归府掌贮)。

  社仓一所(按康熙四十八年,福建巡抚张伯行檄各县设立社仓,捐粟则官与绅矜共之,掌管则仓长与乡耆同之。出入听民自便,令各学教官查核其成。本县知县宋永清捐建七所,一在兴隆庄、一在下中洲、一在内土库、一在半路竹、一在半屏山过甲、一在下陂头、一在崁顶,各一间。今皆圯坏久废,惟万丹街另建一所二间)。

  八番社社仓共八所(「旧志」载:放■〈纟索〉社一十七间、茄藤社二十四间、力力社三十六间、下淡水社一十六间上淡水社九间、搭楼社一十四间、武洛社八间、阿猴社七间、雍正四年奉文:豁免番妇征粟三千六百八十八石,议准存粟四千石,借给八社穷番籽本口粮十春借秋还,永不收息。每社建仓二间收贮,八社共仓廒一十六间为定额。余仓只借收贮买运兵眷粟石,非一定规制也):一在放■〈纟索〉社,定额二间;一在茄藤社,定额二间;一在力力社,定额二间;一在下淡水社,定额二间;一在上淡水社,定额二间;一在搭楼社,定额二间;一在武洛社,定额二间;一在阿猴社,定额二间。

  监仓一所(以贮监谷),在县治旧仓后,计五间。乾隆二十四年,知县王瑛曾新建。
 
卷三

  风土志

  风,行自上也;俗,习自下也。风以讽之,而俗成焉;然其本根率依乎土。台目郑氏挈内地数万人来居兹地,半闽之漳泉、粤之惠潮民。此其气习宜有沿传矣。惟其土轻松,四时之气恒辟而不阖,故强忍果毅之风亦逊焉。维圣人御宇,转移风化,壹之乎中和,范围不过、曲成不遗,将使蹋地歌呼之众,并习衣冠,宁特一二补救云尔哉?志风土。

  其目五:气候(附岁时)、坊里、风俗、番社、番社风俗(附番语、番曲)。

  气候(附岁时)

  坊里

  风俗

  番社

  番社风俗(附番语、番曲)

  气候

  台僻东南隅,地势最下,凤为尤甚。四面环海,遥隔重洋。其气候与内地悬殊,大抵暑多于寒。钟鼎之家,狐貉无所用;细民无衣无褐,亦可卒岁。花卉则不时常开,木叶则历年未落。瓜匏蔬菜之属,虽穷冬亦华秀:此寒暑之气候不同也。春冬频旱,夏秋频潦。东南云蒸则滂沱,西北密云鲜润泽;所以云行雨施,必在南风盛发之时:此雨旸之气候不同也。四时之风,南飓居多。七、八月间,因风击浪,楫为摧、樯为倾;其沙涛之声,远闻数百里。晓东暮西,风所自与中土顿殊:此风颷之气候不同也(「府旧志」)。

  凤治如下淡水等处,冬少朔风,土素和暖。蕴隆之气,书为特甚。入夜转寒,未晡而露降,日出而雾消。

  天气四时皆夏,恒苦郁蒸;遇雨成秋。比岁渐寒,冬月有裘衣者;至霜霰,则无有也。

  「广东志」云:『岭南阴少阳多,故四时之气,辟多于阖。一岁间,温暑过半。元府常开,毛腠不掩,每因汗溢,即致外邪。盖汗为病之媒,风为汗之本。二者一中,寒疟相乘,其疾往往为风淫』。又云:『盛夏士庶出入,率以青布裹头;盖南风为厉,一侵阳明,病不可起』。此地正相同(「赤嵌笔谈」)。

  旧称台地立春后,即御纱葛单袷之衣,可以卒岁。夏秋酷暑,烁金流石。今不尽然。清明阴雨,尚可披裘。盛夏早晚,凉生几席;惟烈日无风,热不可耐耳(「诸罗志」)。

  旧称三、四月以后,雨连绵不绝,谓之秋霖。八、九月,乃不复有雨。今亦不然。夏秋竟多晴日,立春间有滂沱。盖入版图既久,阴阳之气,与中土渐近也。船至澎湖,则另一气候。未至尚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