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置靖边镇于此。仪凤二年,改为积石军。开元十四年,吐蕃寇甘州还,自积石而西。王君引军蹑其后,是也。天宝中,哥舒翰败吐蕃于积石城,寻为吐蕃所陷。宋时,番名溪哥城。元符二年,吐番瞎征之族杓A3据溪哥城,瞎征攻杀之。大观二年,收复,仍置积石军。《宋志》:军西至青海百里,南至盖龙八十里。其城西临大涧,北枕黄河。或曰,即隋之河津县治也。金人亦置积石州于此。元因之。明初废。○废贵德州,在积石西南。元置州于此,隶土番等处宣慰司。至元十七年,都实穷河源,自昆仑还至贵德州,约半月程,地名必赤里,始有州治官府。又四五日至积石城,是也。

  河源城在镇西南。隋大业四年,伐吐谷浑,置河源郡,治于赤水城。唐仪凤二年,复置河源军,盖与积石山相近。永隆初,军使黑齿常之败吐蕃赞婆于良非川。常之以河源冲要,欲加兵戍之,而转输险远。乃广置烽戍七十余所,屯田五千余顷,繇是战守有备。乾元初,没于吐蕃。大中三年,吐蕃叛将论恐热谋并鄯州,引兵军于河州。鄯州将尚婢婢军河源以拒之。诸将欲进战,婢婢不可。诸将不从,乃据河桥以待之。诸将果败。婢婢收余众,焚桥,奔归鄯州。城盖与河州接界。《通典》:河源军,在鄯州西百二十里。

  赤水城在镇西南,吐谷浑所筑。隋大业四年,宇文述出西平,至临羌城,进拔吐谷浑曼头、赤水二城,因于赤水城置河源郡,兼领远化、赤水二县,寻废。唐贞观八年,讨吐谷浑,分军出赤水道。天宝六载,河西陇右节度使以李光弼充赤水军使,是也。《隋志》赤水管下有曼头城。曼,音万,以曼头山而名。

  临番城在镇南。《唐志》:河源军西六十里有临番军,盖开元中所置,后没于吐蕃。大中四年,吐蕃鄯州刺史尚婢婢遣兵据临番城,拒叛将论恐热于白土岭,不利。复遣将据牛峡以拒之,为恐热所败。牛峡,在临番西北。○白水城,在临番西六十里。唐开元五年置。二十七年,吐蕃寇白水军。《通典》:军在鄯州西北二百五十里。

  洪济城在镇西南。旧《志》:在达化县西二百七十里。后周武帝逐吐谷浑,置洪济镇。其后吐蕃亦置洪济城于此。唐天宝二载,皇甫维明攻洪济城,克之。《唐志》云:廓州西南百四十里为洪济桥。其相近有金天军,天宝十三载所置。又有渔海、游奕等军,在洪济桥东,亦吐蕃所置。天宝初,河西节度使王亻垂攻破吐蕃渔海及游奕等军,是也。至德后,俱没于吐蕃。渔海,今亦见河州。

  大漠门城在镇西二百余里,近故榆谷中。唐景龙初,吐蕃得河西九曲地,因置洪济大漠门等城以守之。开元十五年,河西节度使萧嵩等破吐蕃于渴波谷。又追拔其大漠门城,焚其骆驼桥,是也。骆驼桥,在大漠门西,滨河。

  宛秀城在镇西南。《唐志》宁塞郡西有宁边军。又西八十里为宛秀城,有威胜军,其地即所谓河西九曲也。景龙元年,吐蕃赞普请其地,诏与之。九曲者,水甘草凉,宜畜牧。自是蕃益雄张。开元六年,郭知运败吐蕃兵于九曲。天宝十三载,哥舒翰破吐蕃洪济、大漠门等城,收黄河九曲,置洮阳郡,筑神策、宛秀二军。寻又没于吐蕃。

  绥和城在镇西南二百五十里。唐开元二年,置绥和守捉于此。又合川城,在卫南百八十里,唐贞观中所置合川守捉城也。俱至德后废。○百谷城,《唐志》云:在廓州东南八十里,有武宁军。又有耀武军,在廓州南二百里黑峡川。俱天宝十三载置。至德后,陷于吐蕃。

  定戎城在镇西南。《唐志》:定戎军,天宝十三载置。自鄯州至河源军,西行百二十里,至白水军。又西南六十里,至定戎城。又南隔涧七里,即石堡城矣。

  石堡城在镇西南三百里。本吐蕃铁仞城。亦曰石堡城。唐咸亨中,取其地。后复没于吐蕃。开元十七年,朔方节度使信安王出陇西,拔石堡城。初吐蕃陷石堡,因侵扰河陇。至是拔之,据守要害,河陇诸军游奕,拓境千余里,因更名石堡城,曰振武军。二十九年,吐蕃攻承风堡,又袭攻振武军,盖嘉运不能守。天宝四载,陇右节度皇甫惟明攻石堡,不克。六载,诏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忠嗣攻之。忠嗣言石堡险固,吐蕃举国守之,今顿兵其下,非杀数万人不能克。请俟其有衅,然后取之。不听。遣将军董延光将兵攻取,命忠嗣分兵助之,果不克。八载,陇右节度哥舒翰复攻石堡。其城三面险绝,惟一径可上。吐蕃以数百人守之。唐兵死者数万,仅而克之。翰遂以赤岭为西塞,开屯田,备军实。诏以石堡城为神武军。又谓之天威军。至德初,复没于吐蕃。长庆二年,吐蕃请定疆候,遣大理卿刘元鼎往就盟。元鼎逾成纪、武川,至龙支城,过石堡城,崖壁峭立,道回屈,译曰:此铁刃城也。《续通典》:石堡城,在龙支县西。四面悬崖数十仞,石路盘曲长三四里,西至赤岭三十里。

  神威城在青海上。唐天宝七载,哥舒翰筑神威军于青海上,又筑城于青海中龙驹岛。时有白龙见,因名应龙城。及明年冰合,吐蕃大至,戍龙驹岛者悉没。至德初,城陷于吐蕃。○威戎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