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有板桥镇,又有塌河关,在州南,今废。

  内乡县州西北百二十里。东南至镇平县八十里,北至河南府卢氏县四百八十里。春秋时楚之析邑。汉为析县,属弘农郡。后汉属南阳郡。晋属顺阳郡。刘宋时,县省。后魏复置西析阳县,兼置析州及析阳郡。西魏又改曰中乡县。后周郡废。隋讳中,改曰内乡县,属析州。唐武德二年,改置析州于此。贞观八年,州废,县属邓州。今城周八里,编户二十二里。

  ○淅阳城在县治西。春秋时楚白羽地,亦曰析。《左传》僖二十五年,秦、晋伐若阝,过析,即此。又昭十八年,许迁于析,实白羽。战国时,秦昭王发兵出武关,攻楚,取析,是也。汉仍曰析县。晋因之。后魏置析阳郡,领东西二析阳县,此即西淅阳也。梁普通六年,曹义宗等取顺阳、马圈,与魏将张衍战于淅阳,败还。后魏永熙末,贺拔胜闻魏主修西入长安,使其长史元颖行荆州事,守南阳,自帅所部西入关,至淅阳而还。既而东魏取荆州,蛮酋樊五能攻破淅阳郡以应魏。东魏荆州刺史辛纂欲讨之,李广曰:淅阳四面无民,惟一城之地,山路深险,表里群蛮,不如完垒抚民,然后讨之。纂不从,果败。魏因遣独孤信取荆州,出武关,东魏恒农太守田八能帅群蛮拒信于淅阳,又遣别将出信后,信进击八能,破之,遂乘胜袭取穰城。《隋书》云:西魏置淅州,又改西析阳为内乡县。刘句曰:后周改曰中乡,隋始曰内乡也。又武德初,析内乡置默水县,寻复省入内乡。

  郦县城在县东北。秦邑。二世二年,沛公攻析、郦,皆下之,是也。汉置郦县,属南阳郡。武帝封王同为侯邑。晋仍属南阳国。宋、齐因之。后魏析置南郦县,属恒农郡,而北郦县属东恒农郡。后周复合为郦县。隋初改为菊潭县。唐武德二年,朱粲为淮安土豪杨士林所败,自淮源奔菊潭,是也。唐亦曰菊潭县,属邓州。五代周省。今城亦谓之下郦,或谓之南郦。其北有北郦城,即后魏所析置县也。淮源,见桐柏县。○武关废县,在今县西。后魏太和中,置东恒农郡,领西城等县,郡县皆侨置也。西魏改县曰武关。隋初废郡,复省县入菊潭。

  丹水城县西南百二十里,南去丹水二百步。古若阝国,又为商密地。《左传》僖二十五年,秦、晋伐若阝,楚人以申、息之师戍商密。班固曰:丹水县有密阳乡,即故商密也。秦置丹水县,属南阳郡。二世二年,沛公破宛,引兵西至丹水。汉亦为丹水县,属弘农郡。后汉属南阳郡。晋属顺阳郡。建元初,庾翼欲经略中原,表桓宣为梁州刺史,前趣丹水,为石赵将李罴所败而还。宋、齐皆属顺阳郡。后魏置丹川郡于此。后周郡废。隋以县属析州。唐初县废。范汪《荆州记》:丹水县,尧子朱所封,亦曰丹朱城。

  商於城在县西。本秦地,张仪以商於六百里之地诳楚。裴る曰:有商城在於中,故曰商於。道元曰:丹水经内乡、丹水二县间历于中北,所谓商於者也。杜佑曰:今内乡西七里有於村,亦曰於中。或曰:商,即商州;於,即内乡也。自内乡至商州,凡六百里,皆古商於地矣。唐上元末,淮西运阻,转运使刘晏以江淮粟帛由襄、汉越商於以输京师,是也。今为商於保。

  三户城在县西南。《春秋》哀四年,晋执戎蛮子赤与其五大夫,以畀楚师于三户。杜预曰:丹水县北有三户亭,后汉桓帝时,河间孝王子博封三户亭侯,盖即城置亭云。又县西南百里有汉王城,城内有试剑池。其相近为罗王城,未知所始。相传春秋时楚人伐罗,即此,误也。

  修阳城在县北。汉析县地。后魏置修阳县,兼置修阳郡治焉。后周郡县俱废。又盖阳城,亦在县北。魏修阳郡领盖阳、修阳二县,是也。后周废。或讹为葛阳县。○房阳城,在县东。《志》云:汉哀帝封孙宠为房阳侯,盖邑于此。

  ○熊耳山县东十二里。峰峦耸峙,连亘甚远。其北麓接卢氏县界。旁有枪竿岭,湍水所出也。又萧山,在县东二十五里,上有萧王庙。光武初封萧王,因以名山。刁水所出。

  丹崖山县西百里。岩岫参差,崖石多赤,称为奇胜。又白崖山,在县西南三百九十里。峰峦绵亘,山岩莹白,有水帘洞诸胜。○墨山,在县北五十里。山石尽黑,亦名石黑山。又Σ岭山,在县西北三百里,山岩峭拔。

  太白山县南百二十里。峰峦高峻,下临丹河。旧指此山为顺阳、淅川二县分界处。《志》云:县境群山回还,连接绵远,与关中之南山秦岭参差映带,此山亦以似关中之太白而名。

  马蹬山县西南百六十里。其东南有石穴山、岵山、王子山,绵联百余里。宋绍定六年,孟珙破金将武仙于顺阳,仙走保马蹬山,于是顺阳及申州唐州皆来降。仙将刘仪亦降于珙,谓珙曰:仙所据九寨,其大寨在石穴山,以马蹬、沙窝、岵山三寨蔽其前,三寨不破,石穴未可图也。若破离金寨,则岵山、沙窝孤立矣。珙遂遣兵破其离金寨,又捣王子山寨,围马蹬,还至沙窝西,与金人战,败之。复遣兵破其默侯里寨,惟板桥石穴未破,珙遣仪招之。又料仙势穷蹙,必上岵山窥伺,乃遣将先夺岵山,驻军其下。